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5226发布日期:2020-05-07 00:0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的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漆的原料加工的过程中,一些颗粒状的原料通常采用球磨研磨为粉末状。一些油漆的生产企业目前正在使用的型号老旧的球磨,如今依旧采用人工对球磨进行送料操作。

虽然现有技术已经具有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球磨,可以进行自动送料的操作,但是其经济成本过高。型号老旧的球磨,其结构和功能保持完好,若将型号老旧的球磨舍弃而更换为现有技术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球磨,企业投入的成本过多;若依然使用型号老旧的球磨,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将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使得型号老旧的球磨具有自动送料功能且改造的成本较为合理,成为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如何将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使得型号老旧的球磨具有自动送料功能且改造的成本较为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种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储料容器和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储料容器和所述翻转机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储料容器和所述翻转机构共同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上升或下降;所述储料容器具有沿着所述升降方向的承载状态和偏离所述升降方向的倾倒状态,所述储料容器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在所述承载状态和所述倾倒状态之间转变。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具体为龙门架、限位杆、升降托板、钢丝绳和卷扬装置;所述限位杆沿着所述龙门架的顶端至底端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升降托板上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杆可活动的穿过所述限位孔;所述升降托板和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卷扬装置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平行;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两条,任一条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端分别设置在同一个所述卷扬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具体为翻转电机、齿轮组、偏心轮和翻转轴;所述翻转电机、所述齿轮组和所述翻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托板上;所述翻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升降托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偏心轮的转轴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翻转电机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容器具体为储料桶和设置在所述储料桶侧壁的侧壁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件和两个第二连接部件;所述储料桶的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储料桶的侧壁上设置可启闭的开口;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料桶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互平行的分别与所述翻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料桶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储料桶相互间隔;一个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具体为液压杆、旋转轴、旋转板和锁扣部件;所述锁扣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板上,所述锁扣部件用于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储料容器;所述液压杆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升降托板上,所述液压杆的延伸端与所述旋转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旋转板通过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升降托板可翻转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容器的底部侧边设置多个耳板;一个所述锁扣部件和一个所述耳板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翻转机构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用于导通和截断所述升降机构的控制电路的红外限位开关;所述红外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红外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通过设置储料容器,使得物料容纳在储料容器内;通过将储料容器和翻转机构共同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使得储料容器和翻转机构共同的通过升降机构由低于球磨的位置提升至高于球磨的位置;通过翻转机构将储料容器进行翻转,使得储料容器产生倾斜,储料容器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储料容器;此外,储料容器、升降机构和翻转机构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较好的解决了如何将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使得型号老旧的球磨具有自动送料功能且改造的成本较为合理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个储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个储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的电性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如何将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使得型号老旧的球磨具有自动送料功能且改造的成本较为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

应当理解的是,一些正在使用的型号老旧的球磨,其结构可能略有不同;例如,球磨的研磨腔体整体为圆筒状,但设置在球磨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的球磨具体为:具有圆筒状的外壳、其旋转轴的轴心线穿过外壳的两个端面的中心、且其进料口设置在旋转轴的轴心线侧部的球磨;该球磨的高度(含底座)大约为2.5米至3米;在该球磨的周边设置用于攀爬的阶梯、以及在该球磨的顶部上方区域设置用钢梁和钢板搭建的投料平台,投料平台上设置了可以开闭的盖板和投料口;工作人员将整袋的颗粒状物料从投料口向球磨的进料口进行倾倒。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该球磨的进料口设置在其旋转轴的轴心线的侧部,也就使说,当球磨整体转动时,进料口的位置围绕着轴心线进行转动;所以,工作人员在投料之前,还需要调整该球磨的进料口的位置,将进料口的位置和投料口的位置对正之后,才能进行投料。

参见图1,一种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储料容器2和翻转机构3;翻转机构3设置在升降机构1上,储料容器2和翻转机构3可活动的连接;储料容器2和翻转机构3共同在升降机构1的升降方向上升或下降;储料容器2具有沿着升降方向的承载状态和偏离升降方向的倾倒状态,储料容器2通过翻转机构3在承载状态和倾倒状态之间转变。

