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7387发布日期:2020-03-31 15:52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剂活化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用到活性炭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碳质吸附材料,具有吸附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且可方便再生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得国内外活性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活性炭再生是指在活性炭本身结构不发生或极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某种方法将吸附质从活性炭微孔中除去,从而使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能够重复使用的处理过程。常用的再生方法有:1、加热法,根据活性炭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去除活性炭上的可挥发成分,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机物沸腾、汽化脱附,一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脱附出来,残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内成为"固定炭";2、生物法,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经驯化过的细菌,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并进一步消化分解成h2o和co2的过程;3、湿式氧化法,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4、溶剂法,溶剂再生法是利用活性炭、溶剂与被吸附质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通过改变温度、溶剂的ph值等条件,打破吸附平衡,将吸附质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5、电化学法,将活性炭填充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在电解液中,加以直流电场,活性炭在电场作用下极化,一端成阳极,另一端呈阴极,形成微电解槽,在活性炭的阴极部位和阳极部位可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大部分因此而分解,小部分因电泳力作用发生脱附。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装置进行活性炭活化再生,成本高,炭的损失大,浪费资源,碳渣内杂质多易损坏设备,且装置结构复杂,装置不能实现一体化,难以满足现行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活化效率高、活化效果好、成本低的水处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组件、干燥组件、活化组件、电源装置,罐体上端活动卡接有上盖,上盖上端外侧设置有挤压孔,上盖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孔,罐体侧面铰接有投料门,罐体下端设置有支撑脚;加热组件设置在罐体内部上端,用于对活性炭进行加热处理;干燥组件包括装置盒、蒸汽干燥器、干燥管、旋转板,装置盒设置在罐体内部,位于加热组件下端,装置盒上端开口,装置盒底部设置有落料孔,蒸汽干燥器和干燥管设置在装置盒内部上端,干燥管与蒸汽干燥器连接,旋转板设置在装置盒下内部,位于蒸汽干燥器下端,旋转板上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的直径大于落料孔的直径,旋转板上设置有扭杆,扭杆穿过旋转孔,通过旋转扭杆,能够使得旋转板的调节孔与落料孔重合;活化组件包括锥形斗、二氧化碳发生器、搅拌装置,锥形斗设置在罐体内部下端,锥形斗上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贯穿罐体,出料管上设置有调节阀,二氧化碳发生器和搅拌装置设置在锥形斗内部;罐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蒸汽干燥器开关、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搅拌装置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装置连接,蒸汽干燥器开关与蒸汽干燥器连接,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与二氧化碳发生器连接,搅拌装置开关与搅拌装置连接;电源装置为蒸汽干燥器、二氧化碳发生器、搅拌装置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储料盒、按压环,加热器设置在罐体内部上端,加热器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底部贯穿加热器,储料盒活动设置在放置凹槽内,储料盒上设置有多个微孔,储料盒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能够以销轴为轴进行翻转,下料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挤压孔延伸至上盖外部,按压环与连接杆连接,通过加热器对储料盒内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加热效果更好,同时通过操作按压环和下料板使加热后的活性炭下落至装置盒内部,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下料板与连接杆连接处设置有曲柄,曲柄上设置有复位扭簧,活性炭下落完成后下料板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干燥蒸汽处于密闭环境中,提高蒸汽干燥的效率。

进一步地,储料盒设置有5个,加热器均匀设置有5个放置凹槽,5个储料盒分别活动在5个放置凹槽内,使得活性炭加热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活化效果。

进一步地,按压环和扭杆上均设置有隔热层,避免装置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打开投料门,将待处理活性炭放入储料盒内,关闭投料门,开启电源开关和加热器开关,加热器开始工作,对活性炭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关闭加热器开关,向下挤压按压环,活性炭落入装置盒内,开启蒸汽干燥器开关,蒸汽干燥器对活性炭进行蒸汽干燥;干燥完成,关闭蒸汽干燥器开关,旋转扭杆,活性炭落入锥形斗内,开启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和搅拌装置开关,对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和搅拌装置开关,开启调节阀,处理后的活性炭从出料管落下进行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对活性炭分别进行加热、干燥、活化处理,各个步骤在不同的空间进行,保证了活性炭的活化再生质量,同时提高了活性炭的活化再生效率;设置5个储料盒,使得活性炭加热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活化效果;按压环和扭杆上均设置有隔热层,避免装置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锥形斗内设置搅拌装置,对活性炭边搅拌边活化,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活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板与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组件的俯视图。

