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1909发布日期:2020-06-09 21:1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开塞露是主要是由甘油和水混合而成,能够软化大便、刺激肠壁,能使大便容易排出。

开塞露在生产时将水和甘油加入混合罐内,然后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将水和甘油混合均匀,然后再从混合罐内抽出,通过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现有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杆和搅拌桨,搅拌杆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杆伸入混合罐内,搅拌桨固定在搅拌杆圆周面上,从而实现对水和甘油的搅拌。

将水和甘油在搅拌的过程中形成旋涡状,使得水和甘油形成乳浊液,但是由于甘油属于高黏性液体,在搅拌的过程中,水和甘油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混合均匀,导致加工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达到将甘油和水快速混合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罐,设置在在混合罐顶部的搅拌装置,在混合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在混合罐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设有混合盘,混合盘与混合罐配合使用并与混合罐内壁抵接,在混合盘上开设有多个液体流通孔,在混合罐的底部设有驱动混合盘转动的驱动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下方设有驱动混合盘在混合罐内往复运动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甘油和水加入混合罐内,然后启动搅拌装置对混合罐内的甘油和水进行搅拌,同时启动驱动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使得混合盘在混合罐内上下移动,并转动,混合盘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混合罐内通过搅拌装置形成旋涡被破坏,使得混合液通过流通孔进入混合罐的底部,在压力的作用下,混合罐内部的混合液也将出现升降运动,从而增大对混合液的冲击力,使得水和甘油充分混合,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杆,驱动杆竖直设置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混合罐内并与混合盘固定连接,驱动杆与混合罐底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转动,再带动混合盘转动,当混合盘在转动的过程中,混合盘对混合罐内的混合液具有扰动作用,从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旋涡,使得混合液间的碰撞力也增大,从而使得甘油和水能够充分混合,节省混合时间。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与混合罐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套在驱动杆上并与混合罐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与混合罐之间的密封圈,有效防止混合罐内的混合液从驱动杆和混合罐之间的缝隙溢出,有效减少原料的浪费。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和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设置有多个,并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升降气缸活塞杆与升降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升降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气缸活塞杆伸出后,驱动升降座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混合盘向上移动,增大扰动作用,使得甘油和水能够充分混合,节省时间。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盘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混合盘垂直的扰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动杆的设置,对已经搅拌形成的旋涡起到进一步的破坏作用,减小混合盘上升的阻力,使得混合液能够快速通过流通孔,进入混合盘的下方,提高甘油和水充分混合的效果。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口水平开在混合罐外壁上,混合盘与混合罐的底部抵接时,出料口的底部与混合盘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开设在混合罐外壁上后,当甘油和水充分混合后,无需再将混合盘上升而使得混合盘与混合罐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这样能有效提高混合盘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将混合罐内的混合料完全抽出,保证工作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和多个搅拌桨,搅拌电机固定在混合罐的顶部,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桨与搅拌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和多个搅拌桨的配合使用,有效使得混合罐内的甘油和水充分混合,提高加工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搅拌桨长度呈阶梯状固定在搅拌杆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桨呈阶段状分布后,当混合盘在上升的过程中,将混合罐内的混合液分割成两个区域,同时呈旋涡状的部分的高度也在逐渐降低,而阶梯状的搅拌桨对混合液起到进一步的破坏作用,从而使得甘油和水能充分混合均匀,节省加工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混合盘和驱动组件、升降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破坏混合罐内原有的旋涡状,增大原料冲撞力,使得甘油和水充分混合,节省混合时间;

2、扰动杆的设置,对旋涡状的混合液起到进一步的扰动作用,使得混合罐内的混合液能够通过流通孔,间接提高甘油和水的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显示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显示混合盘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合罐;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密封圈;2、搅拌装置;21、搅拌电机;22、搅拌杆;23、搅拌桨;3、混合盘;31、流通孔;32、扰动杆;4、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驱动杆;5、升降组件;51、升降座;52、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结合图1和图3,包括混合罐1,混合罐1截面呈圆形,在混合罐1的顶部设有搅拌装置2,在混合罐1内设有混合盘3,在混合罐1底部设有驱动混合盘3转动的驱动组件4。

结合图1和图2,在混合罐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1。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杆22和搅拌桨23,搅拌电机21固定在混合罐1的顶部,搅拌杆22伸入混合罐1内并与搅拌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桨2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搅拌桨23长度不同,并呈阶梯状固定在搅拌杆22的外壁上。

甘油和水通过进料口11进入混合罐1内,启动搅拌电机21,带动搅拌杆22和搅拌桨23转动,从而对混合罐1内的甘油和水进行搅拌,同时阶梯状的搅拌桨23使得混合罐1内的甘油和水充分混合。

结合图1和图3,混合盘3设置在混合罐1的底部,截面呈圆形,混合盘3与混合罐1的内壁紧密抵接,在混合盘3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孔31,在混合盘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扰动杆32,多个扰动杆32间隔均匀的固定在混合盘3上。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和驱动杆42,驱动杆42竖直设置并与驱动电机41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杆42伸入混合罐1内并与混合罐1转动连接,驱动杆42远离驱动电机41的一端与混合盘3固定连接,驱动杆42的长度与搅拌杆22的长度之和小于混合罐1的高度,但大于混合罐1高度的一半,即当驱动杆42完全伸入混合罐1内时,混合盘3与搅拌杆22之间留有距离。

在驱动电机41的下方设有带动混合盘3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包括升降座51和升降气缸52,升降气缸52竖直设置有多个,多个升降气缸52间隔均匀固定在地面上,升降气缸52活塞杆与升降座5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1固定在升降座51上。

如图3所示,在搅拌杆22与混合罐1之间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套在搅拌杆22上并与混合罐1固定连接。

搅拌杆22在转动的过程中,启动升降气缸52和驱动电机41,从而带动混合盘3在混合罐1内进行上下移动,破坏混合罐1内呈旋涡状的混合液,使得混合液通过流通孔31后进入混合盘3的下方,同时扰动杆32对混合液起到进一步的破坏作用,减少混合盘3升降的阻力,保证甘油和水能够充分混合。

如图3所示,在混合罐1外壁上开设有水平的出料口12,出料口12靠近混合罐1的底部,当混合盘3与混合罐1的底部抵接时,出料口12的底部与混合盘3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内。

出料口12设置在混合罐1外壁上时,能够将混合罐1内的混合液完全排出,无需使混合盘3与混合罐1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从而保证混合盘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通过两个进料口11向混合罐1内抽入甘油和水,然后启动搅拌电机21,带动搅拌桨23转动,从而使得甘油和水进行混合,再启动驱动电机41盒升降气缸52,带动混合盘3转动的同时,还使得混合盘3进行升降,扰动杆32对已成旋涡状的混合液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使得混合液在混合盘3的冲击下进入混合盘3的下方,然后再通过流通孔31溢出,使得甘油和水充分混合,节省混合时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