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4002发布日期:2020-05-20 03:08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除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洗涤法包括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对于臭气,利用臭气中的某些物质与化学药剂产生反应的特性,一般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洗涤剂与气体中的臭气分子发生气-液接触,使气相中的臭味成分转移至液相,并使化学药剂与臭味成分中和、氧化或其它化学反应去除臭味物质。采用强酸(如h2so4)脱除氨、胺类等含氮类致臭成分,采用强碱(如naoh)及氧化剂(如naclo)脱除h2s、r-sh等含硫致臭成分,使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酸洗除臭塔和碱洗除臭塔串联使用,占地面积较大,因此,本技术领域急需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包括除臭塔,所述除臭塔的顶部左侧壁固定连接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管道连接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管道连接臭气管道,所述除臭塔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有通孔,且第一隔板底部与除臭塔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隔板将除臭塔分成左右两个除臭区域,左侧除臭区域上方设有酸洗液喷淋管,右侧除臭区域上方设有碱洗液喷淋管,所述酸洗液喷淋管和碱洗液喷淋管下方均设有填料,位于左侧除臭区域中的填料上方设有液体再分布器,所述除臭塔顶部固定连接锥形口,所述锥形口固定连接排气烟囱,所述排气烟囱内设有除沫器。

优选的,所述除臭塔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呈半圆板形,第二隔板的一端与除臭塔的左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臭塔的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废酸出口和废碱出口,所述除臭塔的左侧壁与酸液循环泵的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酸液循环泵的出口端管道连接酸洗液喷淋管,除臭塔的右侧壁与碱液循环泵的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碱液循环泵的出口端管道连接碱洗液喷淋管。

优选的,所述填料下方设有填料支承板,所述填料支承板固定连接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一端与除臭塔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梁另一端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体再分布器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波形板组成,波形板之间穿设有圆直杆,圆直杆一端与除臭塔内壁固定连接,且圆直杆另一端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沫器采用折流板式除雾器,并且采用人字形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酸、碱化学洗涤废气净化装置,将酸塔、碱塔及排气烟囱集成到一个装置中,与传统的酸碱串联工艺相比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适用于高、中高浓度废气,如:垃圾中转站的卸料坑、污水处理厂生化池、浓缩池、沉砂池的收集处理、危废焚烧厂的暂存仓库、焚烧厂房等场所;

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废气的组成、浓度等性质,选择相对应的洗涤液进行处理,操作弹性较大,对浓度、风量等变动的适应性较强,也可与其他工艺组合使用;

3.除臭塔的塔顶酸洗液喷淋管将酸洗液喷淋下来,液体经过波形板时形成比较稳定的液膜吸收层,气体经过波形板时可以与酸洗液进行充分接触,有利于加强气液顺流接触过程,解决气体与液体在填料中进行顺流过程中出现交换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再分布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臭塔、101进气口、102锥形口、103排气烟囱、104废酸出口、105废碱出口、2第一隔板、3通孔、4酸洗液喷淋管、5碱洗液喷淋管、6填料、7液体再分布器、701波形板、702圆直杆、8除沫器、9第二隔板、10酸液循环泵、11碱液循环泵、12填料支承板、13支撑梁、14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酸、碱化学洗涤一体化除臭装置,包括除臭塔1,除臭塔1的顶部左侧壁固定连接进气口101,进气口101管道连接离心风机14,离心风机14管道连接臭气管道。除臭塔1内设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设有通孔3,且第一隔板2底部与除臭塔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隔板2将除臭塔1分成左右两个除臭区域,左侧除臭区域上方设有酸洗液喷淋管4,右侧除臭区域上方设有碱洗液喷淋管5,酸洗液喷淋管4和碱洗液喷淋管5下方均设有填料6,填料6采用pp填料,其结构是将塑料圆片压扣改成双圈大塑料环,将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压在环的环圈上,使纤维束均匀分布,其内圈是雪花状塑料枝条,既能挂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气液交换效率。填料6下方采用填料支承板12进行支撑,填料支承板12固定连接支撑梁13,支撑梁13一端与除臭塔1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梁13另一端与第一隔板2固定连接。

除臭塔1顶部固定连接锥形口102,锥形口102固定连接排气烟囱103,排气烟囱103内设有除沫器8,除沫器8采用折流板式除雾器,其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装置,其主要由形叶片、板片、卡条等组成,除沫器8采用人字形布置,对液体吸附的面积较大,除雾效果好。

在离心风机14的推动下,气体从进气口101进入除臭塔1,在左侧除臭区域,气体和酸洗液进行顺流接触,酸洗后的气体经通孔3进入右侧除臭区域,气体与碱洗液进行逆流接触,碱洗后的气体最后进入锥形口102,并最终由除沫器8除沫从排气烟囱103排出。

除臭塔1内设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呈半圆板形,第二隔板9的一端与除臭塔1的左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9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除臭塔1通过第二隔板9,避免部分气体从左侧除臭区域顶部直接进入锥形口102。

除臭塔1的左、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废酸出口104和废碱出口105,除臭塔1的左侧壁与酸液循环泵10的进口端管道连接,酸液循环泵10的出口端管道连接酸洗液喷淋管4,除臭塔1的右侧壁与碱液循环泵11的进口端管道连接,碱液循环泵11的出口端管道连接碱洗液喷淋管5。经酸洗液喷淋管4和碱洗液喷淋管5喷淋下来的液体最终汇集到除臭塔1底部,经第一隔板2分隔形成酸洗液和碱洗液,酸洗液和碱洗液经酸液循环泵10和碱液循环泵11形成循环喷淋。当酸洗液和碱洗液的ph变化到一定程度时,说明酸洗液和碱洗液失效,打开废酸出口104和废碱出口105,及时更换酸洗液和碱洗液。

需要说明的,酸洗液喷淋管4和碱洗液喷淋管5可根据生产要求更换里面的化学药剂,实现先酸洗后碱洗,或者先碱洗后酸洗。

位于左侧除臭区域中的填料6上方设有液体再分布器7,液体再分布器7由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波形板701组成,波形板701之间穿设有圆直杆702,圆直杆702一端与除臭塔1内壁固定连接,且圆直杆702另一端与第一隔板2固定连接。除臭塔1的塔顶酸洗液喷淋管4将酸洗液喷淋下来,液体经过波形板701时形成比较稳定的液膜吸收层,气体经过波形板701时可以与酸洗液进行充分接触,有利于加强气液顺流接触过程,解决气体与液体在填料6中进行顺流过程中出现交换不充分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