其中,1-罐体、10-上盖、11-投料门、12-支撑脚、2-加热组件、20-加热器、200-放置凹槽、21-储料盒、210-微孔、211-下料板、212-连接杆、213-曲柄、214-复位扭簧、22-按压环、3-干燥组件、30-装置盒、300-落料孔、31-蒸汽干燥器、32-干燥管、33-旋转板、330-调节孔、331-扭杆、4-活化组件、40-锥形斗、400-出料管、41-二氧化碳发生器、42-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的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活化再生装置,包括罐体1、加热组件2、干燥组件3、活化组件4、电源装置,罐体1上端活动卡接有上盖10,上盖10上端外侧设置有挤压孔,上盖10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孔,罐体1侧面铰接有投料门11,罐体1下端设置有支撑脚12;

如图3、4所示,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器20、储料盒21、按压环22,加热器20设置在罐体1内部上端,加热器20上设置有放置凹槽200,放置凹槽200底部贯穿加热器20,储料盒21活动设置在放置凹槽200内,储料盒21上设置有多个微孔210,储料盒21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设置有下料板211,下料板211上设置有连接杆212,连接杆212穿过挤压孔延伸至上盖10外部,按压环22与连接杆212连接,下料板211与连接杆212连接处设置有曲柄213,曲柄213上设置有复位扭簧214,向下加压按压环22使得曲柄213带动下料板211旋转,活性炭下落至装置盒30内部,下落完成后下料板211在复位扭簧214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干燥蒸汽处于密闭环境中,提高蒸汽干燥的效率,同时使得操作更加便捷;储料盒21设置有5个,加热器20均匀设置有5个放置凹槽200,5个储料盒21分别活动在5个放置凹槽200内,使得活性炭加热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活化效果;

如图5所示,干燥组件3包括装置盒30、蒸汽干燥器31、干燥管32、旋转板33,装置盒30设置在罐体1内部,位于加热器20下端,装置盒30上端开口,装置盒30底部设置有落料孔300,蒸汽干燥器31和干燥管32设置在装置盒30内部上端,干燥管32与蒸汽干燥器31连接,旋转板33设置在装置盒30下内部,位于蒸汽干燥器31下端,旋转板33上设置有调节孔330,调节孔330的直径大于落料孔300的直径,旋转板33上设置有扭杆331,扭杆331穿过旋转孔,通过旋转扭杆331,能够使得旋转板33的调节孔330与落料孔300重合;按压环22和扭杆331上均设置有隔热层,避免装置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活化组件4包括锥形斗40、二氧化碳发生器41、搅拌装置42,锥形斗40设置在罐体1内部下端,锥形斗40上设置有出料管400,出料管400贯穿罐体1,出料管400上设置有调节阀,二氧化碳发生器41和搅拌装置42设置在锥形斗40内部;电源装置为加热器20、蒸汽干燥器31、二氧化碳发生器41、搅拌装置42提供电源;罐体1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加热器开关、蒸汽干燥器开关、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搅拌装置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装置连接,加热器开关与加热器20连接,蒸汽干燥器开关与蒸汽干燥器31连接,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与二氧化碳发生器41连接,搅拌装置开关与搅拌装置42连接,通过加热器开关、蒸汽干燥器开关、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搅拌装置开关分别控制加热器20、蒸汽干燥器31、二氧化碳发生器41、搅拌装置42的开启或关闭,方便快捷。

使用时,打开投料门11,将待处理活性炭放入储料盒21内,关闭投料门11,开启电源开关和加热器开关,加热器20开始工作,对活性炭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关闭加热器开关,向下挤压按压环22,活性炭落入装置盒30内,开启蒸汽干燥器开关,蒸汽干燥器31对活性炭进行蒸汽干燥;干燥完成,关闭蒸汽干燥器开关,旋转扭杆331,活性炭落入锥形斗40内,开启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和搅拌装置开关,对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二氧化碳发生器开关和搅拌装置开关,开启调节阀,处理后的活性炭从出料管400落下进行收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