一种化工溶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8733发布日期:2020-04-14 20:4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溶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工溶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溶液进行分离时,都是将溶液从分离桶顶部开口倒入分离桶内,并通过在分离桶内放置过滤网的方式对溶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接着将所得的清液排出,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现有分离桶内的过滤网与分离桶侧壁之间基本都是焊接的,导致人们不能很好的够到下方的过滤网,使得位于下方的过滤网上的杂质清洗不便。

还有就是一般在往沉淀桶内加液时,直接通过进液管将液体导入过滤网上方的桶体内,其中从进液管流出的液体呈大股的线束状,由于液体不是喷射铺开,导致液体长时间冲击过滤网的其中一部分固定区域,由于过滤网小块固定区域长时间受较大压力液体冲击,容易造成该固定区域处的过滤网损坏,同时过滤网过滤所得的杂质也基本淤积在该固定区域范围内,使得该区域内的过滤网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化工溶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化工溶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该罐体由筒体及位于筒体底部的锥形部组成,其中锥形部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呈锥形的过滤网,其中过滤网中间处设置有圆形开口,且筒体内设置有依次穿过多组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底端插入出料管的顶部开口内,其中出料管顶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用于容纳圆筒底端的卡槽,所述过滤网上方的筒体内还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喷淋机构及固定机构,其中喷淋机构由母管及多根支管组成,且母管上设置有进液管,在母管及支管的下半部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喷液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焊接在圆筒外侧壁上的螺杆,其中筒体侧壁顶端开设有对应螺杆的缺口,且螺杆末端位于缺口内,在筒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与螺杆螺接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母管两端密封设置且与进液管连通,其中母管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支管,所述支管的其中一端与母管连通,且另一端为密封设置。

优选的,所述锥形部上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出液管,其中出液管底端倾斜焊接有与锥形部内侧壁连接的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圆筒直径大小与开口内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位于上方的过滤网孔径大于下方过滤网孔径。

优选的,所述圆筒与母管及支管之间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溶液导入罐体内由多组孔径不一的过滤网进行逐级过滤,从而去除溶液中不同大小的杂质,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2、当通过泵将液体抽入进液管时,进液管内的高压液体迅速填充满母管及支管,接着从母管及支管上的喷液孔均匀的喷洒在筒体内的过滤网上,防止液体像以往一样液体从出液管中呈大股的线束状流入筒体内的过滤网上,导致过滤网某一处长时间承受大股液体的冲击力,致使过滤网该处容易损坏及堵塞的问题。

3、而在需要清理过滤网上的杂质时(此时罐体内液体排干),通过抽出圆筒将开口打开,接着用水枪清洗过滤网,使得过滤网上的杂质被冲洗落并沿着过滤网斜面流向开口处并掉落至罐体底部由出料管排出,从而实现便于清洗多级过滤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淋机构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1、罐体,101、筒体,102、锥形部,2、出料管,3、过滤网,4、开口,5、圆筒,6、卡槽,7、喷淋机构,71、母管,72、支管,73、喷液孔,74、进液管,8、固定机构,81、螺杆,82、螺母,9、缺口,10、出液管,11、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化工溶液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该罐体1由筒体101及位于筒体101底部的锥形部102组成,其中锥形部102底端设置有出料管2,并且筒体101内设置有多组呈锥形的过滤网3,而位于上方的过滤网3孔径大于下方过滤网3孔径,通过将溶液导入罐体1内由多组孔径不一的过滤网3进行逐级过滤,从而去除溶液中不同大小的杂质,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其中在过滤网3上方的筒体内设置有喷淋机构7,该喷淋机构7由母管71及多根支管72组成,其中母管71两端密封设置并与进液管74的出料端连通,而母管7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支管72,其中支管72的其中一端与母管71连通,另一端则密封设置,同时在母管71及支管72的下半部分的外弧壁上沿其弧长均匀设置有喷液孔73(也就是指在母管71及支管72下半部分的这180度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喷液孔73),这也就使得当通过泵将液体抽入进液管74时,进液管74内的高压液体迅速填充满母管71及支管72,接着从母管71及支管72上的喷液孔73均匀的喷洒在筒体101内的过滤网3上,防止液体像以往一样液体从出液管74中呈大股的线束状流入筒体101内的过滤网3上,导致过滤网3某一处长时间承受大股液体的冲击力,导致过滤网3该处容易损坏及堵塞的问题。

并且过滤网3中间处设置有圆形开口4,其中筒体101内设置有依次穿过多组开口4的圆筒5,而圆筒5直径大小与开口4内径大小相适配,如图1所示,通过圆筒5将过滤网3上的开口4密封,使得在固液分离工作时不会有固体杂质从开口4处流过,而在需要清理过滤网3上的杂质时(此时罐体1内液体排干),通过抽出圆筒5将开口4打开,接着用水枪清洗过滤网3,使得过滤网3上的杂质被冲洗落并沿着过滤网3斜面流向开口4处并掉落至罐体1底部由出料管2排出,从而实现便于清洗多级过滤网3的目的。

同时为了固定圆筒5,本实施例中圆筒5底端插入出料管2的顶部开口内,其中出料管2顶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用于容纳圆筒5底端的卡槽6,通过卡槽6卡住圆筒5底端的方式防止其摆动,并且圆筒5还能密封出料管2进口端防止罐体1内杂质淤积在出料管2内将其堵塞,如图1所示,在喷淋机构7上方的筒体101内设置有固定机构8,该固定机构8包括焊接在圆筒5外侧壁上的螺杆81,其中筒体101侧壁顶端开设有对应螺杆81的缺口9,且螺杆81末端位于缺口9内,在筒体101外侧壁上设置有与螺杆81螺接的螺母82,通过螺母82锁紧的方式将螺杆81锁紧固定在缺口9内,从而实现将圆筒5固定在罐体1内,防止圆筒5受液体浮力影响在罐体1内上浮,并从卡槽6及开口4内滑出,同时在需要对过滤网3进行清洗时,拧下螺母82并将螺杆81从缺口9内滑出,接着将圆筒5从出料管2及开口4内抽出即可进行,本实施例中圆筒5与母管71及支管72之间错开设置,防止母管71及支管72会妨碍圆筒5的正常安装工作。

本实施例中锥形部102上焊接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出液管10,该出液管10用于排出锥形部102内过滤后所得的液体,而锥形部102底部淤积的沉淀物则由出料管2排出,其中出液管10底端倾斜焊接有用于支撑起其进料端的加强杆11以防止其塌陷,该加强杆11底端与锥形部102内侧壁焊接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