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4270发布日期:2020-04-03 14:3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属于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尘废气一般产生于固体物质的粉碎、筛分、输送、爆破等机械过程,或产生于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常见的有机械除尘、电除尘和过滤除尘等。机械除尘依靠机械力将尘粒从气流中除去,结构简单,设备费和运行费均较低,但除尘效率不高。电除尘利用静电力实现尘粒与气流分离,常按板式与管式分类,特点是气流阻力小,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但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大。过滤除尘使含尘气流通过滤料将尘粒分离捕集,分内部过滤和表面过滤两种方式,除尘效率一般为90%~99%,不适用于温度高的含尘气体。

现有的除尘设备通常结构较大,除尘效率低,使用过程中滤芯需要经常的进行清理。很多除尘设备存在较多的电器动力机构,电器动力机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产生火花,存在处理物燃爆危险,无法适用于危化气体的除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将过滤除尘法、旋风除尘法等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同样设备体积下的除尘效率。并且采用设备本身无电力结构,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包括除尘舱体、冲孔挡板、除尘滤芯、集尘机构和反吹扫机构;所述除尘舱体的侧部设有流体进口,所述冲孔挡板连接在所述除尘舱体的内壁,除尘舱体连通所述流体进口,冲孔挡板呈旋涡状并由除尘舱体的上部延伸至除尘舱体的下部;所述除尘滤芯设置在所述除尘舱体的内部,除尘滤芯位于所述冲孔挡板的内侧;所述集尘机构设置在所述除尘滤芯的下方,集尘机构连通所述除尘舱体;所述反吹扫机构设置在所述除尘滤芯的内部,反吹扫机构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除尘舱体的外侧。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流体进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流体进口上下连接于所述除尘舱体的侧部,流体进口采用缩进膨胀式。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冲孔挡板采用定向冲孔结构。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箱,所述集尘箱内部设有漏斗体,集尘箱的底部铺设有吸附棉。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吹扫机构包括反吹进气管、反吹中轴和反吹框,所述反吹进气管连接所述反吹中轴,所述反吹中轴连接所述反吹框,所述反吹框上形成有反吹气孔。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吹框与所述反吹中轴的连接处设有通气轴承。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吹进气管上连接有三通阀和安全阀,所述三通阀连接有快速接头。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除尘舱体的侧部连接有把手,除尘舱体的底部连接有滚轮。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除尘舱体上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除尘舱体内部的气压。

作为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除尘舱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除尘滤芯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优化,设备内部结构结合了过滤除尘和旋风除尘法的优点,有效提高同样设备体积下的设备处理量。设备流体进口采用缩进膨胀结构,当被处理气体进入设备除尘舱体时形成有序气流,经过除尘舱体结构的整流形成漩涡气流向除尘舱体下部集中,大颗粒粉尘通过除尘舱体下部漏斗结构进入集尘箱,冲孔挡板采用定向冲孔结构,优先将部分大颗粒灰尘导入漏斗体,提高除尘效率。

设备除尘舱体装有压力传感器,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压力变化决定工作方式。垂直式除尘滤芯配合反吹扫机构,便于粉尘吸附及清灰;且反吹扫机构吹扫均匀使除尘滤芯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降低材料损耗。集尘箱采用漏斗式结构,底部有吸附材料铺垫,防止灰尘二次飞扬。使除尘效率大大提高。

除尘滤芯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列数、行数的组合;单位过滤面积占用空间小,并可根据需要将两套设备方便连接组合,可节约空间资源,间接减少投资成本。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自身无电器结构,因此不存在处理物燃爆危险,可处理一般危化气体。可广泛适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粮食轻工、日用化工等行业的工业粉尘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除尘滤芯和反吹扫机构结合示意图。

图中,1、除尘舱体;2、冲孔挡板;3、除尘滤芯;4、集尘机构;5、反吹扫机构;6、流体进口;7、集尘箱;8、漏斗体;9、反吹进气管;10、反吹框;11、通气轴承;12、三通阀;13、安全阀;14、快速接头;15、压力传感器;16、出气口;17、把手;18、滚轮;19、反吹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提供一种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包括除尘舱体1、冲孔挡板2、除尘滤芯3、集尘机构4和反吹扫机构5;所述除尘舱体1的侧部设有流体进口6,所述冲孔挡板2连接在所述除尘舱体1的内壁,除尘舱体1连通所述流体进口6,冲孔挡板2呈旋涡状并由除尘舱体1的上部延伸至除尘舱体1的下部;所述除尘滤芯3设置在所述除尘舱体1的内部,除尘滤芯3位于所述冲孔挡板2的内侧;所述集尘机构4设置在所述除尘滤芯3的下方,集尘机构4连通所述除尘舱体1;所述反吹扫机构5设置在所述除尘滤芯3的内部,反吹扫机构5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除尘舱体1的外侧。

