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组件及集尘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081发布日期:2020-10-23 12:5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组件及集尘杯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及集尘杯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吸尘器中,含尘流体通过吸入管路直接流向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含尘流体只能通过过滤组件进行除尘,导致过滤组件的工作压力过大。此外,储尘区域位于过滤组件的下方,当负压吸力较大时,储尘区域中的灰尘颗粒仍会再次导向过滤组件,增加了过滤组件的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过滤组件及集尘杯体,用以解决现有吸尘器中过滤组件工作压力大、储尘区域的灰尘会再次导向过滤组件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包括外罩体、导风板和过滤罩,过滤罩位于外罩体内,导风板位于外罩体与过滤罩之间;导风板与外罩体、过滤罩之间形成螺旋通道;进入过滤组件的流体先经螺旋通道离心过滤,由螺旋通道流出后,导向过滤罩进行下一步过滤。

进一步,所述外罩体为后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外罩体的前端面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所述螺旋通道的入口贯通。

进一步,所述外罩体的后端面开设有出尘口,且出尘口与所述螺旋通道的出口贯通。

进一步,所述出尘口从所述外罩体的顶部沿外罩体侧壁的一侧延伸至外罩体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过滤罩包括密闭部和过滤部,密闭部与所述外罩体、导风板之间形成所述螺旋通道。

进一步,所述过滤部为后端敞开的中空结构,过滤部的侧壁上设有过滤网孔。

进一步,所述导风板为螺旋板,螺旋板从所述外罩体的前端面开始,沿所述过滤罩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至所述外罩体的出尘口处,将过滤罩、外罩体之间的腔体构造成所述螺旋通道。

进一步,所述过滤罩外侧套设有套管;

所述导风板位于套管、所述外罩体之间,并与套管、外罩体之间形成所述螺旋通道。

进一步,还包括挡尘板,挡尘板位于所述外罩体的底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尘杯体,包括上述的过滤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设置螺旋通道,使得含尘流体在传导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离心旋转,实现了离心式过滤除尘,从而减轻过滤罩对含尘流体过滤的工作压力;

(2)通过设置外罩体,有效地将过滤罩与集尘杯体的储尘区进行分隔,防止储尘区中的灰尘再次导向过滤罩,从而降低过滤组件的工作压力;

(3)过滤罩包括密闭部和过滤部,密闭部、外罩体和导风板形成螺旋通道,从螺旋通道排出的流体导向过滤部,含尘流体在螺旋通道内进行离心旋转后,大颗粒灰尘被离心过滤从后出尘口甩出过滤组件,含尘流体进一步通过过滤部过滤后,小颗粒灰尘被过滤后从出尘口排出过滤组件,使过滤组件实现分级过滤,除尘过滤效果显著提升;

(4)在外罩体底部设置挡尘板,能够防止集尘杯体内的储尘区内产生旋风,有效防止储尘区的灰尘随旋风导向出尘口;

(5)含尘流体经流体入口进入集尘杯体后,经螺旋通道、过滤部、过滤层进行三级过滤,三者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对含尘流体中不同颗粒大小的灰尘进行过滤,使集尘杯体对含尘流体实现分级过滤,显著提高明显提高;

(6)含尘流体经导入管的导向进入外罩体的内部,有利于含尘流体在导风板的导向下围绕过滤罩进行离心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实施例一的过滤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过滤组件的局部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过滤组件的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集尘杯体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集尘杯体的局部截面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集尘杯体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集尘杯体的截面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集尘杯体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过滤组件;101-螺旋通道的出口;11-外罩体;111-出尘口;12-导风板;13-过滤罩;131-密闭部;132-过滤部;133-条形凹槽;134-卡板;14-套管;15-挡尘板;

2-侧壁部;3-前端部;31-流体入口;32-导入管;4-罩板;41-连通口;5-过滤层;6-后端盖;61-流体出口;7-储尘区;8-前罩体;81-流体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实用新型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外罩体11、导风板12和过滤罩13,过滤罩13位于外罩体11内,导风板12位于外罩体11与过滤罩13之间,并与外罩体11、过滤罩13共同形成螺旋通道。进入过滤组件1的流体先经螺旋通道离心过滤,由螺旋通道流出后,导向过滤罩13进行下一步过滤。

具体地,含尘流体从螺旋通道的入口进入,经螺旋通道离心旋转,颗粒较大的灰尘在离心作用下被分离出来,并由螺旋通道的出口101排出过滤组件,而流体从螺旋通道的出口101排出后导向过滤罩13进行下一步过滤。需要说明的是,从螺旋通道的出口101导出的流体,流体的流动方向朝向过滤罩13的后端,确保流体能够进行下一步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过滤组件1通过设置螺旋通道,使得含尘流体在传导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离心旋转,以实现离心式过滤除尘,从而减轻过滤罩13对含尘流体过滤的工作压力。此外,通过设置外罩体11,有效地将过滤罩13与集尘杯体的储尘区进行分隔,以防储尘区中的灰尘再次导向过滤罩13,从而降低过滤组件的工作压力。