其中,储料容器2用于盛放物料;该物料包括但不限于:块状物料、颗粒状物料、粉末状物料和液态物料。在本实施例中,储料容器2用于盛放颗粒状物料。储料容器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筒状、箱状或带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优选的储料容器2的形状为筒状。储料容器2通过翻转机构3设置在升降机构1上,当升降机构1上升或下降时,储料容器2和翻转机构3同时随着升降机构1升降或下降,从而实现将物料由低处提升至高处的功能。此外,为了适应对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改造,使得改造球磨的成本更低,该储料容器2可以采用如钢板进行焊接、或采用pvc等塑形材料进行制作,从而使得储料容器2的经济成本降低。

升降机构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能够提升重物的结构,该能够提升重物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交叉臂、液压装置、环链葫芦或卷扬装置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卷扬装置,其结构简单、经济成本较低,适合于对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改造。

翻转机构3的主要作用是有限的翻转储料容器2,从而模拟工作人员向球磨内倾倒物料的动作。翻转机构3必须使用电动或气动等非人工动力作为动力源,避免物料在被提升至高于球磨的高度时的人工操作。在信号老旧的球磨的一些设置区域内,若该区域空间较为广泛,可以采用气动作为动力源、也可以采用电动作为动力源;若该区域的空间比较狭窄,那么,最好是采用电动作为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电动作为动力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液压装置或偏心旋转装置与电动的动力源进行匹配。为了避免翻转机构3在翻转储料容器2的过程中,储料容器2相对于翻转机构3脱离,储料容器2在旋转过程中应当与翻转机构3可转动的连接,一方面通过翻转机构3使得储料容器2能够转动,另一方面通过可转动的连接的设置方式,避免储料容器2相对于翻转机构3脱离。此外,采用电动作为动力源,可以使得翻转机构3的成本相对于气动作为动力源的成本更低,这是因为,采用气动作为动力源,除了需要使用电力之外,还需要产生气压的空气压缩机。

当储料容器2设置在翻转机构3上,并且二者随着升降机构1提升至高于球磨的高处后,翻转机构3将储料容器2进行翻转,使得储料容器2相对于原位产生倾斜,储料容器2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储料容器2外流出;流出储料容器2外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球磨的进料口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通过设置储料容器,使得物料容纳在储料容器内;通过将储料容器和翻转机构共同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使得储料容器和翻转机构共同的通过升降机构由低于球磨的位置提升至高于球磨的位置;通过翻转机构将储料容器进行翻转,使得储料容器产生倾斜,储料容器内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储料容器;此外,储料容器、升降机构和翻转机构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油漆生产中球磨的投料装置,较好的解决了如何将型号老旧的球磨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改造,使得型号老旧的球磨具有自动送料功能且改造的成本较为合理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2,升降机构1具体为龙门架101、限位杆102、升降托板103、钢丝绳104和卷扬装置105;限位杆102沿着龙门架101的顶端至底端设置在龙门架101上;升降托板103上设置限位孔,限位杆102可活动的穿过限位孔;升降托板103和钢丝绳104的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钢丝绳104的其中另一端与卷扬装置105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其中,龙门架1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一种龙门架101的结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龙门架101,龙门架101的高度均应当高于球磨的高度,从而为在竖直方向上预留出了提升物料至球磨顶部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龙门架101优选的采用具有四根支撑柱和一个顶梁的龙门结构;四根支撑柱分为两组,每一组的两根支撑柱的顶部分别与顶梁的其中一端连接,每一组的两根支撑柱的底部分别与一个水平的箱梁连接;最好是在箱梁的底部设置滚轮,从而使得龙门架101具有移动功能。此外,龙门架101的高度应当高于球磨的高度,尤其是龙门架101的顶梁的底端应当与球磨的顶端之间具有容纳储料容器2翻转的高度,从而便于储料容器2提升至高处时,储料容器2能够在顶梁的底端至球磨的顶端之间翻转。龙门架101可以采用钢板或工字钢或方钢或槽钢等材料焊接制成,从而降低龙门架101的制造成本;若可以购买到型号适合且价格较为合适成品龙门架101,也可以应用在型号老旧的球磨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改造中。

