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料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322发布日期:2020-05-26 18:3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硫化料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料舟。



背景技术: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如mos2,ws2等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润滑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石墨相同,具有层内强共价键及层间弱范德瓦尔斯力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同时拥有近红外和可见光区的本征能量带隙,使得其可以直接应用于基于半导体的电子与光电器件中。现用的高温硫化法制备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该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原料如moo3,wo3,s受热发生升华,同时原料间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传统设备条件下,原料损失严重,影响因素多、不容易精确调控,所得产品的稳定性差。mo或w与s在正压气氛炉中反应制备的mos2,ws2性能良好,但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设备要求高,过程控制严苛,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料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料舟反应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化料舟,包括舟体,舟体上配合设置有舟盖,舟体内壁、舟盖下端面构成装料的型腔,舟体外壁上部设置有下锁扣;舟盖外壁下部设置有与下锁扣配合的上锁扣,舟盖与舟体通过上锁扣、下锁扣扣紧密封,舟盖中部竖直设有通孔,舟盖的通孔内插入有浮动杆,浮动杆包括杆体、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杆体穿过舟盖的通孔,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位于舟盖外侧且与舟盖表面相接触贴合,第二块体位于舟盖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杆体的长度大于通孔的高度,且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第一块体与杆体为可拆卸连接。

第二块体与舟盖内壁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沿周向呈对称分布。

舟盖与舟体之间设有垫片,且垫片为耐高温垫片。

上锁扣与下锁扣的个数均为3-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料舟与常规料舟相比,可以提供正压反应气氛,具有正压调节功能,在常规设备条件下实现了正压反应过程,提高了反应效率和原料利用率。另外,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在保证正压反应的同时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料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舟盖,2.浮动杆,3.上锁扣,4.下锁扣,5.垫片,6.舟体,7.型腔,2-1.第一块体,2-2.杆体,2-3.第二块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料舟,如图1所示,包括舟体6,舟体6上配合设置有舟盖1,舟盖1塞入舟体6上部,舟盖1与舟体6之间设有垫片5,舟体6内壁、舟盖1下端面构成装料的型腔7,舟体6外壁上部设置有下锁扣4;舟盖1外壁下部设置有与下锁扣4配合的上锁扣3,舟盖1与舟体6通过下锁扣4、上锁扣3扣紧密封,舟盖1中部竖直设有通孔,舟盖1的通孔内插入有浮动杆2,浮动杆2包括杆体2-2、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3,杆体2-2穿过舟盖1的通孔,杆体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3,第一块体2-1位于舟盖1外侧且与舟盖1表面相接触贴合,第二块体2-3位于舟盖1内侧,杆体2-2的长度大于通孔的高度,且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3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位于舟盖1外侧的第一块体2-1与杆体2-2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块体可以调控料舟的正压大小;

第二块体2-3与舟盖1内壁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沿周向呈对称分布,凸台个数为3-6个,在浮动杆2上浮时提供气流通道,避免第二块体2-3靠近舟盖1底面贴合,通孔的下端气流溢出受阻,舟内气压过大。

浮动杆2与舟盖1的通孔为松配合,舟盖1与舟体6、舟盖1与垫片5均为松配合。

垫片5为耐高温垫片,可实现密封。

上锁扣3与下锁扣4搭配使用,对称分布在舟体6四周,上锁扣3与下锁扣4个数均为3-6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料舟,其具体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将物料(三氧化钼或三氧化钨和硫)填充在硫化舟粉末型腔7内,放好垫片5,塞入舟盖1后,将上锁扣3、下锁扣4扣紧(4对)。再将硫化舟推入管式炉加热,一方面物料受热反生升华,另一方面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使得料舟内气压升高。当气压不足以推动浮动杆2时,仅有微量的气体从硫化料舟空隙微正压溢出,主要表现为舟内气压增加;当气压增大至推动浮动杆2时,浮动杆2上浮,第二块体2-3靠近舟盖1的通孔的下端,第一块体2-1离开舟盖1的通孔的上端,从而形成料腔-通孔-炉内气氛的通道,舟内部分气体从该通道溢出,使舟内的气压减小,导致浮动杆2下降,料腔-通孔-炉内气氛的通道关闭,从而维持硫化料舟内的正压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可通过调整浮动杆2的重量,控制硫化料舟内的正压大小。反应完成后,从管式炉推出硫化舟,打开上锁扣3、下锁扣4,取出物料。采用此硫化舟能够在常规设备条件下实现正压下硫化,提高了反应速度和硫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反应温度、节约生产成本;最后通过脱硫、筛分得到微/纳米二硫化钼或二硫化钨成品。



技术特征:

1.一种硫化料舟,其特征在于,包括舟体(6),所述舟体(6)上配合设置有舟盖(1),所述舟体(6)内壁、舟盖(1)下端面构成装料的型腔(7),所述舟体(6)外壁上部设置有下锁扣(4);所述舟盖(1)外壁下部设置有与下锁扣(4)配合的上锁扣(3),所述舟盖(1)与舟体(6)通过上锁扣(3)、下锁扣(4)扣紧密封,所述舟盖(1)中部竖直设有通孔,所述舟盖(1)的通孔内插入有浮动杆(2),所述浮动杆(2)包括杆体(2-2)、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3),所述杆体(2-2)穿过舟盖(1)的通孔,所述杆体(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3),所述第一块体(2-1)位于舟盖(1)外侧且与舟盖(1)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块体(2-3)位于舟盖(1)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2)的长度大于通孔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块体(2-1)和第二块体(2-3)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2-1)与杆体(2-2)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块体(2-3)与舟盖(1)内壁接触面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沿周向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舟盖(1)与舟体(6)之间设有垫片(5),且所述垫片(5)为耐高温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扣(3)与下锁扣(4)的个数均为3-6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料舟,包括舟体,舟体上配合设置有舟盖,舟体内壁、舟盖下端面构成装料的型腔,舟体外壁上部设置有下锁扣;舟盖外壁下部设置有与下锁扣配合的上锁扣,舟盖与舟体通过下锁扣、上锁扣扣紧密封,舟盖中部竖直设有通孔,舟盖的通孔内插入有浮动杆,浮动杆包括杆体,杆体穿过舟盖的通孔,杆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位于舟盖外侧且与舟盖表面相接触,第二块体位于舟盖内侧。本实用新型的料舟,可以提供正压反应气氛,具有正压调节功能,在常规设备条件下实现了正压反应过程,提高了反应效率和原料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崔玉青;张菊平;席莎;唐军利;唐丽霞;刘东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