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651发布日期:2020-05-22 22:1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特别是用于扣件表面有不同的加工面,须要通过加工面转换以完成表面液态涂布的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体涂布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扣件被誉为工业的“米”,无米不成炊。扣件身负连接、紧固的重责大任,其所占工业产品的成本比例与其重要性成反比,在工业产品的成品中扣件或许仅占少数比重,但其重要性可从良率要求几近100%窥之;一个小小的扣件若出了差错,大至一整条汽车自动化产线可能因此停工,甚至机械引擎因扣件出错就必须整租重装。

许多扣件的功能,例如,放松、防漏、可调整、防焊渣、润滑、防锁死、及预装配等,而这些功能都需要通过涂布特殊的涂料、以达成不同的功效,而在涂布过程中,有些扣件的体积非常小或有许多不规则表面,如何能符合工业自动化生产,有效的进行扣件各角度的涂布,关系到正本及竞争力,因此已经是一个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其主要是要解决如何快速地,使扣件的待加工表面完成转换,以使表面液态涂布能快速有效完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体涂布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座,其具有一基准平面;

环形轨道,其架设于所述基座上且具有一轨道平面,所述轨道平面与所述基准平面间具有第一夹角;

治具,其结合于所述环形轨道上;以及

驱动单元,用以使所述治具于不同加工站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轨道为圆形、椭圆形或具有r角多边形的环形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治具滑动结合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治具,使所述治具于所述环形轨道上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治具固定结合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环形轨道转动并带动所述治具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治具包括:

结合单元,用以结合所述环形轨道,所述结合单元具有与所述轨道平面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以及

扣件固定单元,其具有至少一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使待加工扣件的长轴与所述第一平面间形成有第二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单元滑动结合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结合单元,使所述结合单元在所述环形轨道上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单元固定结合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环形轨道转动并带动所述结合单元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值为45±25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值为45±25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至少可以达成下列的进步功效:

一、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待加工扣件其加工表面的转换;

二、可以有效的提升待加工件的涂布效能。

为了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可轻易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因此将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的立体实施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正面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背面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分解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单元固定结合于环形轨道的实施例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单元固定结合于环形轨道的实施例图二;

图7为待加工扣件圆周面及其展开成平面后具有多个待喷涂面实施例图;

图8为将扣件位于第一加工站的状态实施例图;

图9为将扣件位于第二加工站的状态实施例图;

图10为将扣件位于第三个加工站的状态实施例图;以及

图11为将扣件位于第四个加工站的状态实施例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00……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

10……基座

110……基准平面

20……环形轨道

210……轨道平面

211……內齿牙

30……治具

310……结合单元

311……沟槽

312……转轮

313……第一平面

314……限位板

320……扣件固定单元

321……定位但元

40……驱动单元

410……马达

420……齿盘

50……待加工扣件

510……长轴

511……第一待喷涂面

512……第二待喷涂面

513……第三待喷涂面

514……第四待喷涂面

60……喷涂设备

611……第一喷涂设备

612……第二喷涂设备

613……第三喷涂设备

614……第四喷涂设备

711……第一工作站

712……第二工作站

713……第三工作站

714……第四工作站

θ1……第一夹角

θ2……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100,其包括:一基座10;一环形轨道20;一治具30;以及一驱动单元40。

基座10,主要作为环形轨道20、治具30以及驱动单元40的结构支撑,又基座10具有一基准平面110,通常基准平面110可以为一水平平面。

环形轨道20,其主要提供待加工扣件50完成旋转的机构,环形轨道20可以为一圆形、一椭圆形或一具有r角多边形的环形轨道20。环形轨道20架设于基座10上,且环形轨道20具有一轨道平面210,又轨道平面210与基准平面110间可具有一第一夹角θ1,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夹角θ1的角度值为45±25度。

治具30,其主要用以固定待加工扣件50,以便加工的进行,治具30系结合于环形轨道上。

有关治具30与环形轨道20的结合方式,可以是将治具30以滑动结合的方式,结合于环形轨道20上,又为了使待加工扣件50转动以变换加工面,因此可以使用驱动单元40直接驱动治具30,使治具30于环形轨道上移动。

此外,治具30亦可以固定方式结合于环形轨道20上,然后以驱动单元40直接驱动环形轨道20转动,如此可通过转动的环形轨道20带动治具30移动。

更具体而言,上述的治具3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结合单元310;以及一扣件固定单元320。

如图3所示,结合单元310可通过具有沟槽311的转轮312,或者再通过一对限位板314,夹持住环形轨道20,使结合单元310可滑动的结合于环形轨道20上;此时驱动单元40可以是一马达410带动一齿盘420,又齿盘420的一部固定于结合单元310。

当马达410带动齿盘420转动时,结合单元310强跟着齿盘420一起转动,所以相当于驱动单元40直接驱动结合单元310,使结合单元310在环形轨道20上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此外,结合单元310亦可以固定方式,固定结合于环形轨道20上,此时,驱动单元40驱动是直接驱动环形轨道20的内齿牙211,以使环形轨道20转动,并通过转动环形轨道20带动结合单元310移动。

以上两种结合方式的任何其中一种,结合单元310均具有与轨道平面210相互平行的一第一平面313。

而扣件固定单元320,是用以固定代加工件50,又扣件固定单元320可以具有至少一定位单元321,又每一定位单元321可以使一待加工扣件50的长轴510与第一平面313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θ2。在一般情况下,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值可以为45±25度。

通过上述第一夹角θ1和第二夹角θ2两者的角度的搭配组合,可以使待加工扣件50的喷涂面有更多元的角度变化,以利于不同扣件50的喷涂。

驱动单元40,主要依照上述不同的结合方式,用以使治具30于不同加工站间移动,又不同加工站均可设有一喷涂设备60,以配合进行不同喷涂面的喷涂作业。

如图7至图10所示,为了能更了解本实施例的功效,特别就应用方式说明如下:

如图7所示,首先,图7左侧为一待加工扣件50的圆周面上,有复数个连续或不连续的第一待喷涂面511、第二待喷涂面512、第三待喷涂面513、及第四待喷涂面514;又图7右侧为将上述第一待喷涂面511、第二待喷涂面512、第三待喷涂面513、及第四待喷涂面514展开成为一平面后的示意图。

为了使所有的喷涂面都在有效的工序上被喷涂,因此使用具有环形轨道的扣件表面液态涂布转向装置100,可对扣件50的第一待喷涂面511、第二待喷涂面512、第三待喷涂面513、及第四待喷涂面514进行转向。

接着,可以完成机台设定,其是将第一夹角θ1及第二夹角θ2分别都设定成45度,也就是使待加工扣件50的喷涂面与基准平面110相互平行。

如图8至图10所示,然后,将扣件50固定在治具30上,并使治具30设定到第一工作站711,此时第一待喷涂面511会被第一喷涂设备611对着,因此可以精准的进行第一待喷涂面511的喷涂。

然后,又控制驱动单元40使治具30依序移动到第二工作站712、第三工作站713、及第四工作站714,此时,依序第二待喷涂面512会被第二喷涂设备612对应、第三待喷涂面513会被第三喷涂设备613对应、第四待喷涂面514会被第四喷涂设备614对应。

通过上述的运作,可以快速的翻转扣件50使不同的待喷涂面511,512,513,514分别朝上,并对应到各个加工站711,712,713,714的各个喷涂设备611,612,613,614,以便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喷涂作业。

惟上述各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其目的在使熟悉该技术者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而非限定本创作的专利范围,故凡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修改,仍应包含在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