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248发布日期:2020-04-28 21:4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剂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润滑剂对摩擦副还能起冷却、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为了改善润滑性能,在某些润滑剂中可加入合适的添加剂。选用润滑剂时,一般须考虑摩擦副的运动情况、材料、表面粗糙度、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润滑剂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在机械设备中,润滑剂大多通过润滑系统输配给各需要润滑的部位。

低泡水基液体的润滑性能较油差,一般不用于纯润滑的场合。它常用作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旨在起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等作用,也用于液压系统。工业中常用的水基液体为以水稀释油基而成的乳化液,有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两类。低泡水基润滑剂的生产过程需要对各种原料进行比较调节添加量。现在做法中,配比组件不容易掌握加入的原料比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解决了配比组件不容易掌握加入的原料比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包括:罐体;

两个配液罐,两个所述配液罐均通过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的顶部的两侧;

两个调节组件,两个所述调节组件的顶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配液罐的底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连通于所述配液罐的底端,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贯穿罐体且延伸至罐体的内部,所述进液管位于罐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板,所述进液管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四个进液孔,所述进液管的表面顶部套设有封块,所述封块的右侧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电动杆,所述电动杆的顶端与罐体内壁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

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罐体的顶部中部;

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连接端连接与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

两个转杆,两个转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箱的两个输出端;

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左端通于所述罐体的右侧顶部;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中部。

所述罐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封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标识杆,所述标识杆的顶端贯穿罐体且延伸至罐体的外部,所述标识杆的表面且位于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传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中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传动轴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与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输出轴,两个所述输出轴的底端均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外部,两个所述输出轴的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罐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转杆的底端分别与罐体内壁底部的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搅杆。

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罐体的顶部且位于动力电机的左侧贯穿有出气头。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通过两个电动杆分别在电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分别带动封块在进液管的表面滑动,对四个进液孔进行封堵或者打开,通过标识杆的表面刻度线即可轻松了解打开的进液孔数量,对两个配液罐内的乳液和添加液根据配方比例调节进液孔的开放数量,分别调节进液量,实现配比调节,配比调节方便便捷;

通过动力电机带动传动箱进行传动,经过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齿轮相对转动,带动两个输出轴相对转动,带动转杆相对转动,带动搅杆搅动水和乳液以及添加剂进行混合,相互交错设置的搅杆使混合液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合速度,增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罐体,11、固定板,12、支撑柱,2、配液罐,3、调节组件,31、进液管,32、封堵板,33、进液孔,34、封块,35、第一连接板,36、电动杆,37、第二连接板,38、标识杆,4、动力电机,41、固定杆,5、传动箱,51、箱体,52、传动轴,53、第一齿轮,54、第二齿轮,55、输出轴,6、转杆,61、搅杆,7、加水管,71、单向阀,8、出液管,81、阀门,9、出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包括:罐体1;

两个配液罐2,两个所述配液罐2均通过固定板11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的两侧,两个配液罐2内分别储存有乳液和添加剂,通过电动杆36带动封块34移动,调节两个配液罐2的添加剂量,调节灵活方便;

两个调节组件3,两个所述调节组件3的顶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配液罐2的底端,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进液管31,所述进液管31的顶端连通于所述配液罐2的底端,所述进液管31的底端贯穿罐体1且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所述进液管31位于罐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板32,所述进液管31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四个进液孔33,所述进液管31的表面顶部套设有封块34,所述封块34的右侧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板35固定连接有电动杆36,所述电动杆36的顶端与罐体1内壁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电动杆36的连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外接电源,且线路上连接有控制开关,电动杆36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进液管31表面设置四个进液孔33,可以调节为4:1、2:1、1:1、1:2和1:4五种比例调节,配比灵活,操作便捷;

动力电机4,所述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中部,动力电机4的连接端通过导线连接外接电源,且动力电机4可以正转或者反转双向转动;

传动箱5,所述传动箱5的连接端连接与所述动力电机4的输出端;

两个转杆6,两个转杆6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箱5的两个输出端;

加水管7,所述加水管7的左端通于所述罐体1的右侧顶部;

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的顶端连通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中部。

所述罐体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封块3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7,所述第二连接板37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标识杆38,所述标识杆38的顶端贯穿罐体1且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所述标识杆38的表面且位于罐体1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传动箱5包括箱体51,所述箱体51内壁的底部中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2,所述传动轴52的顶端贯穿箱体51且延伸至箱体51的外部,所述传动轴52位于箱体51外部的一端与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3,所述第一齿轮53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54,两个所述第二齿轮54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输出轴55,两个所述输出轴55的底端均贯穿箱体51且延伸至箱体51的外部,两个所述输出轴55的位于箱体51外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1,两个所述固定杆41的顶端与罐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转杆6的底端分别与罐体1内壁底部的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6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搅杆61,两个转杆6的表面设置的若干搅杆61交错设置,便于相对搅动混合液,增加混合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加水管7上设置有单向阀71,所述出液管8上设置有阀门81,单向阀71避免罐体1内混合液倒流进入加水管,阀门81控制混合后的润滑剂排出。

所述罐体1的顶部且位于动力电机4的左侧贯穿有出气头9,加入混合液到罐体1内时,多余气体可以从出气头9排出,润滑剂排出时,外接气体进入罐体1中,润滑剂从出液管8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两个电动杆36分别在电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分别带动封块34在进液管31的表面滑动,对四个进液孔33进行封堵或者打开,通过标识杆38的表面刻度线即可轻松了解打开的进液孔33数量,对两个配液罐2内的乳液和添加液根据配方比例调节进液孔33的开放数量,分别调节进液量,实现配比调节,配比调节方便便捷;

通过动力电机4带动传动箱5进行传动,经过传动轴52上的第一齿轮53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齿轮54相对转动,带动两个输出轴55相对转动,带动转杆6相对转动,带动搅杆61搅动水和乳液以及添加剂进行混合,相互交错设置的搅杆61使混合液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合速度,增加生产效率。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泡水基润滑剂生产用配比装置,通过两个电动杆36分别在电力作用下进行伸缩,分别带动封块34在进液管31的表面滑动,对四个进液孔33进行封堵或者打开,通过标识杆38的表面刻度线即可轻松了解打开的进液孔33数量,对两个配液罐2内的乳液和添加液根据配方比例调节进液孔33的开放数量,分别调节进液量,实现配比调节,配比调节方便便捷;

通过动力电机4带动传动箱5进行传动,经过传动轴52上的第一齿轮53分别带动两个第二齿轮54相对转动,带动两个输出轴55相对转动,带动转杆6相对转动,带动搅杆61搅动水和乳液以及添加剂进行混合,相互交错设置的搅杆61使混合液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合速度,增加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