升降托板103用于承载前述的储料容器2和翻转机构3,尤其是翻转机构3可以直接设置在升降托板103上。升降托板103可以采用结构简单的平板部件,从而使得升降托板103的材料成本降至最低;升降托板103还可以在具有平板部件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的结构,例如护栏,从而更好的固定储料容器2,避免储料容器2脱离升降托板103。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托板103的底部设置为平板状的底板,升降托板103沿着水平进出龙门架101的方向的侧部设置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的两个平行边固定连接,使得升降托板103的横截面形成凹字型;为了便于后述的钢丝绳104连接在升降托板103上,在侧板的顶边水平延伸出两个翻边,并在翻边上设置用于锁紧钢丝绳104的锁紧部件。

卷扬装置105设置在前述的龙门架101的顶梁的底端,钢丝绳104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卷扬装置105上,钢丝绳104的其中另一端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龙门架101的顶梁延伸至升降托板103,并与升降托板103连接。当卷扬装置105沿着提升方向工作时,卷扬装置105将钢丝绳104进行卷绕,从而将升降托板103由低于球磨的位置提升至高于球磨的位置;反之,当卷扬装置105沿着释放方向工作时,卷扬装置105将钢丝绳104进行释放,升降托板103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高于球磨的位置降低至低于球磨的位置。

限位杆102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升降托板103在升降方向的侧部的位移;具体来说,若是仅采用卷扬装置105和钢丝绳104提升或释放升降托板103,升降托板103有可能相对于升降方向形成摆动,从而造成危险和不必要的意外事故。将限位杆102设置在竖直方向,并且在升降托板103上设置限位孔,使得限位杆102能够穿过限位孔;在提升或释放升降托板103的过程中,拖升降托板103产生摆动的趋势,则限位杆102能够制止升降托板103的摆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危险和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优选的,参见图1和图2,限位杆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102相互平行;钢丝绳104的数量为两条,任一条钢丝绳104的其中一端分别设置在同一个卷扬装置105上。

其中,卷扬装置105应当能够同时卷曲两条钢丝绳104;具体的说,卷扬装置105具有一个卷筒,一个卷筒上设置有两组用于缠绕钢丝绳104的沟槽,并且两组沟槽的卷曲方向相反。两条钢丝绳104的其中一端分别设置在其中一组沟槽上,两条钢丝绳104的其中另一端分别与升降托板103连接;当卷扬装置105沿着提升方向工作时,两条钢丝绳104同时提升升降托板103,并且两条钢丝绳104沿着两个卷曲方向相互的接近或相互的远离;当卷扬装置105沿着释放方向工作时,两条钢丝绳104同时释放升降托板103,并且两条钢丝绳104沿着两个卷曲方向相互的远离或相互的接近。

与两条钢丝绳104对应的,应当设置两个限位杆102。这是因为,若仅设置一个限位杆102,在两条钢丝绳104提升升降托板103时,虽然升降托板103在升降方向的侧部不会发生摆动,但是升降托板103有可能围绕着仅有的一个限位杆102发生转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负面现象发生,最好是设置两个或以上的限位杆102。在本实施例中,仅说明两个限位杆102的作用。当两个限位杆102同时设置在一个升降托板103上时,升降托板103受到两个限位杆102的限制,使得升降托板103在其围绕其中一个限位杆102发生转动趋势时,其中另一个限位杆102能够制止升降托板103的转动。

进一步的,在前述具有升降托板103的方案基础上,参见图3,翻转机构3优选的设置为翻转电机301、齿轮组302、偏心轮303和翻转轴304;翻转电机301、齿轮组302和翻转轴304分别设置在升降托板103上;翻转轴304的两端与升降托板103可转动的连接;偏心轮303的转轴通过齿轮组302与翻转电机301转动连接。

其中,翻转轴304和升降托板103形成第一转动副,偏心轮303和升降托板103形成第二转动副;偏心轮303具有其自身的转轴和偏心轴,偏心轮303的偏心轴与升降托板103形成前述的第二转动副;翻转电机301的电机轴和齿轮组302的主动端同轴连接,齿轮组302的被动端和偏心轮303的转轴同轴连接。在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翻转机构3时,将前述的储料容器2分别与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进行连接;翻转电机301启动后,带动齿轮组302的主动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齿轮组302的被动端随着主动端进行转动;偏心轮303在齿轮组302的被动端的驱动下围绕偏心轮303的转轴进行转动,偏心轮303的偏心轴随着偏心轮303的转动而围绕偏心轮303的转轴进行转动;偏心轮303转动时,储料容器2在第二转动副的作用下相对于原位进行翻转,与此同时,储料容器2受到第一转动副的限制,仅能够围绕第一转动副相对于原位进行翻转,而不能相对于原位产生除翻转之外的位移。

