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785发布日期:2020-07-07 13:5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属于研磨机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研磨机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是将物料送入至研磨机内,并对物料进行研磨,物料在研磨机内进行研磨时,研磨刀进行转动,并对物料产生剪切力和挤压力,并使物料研磨成碎粒,物料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由于研磨刀要对物料产生剪切力,因此,研磨机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研磨机温度过高时,不仅对生成的物料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温度过高时,会对研磨机的使用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对研磨机进行降温成为众多厂家所要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包括外壳、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以及研磨筒,所述外壳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外壳内设有研磨筒,所述研磨筒上下两端均与外壳相连,所述研磨筒左右两端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研磨筒左右两端通过支架与外壳相连;所述外壳上端设有进料管道,所述外壳下端设有出料管道,所述研磨筒内设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电机、主轴以及研磨部件,所述电机与主轴相连,所述主轴上设有研磨部件;所述外壳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研磨筒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左侧上端设有进液管道,所述外壳左侧下端设有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均与外壳内侧壁、研磨筒内侧壁相连通;所述出液管道均与外壳内侧壁、研磨筒内侧壁相连通;所述外壳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设置在研磨部件的下方,所述导料板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导料板前后两侧均与外壳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料管道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端与研磨筒内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设置在出料管道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与研磨筒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00-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与出料管道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30-1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研磨部件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为至少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刀,所述研磨刀的数量为至少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研磨筒左侧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为5-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研磨筒右侧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为5-10cm。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本实用新型中对装置内通入液氮,可以对装置内及时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因为装置温度过高从而对物料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液管道,3、出液管道,4、研磨筒,5、底座,6、支架,7、进料管道,8、出料管道,9、电机,10、主轴,11、挡板,12、研磨刀,13、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包括外壳1、进液管道2、出液管道3以及研磨筒4,所述外壳1下端设有底座5,所述外壳1内设有研磨筒4,所述研磨筒4上下两端均与外壳1相连,所述研磨筒4左右两端与外壳1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研磨筒4左右两端通过支架6与外壳1相连;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进料管道7,所述外壳1下端设有出料管道8,所述研磨筒4内设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电机9、主轴10以及研磨部件,所述电机9与主轴10相连,所述主轴10上设有研磨部件;所述外壳1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研磨筒4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1左侧上端设有进液管道2,所述外壳1左侧下端设有出液管道3;所述进液管道2均与外壳1内侧壁、研磨筒4内侧壁相连通;所述出液管道3均与外壳1内侧壁、研磨筒4内侧壁相连通。所述外壳1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导料板13,所述导料板13设置在研磨部件的下方,所述导料板13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导料板13前后两侧均与外壳相连。

所述出料管道8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上端与研磨筒4内侧相连。

所述挡板11设置在出料管道8右侧。

所述挡板11与研磨筒4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00-110°。

所述挡板11与出料管道8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30-145°。

所述导料板13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研磨部件的数量为至少2个。

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刀12。

所述研磨刀12的数量为至少2个。

所述研磨筒4左侧与外壳1之间的距离为5-10cm。

所述研磨筒4右侧与外壳1之间的距离为5-10cm。

电机9通过控制器与研磨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将物料从进料管道7送入至装置内,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主轴10进行旋转,并带动研磨刀12对物料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完毕后,将物料从出料管道8排出装置外。

当装置内的温度比较高时,将液氮通入至进液管道2,向外壳1以及研磨筒4的内侧壁的中空结构内填充液氮,并对装置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从而有效提高了对物料的降温效率。降温后的液氮从出液管道3排出装置外,并实现对液氮的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同时向外壳1以及研磨筒4内通入液氮,可以同时对装置内进行降温,有效提高了降温的效率。

研磨筒4以及外壳1之间设有间隔,液氮可以对间隔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可以维持装置内的温度,可以对装置内持续降温。

倾斜设置的挡板11可以使物料快速进行出料,从而有效提高了物料的出料效率。

导料板13可以使物料更加集中,便于研磨部件进行搅拌。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以及研磨筒,所述外壳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外壳内设有研磨筒,所述研磨筒上下两端均与外壳相连,所述研磨筒左右两端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研磨筒左右两端通过支架与外壳相连;所述外壳上端设有进料管道,所述外壳下端设有出料管道,所述研磨筒内设有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电机、主轴以及研磨部件,所述电机与主轴相连,所述主轴上设有研磨部件;所述外壳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研磨筒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左侧上端设有进液管道,所述外壳左侧下端设有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均与外壳内侧壁、研磨筒内侧壁相连通;所述出液管道均与外壳内侧壁、研磨筒内侧壁相连通;所述外壳内侧左右两端均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设置在研磨部件的下方,所述导料板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导料板前后两侧均与外壳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道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端与研磨筒内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在出料管道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研磨筒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00-1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出料管道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30-1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部件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导料板的数量为至少2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刀,所述研磨刀的数量为至少2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左侧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为5-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右侧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为5-1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氮制冷式研磨机,包括外壳、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以及研磨筒,外壳下端设有底座,外壳内设有研磨筒,研磨筒上下两端均与外壳相连,研磨筒左右两端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隔,研磨筒左右两端通过支架与外壳相连;外壳上端设有进料管道,外壳下端设有出料管道,研磨筒内设有研磨装置;外壳内侧壁为中空结构,研磨筒内侧壁为中空结构,外壳左侧上端设有进液管道,外壳左侧下端设有出液管道;进液管道均与外壳内侧壁、研磨筒内侧壁相连通;出液管道均与外壳内侧壁、研磨筒内侧壁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对装置内通入液氮,可以对装置内及时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因为装置温度过高从而对物料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杨娟;尹青堂;方润生;陶惠萍;宋丹丹;袁金树;丁海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顺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