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器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2868发布日期:2020-06-23 22:5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发器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膜蒸发器,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分布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使通过换热管内的流体与壳程内的换热介质换热,实现流体蒸发的设备,传统的蒸发器介质在换热管内向下流动,靠近换热管内壁换热效果好,而靠近换热管中心换热效果差,造成整体换热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蒸发器分布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蒸发器分布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圆固定连接若干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倒“l”形,所述内管从蒸发器上管板上方穿入换热管内,所述内管直径小于换热管内径,所述倒“l”形连接座竖直段外侧面与换热管内壁接触,且倒“l”形连接座水平段支撑在上管板上,所述内管上端延伸至上管板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管外均匀连接三个倒“l”形连接座。

所述上管板上设置卡接倒“l”形连接座的旋转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蒸发器分布器,可是流体沿换热管内壁流动,提高换热效率,节约换热介质用量,节约成本,且蒸发器分布器定位安装牢靠,并可拆卸,便于维护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分布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分布器的连接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分布器上管板旋转卡槽处的剖视图。

图中:1、内管;2、连接座;3、上管板;31、旋转卡槽;4、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蒸发器分布器,包括内管1,内管1外圆均匀连接三个连接座2,连接座2为倒“l”形,内管1从蒸发器上管板3上方穿入换热管4内,内管1直径小于换热管4内径,倒“l”形连接座2竖直段外侧面与换热管4内壁接触,上管板3上设置卡接倒“l”形连接座2的旋转卡槽31,倒“l”形连接座2水平段卡入旋转卡槽31内,使倒“l”形连接座2定位连接在在上管板3上,内管1上端延伸至上管板3上方。

本实施例的蒸发器分布器使用时,流体流到上管板3上,且流体的液位低于内管1最上端,流体即可从内管1和换热管4之间的间隙流入换热管4,流体即可沿换热管4管壁流动,与换热管4外的换热介质换热,使流体蒸发,而蒸发产生的蒸汽可沿内管1向上输送,蒸汽也可与流体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蒸发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蒸发器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外圆固定连接若干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为倒“l”形,所述内管(1)从蒸发器上管板(3)上方穿入换热管(4)内,所述内管(1)直径小于换热管(4)内径,所述倒“l”形连接座(2)竖直段外侧面与换热管(4)内壁接触,且倒“l”形连接座(2)水平段支撑在上管板(3)上,所述内管(1)上端延伸至上管板(3)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外均匀连接三个倒“l”形连接座(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3)上设置卡接倒“l”形连接座(2)的旋转卡槽(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器分布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圆固定连接若干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倒“L”形,所述内管从蒸发器上管板上方穿入换热管内,所述内管直径小于换热管内径,所述倒“L”形连接座竖直段外侧面与换热管内壁接触,且倒“L”形连接座水平段支撑在上管板上,所述内管上端延伸至上管板上方,可提高换热蒸发效率,减少换热介质用量,节约成本,且定位安装可靠,可拆卸,方便维护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钱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骐石化装备(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