具体的,所述集尘机构4包括集尘箱7,所述集尘箱7内部设有漏斗体8,集尘箱7的底部铺设有吸附棉(现有材质,未示出)。集尘箱7内部设有漏斗体8结构,底部有吸附材料铺垫,防止灰尘二次飞扬,使除尘效率大大提高。

再次参见图1和图4,具体的,所述反吹扫机构5包括反吹进气管9、反吹中轴19和反吹框10,所述反吹进气管9连接所述反吹中轴19,所述反吹中轴19连接所述反吹框10,反吹框10上形成有反吹气孔,反吹中轴19为中空设计,可以实现导气作用。所述反吹框10与反吹中轴19的连接处设有通气轴承11。所述反吹进气管9上连接有三通阀12和安全阀13,所述三通阀12连接有快速接头14。快速接头14实现输风管路的连接,输风管路可以组接风机,从而实现气流反吹功能。反吹扫机构5便于粉尘吸附及清灰;且反吹扫机构5吹扫均匀使除尘滤芯3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降低材料损耗。通气轴承11的设计实现反吹框10的相对旋转,从而保证反吹框10能够均匀的对除尘滤芯3进行吹扫。反吹框10的旋转原理是,反吹过程气流的流动带动反吹框10旋转,并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机构。

具体的,所述除尘舱体1上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5,所述压力传感器15用于获取除尘舱体1内部的气压。除尘舱体1内部阻力上限不得超过1200pa,可通过压力传感器15观看,当超过此范围时应当开启反吹扫机构5,用以排除除尘滤芯3的壁上附着尘。

具体的,所述除尘舱体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6,所述出气口16位于所述除尘滤芯3的上方。在辅助风机作用下,将含尘气体从侧面流体进口6吹入除尘舱体1内,因除尘舱体1内压力增大,部分气体通过冲孔挡板2产生气流旋涡将大颗粒粉尘导入集尘箱7,大部分气体通过除尘滤芯3,粉尘吸附在除尘滤芯3的外表面,过滤干净的气体通过汇集至出气口16排出。

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进口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流体进口6上下连接于所述除尘舱体1的侧部,流体进口6采用缩进膨胀式。设备流体进口6采用缩进膨胀结构,当被处理气体进入设备除尘舱体1时形成有序气流,经过除尘舱体1结构的整流形成漩涡气流向除尘舱体1下部集中,大颗粒粉尘通过舱体下部漏斗体8进入集尘箱7。

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孔挡板2采用定向冲孔结构。采用定向冲孔结构,优先将部分大颗粒灰尘导入集尘箱7的漏斗体8,提高除尘效率。

无电力结构的旋风、过滤一体除尘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舱体1的侧部连接有把手17,除尘舱体1的底部连接有滚轮18。把手17和滚轮18的设计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备转移。

具体的,除尘滤芯3过滤风量是选型关紧因素,应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和粉尘的性质、颗粒度、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除尘滤芯3数量。除尘滤芯3在2.98mbar下保证空气速度为40cm/s时,所需要的压力为29.8mm汞柱,最大承受吹气压6-8kg。除尘滤芯3采用高分子聚脂纤维,纤维厚度0.75±0.5mm,耐热最高温:80℃;空气渗透率:385m3/m2/h;过滤密度5μ-10μ。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优化,设备内部结构结合了过滤除尘和旋风除尘法的优点,有效提高同样设备体积下的设备处理量。设备流体进口6采用缩进膨胀结构,当被处理气体进入设备除尘舱体1时形成有序气流,经过除尘舱体1结构的整流形成漩涡气流向除尘舱体1下部集中,大颗粒粉尘通过除尘舱体1下部漏斗结构进入集尘箱7,冲孔挡板2采用定向冲孔结构,优先将部分大颗粒灰尘导入漏斗体8,提高除尘效率。设备除尘舱体1装有压力传感器15,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压力变化决定工作方式。垂直式除尘滤芯3配合反吹扫机构5,便于粉尘吸附及清灰;且反吹扫机构5吹扫均匀使除尘滤芯3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降低材料损耗。集尘箱7采用漏斗式结构,底部有吸附材料铺垫,防止灰尘二次飞扬。使除尘效率大大提高。除尘滤芯3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列数、行数的组合;单位过滤面积占用空间小,并可根据需要将两套设备方便连接组合,可节约空间资源,间接减少投资成本。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自身无电器结构,因此不存在处理物燃爆危险,可处理一般危化气体。可广泛适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粮食轻工、日用化工等行业的工业粉尘净化、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