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1944发布日期:2020-05-08 14:05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情况发现,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中仍含有一定浓度的cod、bod5、tp、nh3-n、ss和油类物质等,且二沉池出水堰四周无遮挡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易导致二沉池出水堰滋生藻类,特别是在夏天藻类大量生长,其脱落后会随二沉池出水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增加滤池负担和滤池反冲洗频率,严重影响滤池过滤性能;脱落的藻类会增加水中ss浓度,不仅严重影响紫外消毒效果,而且经消毒处理后,藻类死亡产生恶臭,严重影响出水景观和出水水质,也会对滤池、紫外消毒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授权公告号为cn1071267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包括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外侧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下方设置有拉柄,所述拉柄通过钢索穿过限位支架表面的滑轮与刮斗连接,且刮斗通过卡接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架表面焊接有滑轨,所述限位支架底部焊接有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底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夹板,另一方设置有移动夹板,所述限位支架顶部焊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焊接有透气管,且透气管顶部焊接有挡板,所述盖板内部一侧设置有旋转轴,另一侧设置有定位柱,且定位柱一侧焊接有减震板。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固定夹板与移动夹板的配合将出水堰的侧壁夹紧,从而起到固定整体除藻装置的作用,但是整体除藻装置固定之后,刮斗与滑轨之间仅有上下滑移的活动范围,刮斗无法对滑移活动范围外的藻类进行清除;如果对其他位置的藻类进行清理的话,需要解锁移动夹板,从而重新调整整体除藻装置相对于出水堰的位置,但是也会导致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具有操作便捷的同时能够增大藻类的清除范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包括盖体、支杆一和由支杆一带动的刮刀;其中盖体沿盖体长度方向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滑槽一,滑槽一滑移设有滑块一,支杆一竖直穿设于滑块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架设于出水堰的堰齿之间,通过上下拉动支杆一可带动刮刀相对于出水堰侧壁上下运动,清除这个方向上的藻类;通过滑移滑块一来带动穿设其上的支杆一,从而带动刮刀相对于出水堰侧壁沿出水堰长度方向运动,清除这个方向上的藻类;通过组合这两个运动以增大刮刀的运动范围,从而增大对藻类的清除范围;同时通过滑块一与滑槽一的之间滑移运动以及支杆一与滑块一之间的穿插运动,从而改变刮刀的运动方式,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一设有支杆二,其中支杆二的一端与刮刀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一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导向臂,导向臂开设有供支杆二上下滑移的通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杆二与通槽的上下滑移连接,可以提高刮刀上下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二与支杆一以支杆二轴心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支杆二插接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导向臂固定有的齿条啮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杆一带动支杆二上下移动,齿轮相对于齿条移动,从而带动齿轮自身转动,支杆二绕自身轴心转动,从而带动刮刀转动,可以提高刮刀对藻类的清除能力,提高清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一的最小宽度大于在水平面内所述刮刀和支杆一之间的最大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滑槽一的开口,向上取出支杆一和刮刀,可以方便对刮刀的清洗;从盖体拆离刮刀,以避免刮刀放置于出水堰中太久而导致生锈,降低刮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滑移连接有用于遮挡滑槽一开口的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遮挡滑槽一的开口,避免阳光从滑槽一开口处直射入出水堰内,使藻类缺少阳光而生长缓慢,从而起到除藻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设有若干个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通孔实现水体充氧,以避免二沉池出水堰加盖后空气不流通而造成水质变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抵触于滑块一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块一可向上脱离滑槽一,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避免支杆一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而带动滑块一脱离滑槽一,从而影响清理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杆一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挡板嵌接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滑移滑块一以带动刮刀沿出水堰长度方向清除藻类时,挡板抵触于凹槽内,可限制支杆一上下移动,从而提高清除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刀的侧壁凸出固定有与出水堰侧壁相抵触的锯齿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凸起可以起到对藻类的结构的破坏作用,提高了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一设有滚动连接于滑槽一的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将滑块一与滑槽一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摩擦阻力,提高滑块一的滑移流畅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下拉动支杆一可带动刮刀相对于出水堰侧壁上下运动,通过滑移滑块一来带动刮刀沿出水堰长度方向运动;通过组合这两个运动以增大刮刀的运动范围,从而增大刮刀对藻类的清除范围;同时通过滑块一与滑槽一的之间滑移运动以及支杆一与滑块一之间的穿插运动,从而改变刮刀的运动方式,操作便捷;

2、通过支杆一的上下移动以及齿轮齿条的啮合,实现刮刀转动,从而提高刮刀对藻类的清除能力,提高清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2、刮刀;3、支杆一;4、滑槽一;5、滑块一;6、挡板;7、支杆二;11、滑块二;21、锯齿凸起;31、凹槽;51、滑轮;52、导向臂;53、通槽;54、齿条;55、齿轮;61、通孔;62、滑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盖体1、支杆一3和由支杆一3带动的刮刀2;其中刮刀2的侧壁凸出固定有与出水堰侧壁相抵触的锯齿凸起21,盖体1沿盖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上下连通的滑槽一4,滑槽一4滑移设有滑块一5,滑块一5设有滚动连接于滑槽一4的滑轮51,滑块一5的上表面与盖体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盖体1的上表面滑移连接有用于遮挡滑槽一4开口的挡板6,挡板6开设有若干个沿挡板6长度方向等距排布的通孔61,挡板6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滑槽二62,盖体1上表面凸出设置有垂直于滑槽一4长度方向的滑块二11,滑块二11与滑槽二62滑移连接;挡板6的下表面抵触于滑块一5的上表面。

支杆一3竖直穿设于滑块一5,支杆一3的侧壁开设有可供挡板6嵌接的凹槽31,支杆一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杆二7,支杆二7的转动中心为支杆二7的轴线且支杆二7的轴线垂直于支杆一3,支杆二7远离支杆一3的一端与刮刀2固定连接,滑槽一4的最小宽度大于在水平面内刮刀2和支杆一3之间的最大宽度。

滑块一5的下底部向下延伸固定有导向臂52,导向臂52开设有供支杆二7上下滑移的通槽53,导向臂52的侧面竖直固定有齿条54,齿条54与支杆二7所插接固定的齿轮55啮合连接。

工作原理(参考图1)

刮刀2的上下运动:远离滑槽一4滑移挡板6,使挡板6的侧壁脱离凹槽31且使挡板6的下表面仍抵触于滑块一5的上表面,以防止支杆一3上下移动过程中产生摩擦力而带动滑块一5脱离滑槽一4;拉动支杆一3,带动支杆二7上下移动,由于齿轮55相对于齿条54移动,从而迫使齿轮55自身转动,从而实现支杆二7绕自身轴心转动并带动刮刀2转动,刮刀2转动的同时也随着支杆一3而上下移动,实现对出水堰侧壁的藻类上下方向上的清除。

刮刀2沿出水堰长度方向运动:靠近滑槽一4滑移挡板6,使挡板6的侧壁抵触于凹槽31且使挡板6的下表面仍抵触于滑块一5的上表面,限制支杆一3上下移动;滑移滑块一5,带动穿设其上的支杆一3移动,从而带动刮刀2相对于出水堰侧壁沿出水堰长度方向运动。

通过组合这两个运动以增大刮刀2的运动范围,从而增大刮刀2对藻类的清除范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