优选的,参见图5,储料容器2具体为储料桶201和设置在储料桶201侧壁的侧壁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件202和两个第二连接部件202;储料桶201的内部形成容置腔,储料桶201的侧壁上设置可启闭的开口;两个第一连接部件202分别设置在储料桶201的底部,两个第一连接部件202相互平行的分别与翻转轴304可转动的连接;两个第二连接部件202分别设置在储料桶201的侧壁上,两个第二连接部件202通过储料桶201相互间隔;一个偏心轮303的偏心轴与一个第二连接部件202铰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件用于与前述的翻转轴304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接部件用于与前述的偏心轮303的偏心轴可转动的连接。储料桶的内部形成的容置腔用于盛放物料,在其侧壁上设置的可启闭的开口,用于向容置腔内填充物联和用于从容置腔内向容置腔外倾倒物料。

应当理解的是,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部件和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件共面,假设为a面;其中另一个连接部件和其中另一个第二连接部件共面,假设为b面;储料桶的可启闭的开口假设设置在c面;那么,a面和b面应当设置在储料桶的倾倒方向的两侧、且被储料桶本身隔离开;c面应当设置在储料桶的倾倒方向上,由于可启闭的开口的特性,使得该可启闭的开口能够在储料桶的倾倒方向的正反向进行开启或闭合。

进一步的,在前述具有升降托板103的方案基础上,参见图4,翻转机构3具体为液压杆311、旋转轴312、旋转板313和锁扣部件314;锁扣部件314设置在旋转板313上,锁扣部件314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储料容器2;液压杆311的固定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升降托板103上,液压杆311的延伸端与旋转板313可转动的连接;旋转板313通过旋转轴312和升降托板103可翻转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在前述的内容中,已经提出采用具有偏心轮303和翻转轴304的方案构建了翻转机构3,但其体积较大,尤其是偏心轮303占据的竖直空间的高度较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杆311代替前述的偏心轮303,能够有效的降低占据的竖直空间的高度,从而更佳便于储料容器2设置在升降托板103上;以及,设置旋转板313,可以将储料容器2设置在旋转板313上,旋转板313的一端与旋转轴312连接,旋转板313的另一端与液压杆311的活动端连接,从而使得液压杆311以舒张状态工作时,能够推动旋转板313相对于升降托板103进行翻转移动,旋转板313通过旋转轴312进行翻转;同时,在旋转板313上设置了锁扣部件314,使得储料容器2通过锁扣部件314能够与旋转板313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参见图6,储料容器2的底部侧边设置多个耳板211;一个锁扣部件314和一个耳板211可拆卸的连接。其中,耳板211的作用是与前述的锁扣部件314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从而实现储料容器2通过锁扣部件314与旋转板313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7,在前述的所有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增设了控制装置9,升降机构1和翻转机构3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9连接。其中,控制装置9的作用是控制升降机构1进行上升或下降,以及控制翻转机构3进行翻转或复位。控制装置9应当设置在前述的龙门架101上,并且通过导线和升降机构1的动力部进行连接、以及通过导线和翻转机构3的动力部进行连接。若在前述的方案中,采用气动作为动力源,那么,控制装置9应当与用于控制气路启闭的控制阀连接,该控制阀应当为电动控制阀。

优选的,参见图7,在具有控制装置9的基础上,增设用于导通和截断升降机构1的控制电路的红外限位开关121;红外限位开关121设置在升降机构1上,红外限位开关121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其中,红外限位开关121应当设置在升降机构1的龙门架101的顶梁底部,并且红外限位开关121发出的红外线应当照射在升降机构1的升降托板103上,通过升降托板103反射后,红外限位机构接收到被反射的红外线时,断开升降机构1的卷扬装置105与控制装置9之间的控制回路;反之,当红外限位机构没有接收到被反射的红外线时,红外限位机构能够导通升降机构1的卷扬装置105与控制装置9之间的控制回路。

优选的,参见图7,在具有控制装置9的基础上,增设无线接收器8,无线接收器8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其中,无线接收器8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发射装置的无线控制信号,再将该无线控制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送至控制装置9内。无线接收器8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多种方案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工业遥控装置的接收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