外罩体11为中空结构,具体地,外罩体11为后端敞开的中空结构,前端面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螺旋通道的入口密封贯通,保证流经过滤组件1的流体都能够经过螺旋通道离心过滤。含尘流体经外罩体11的前端进入,经螺旋通道离心过滤后,大颗粒的灰尘从外罩体的后端排出,流体被导向过滤罩13后部进行下一步的过滤。

外罩体11的后端面部分向前端面方向凹陷形成出尘口111,即外罩体11的后端面开设有出尘口111,且出尘口111与螺旋通道的出口101贯通,保证被离心过滤出的大颗粒灰尘顺利从外罩体11排出。

本实施例中,外罩体11为前后端均敞开的圆筒结构,螺旋通道的入口即为进风口,出尘口111从外罩体11的顶部沿外罩体11侧壁的一侧延伸至外罩体11的底部,且螺旋通道的出口101位于外罩体11的底部,螺旋通道的出口101与出尘口111贯通,导风板12的后端面与出尘口111的下边缘相接,保证螺旋通道的出口101、出尘口111之间没有任何阻挡,使离心过滤出的灰尘以及过滤罩13过滤出的灰尘快速从出尘口111落入储尘区。

出尘口111的边缘、拐角处采用弧形过渡,便于流体通过,且不易聚集灰尘,还能够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过滤组件1时被出尘口111刮伤。

过滤罩13位于外罩体11内,具体地,过滤罩13的中心轴线与外罩体11的中心轴线重合,过滤罩13包括密闭部131和过滤部132,过滤部132位于密闭部131后方,密闭部131的前端面与侧壁为封闭式壁面,密闭部131、外罩体11和导风板12形成螺旋通道,过滤部132不参与螺旋通道的形成,保证螺旋通道只对含尘流体进行离心过滤,使过滤组件实现分级过滤,具有更好的除尘过滤效果。过滤部132位于螺旋通道的后方,含尘流体经螺旋通道离心过滤后导向过滤部132进行下一步的过滤,过滤部132过滤出的灰尘从出尘口111落入储尘区。

过滤部132为后端敞开的中空结构,且过滤部132的侧壁上设有过滤网孔,含尘流体经过滤网孔进一步过滤后,从过滤部132的后端口流出。

由于从螺旋通道导出的流体在离心导向的作用下,并非径直吹向过滤部132,为了流体更好地导入过滤部132,过滤网孔设置为具有一定倾斜度的网孔,且过滤网孔倾斜的方向与螺旋通道的螺旋方向一致,即过滤网孔不垂直于过滤部132的中心轴线,过滤网孔的倾斜方向与从螺旋通道的出口101导向过滤部132的流体流动方向一致,使流体更快地导入过滤部132。

本实施例中,过滤罩13为前端封闭、后端敞开的管状结构,且过滤罩13与外罩体11同轴设置,过滤罩13的前端面为封闭结构,且其前端面与外罩体11的前端面齐平,过滤罩13的后端面为敞开状的开口,且其后端面与外罩体11的后端面齐平,经过滤罩13过滤后的流体从其后端口排出。过滤罩13的密闭部131和过滤部132一体成型,密闭部131为前端面、侧壁均封闭的管体,过滤部132为侧壁布满过滤网孔、后端敞开的管体,且过滤部132与出尘口111相对应,便于灰尘从出尘口111排出。

本实施例中,出尘口111的宽度不小于螺旋通道的出口101至过滤部132后端面的长度,保证螺旋通道离心出的灰尘、过滤部132过滤出的灰尘能够快速从出尘口111排出过滤组件1。

需要说明的是,密闭部131采用实心结构,避免流体在过滤罩13内形成涡流,快速从过滤罩13的后端排出。

导风板12位于过滤罩13与外罩体11之间,且与过滤罩13、外罩体11共同形成螺旋通道。具体地,导风板12为螺旋板,螺旋板从外罩体11的前端面开始沿过滤罩13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至出尘口111,从而将过滤罩13、外罩体11之间的腔体构造成螺旋通道,即螺旋板的内螺旋侧边与过滤罩13的外侧壁密封连接,螺旋板的外螺旋侧边与外罩体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螺旋板的前端面与外罩体11、过滤罩13的前端面齐平。

含尘流体由外罩体11的前端面进入过滤组件1后,经螺旋板导向,围绕过滤罩13进行离心旋转,由外罩体11的前端面导向出尘口111,在此过程中,含尘流体中较大的颗粒物在靠近出尘口111时,在离心作用下直接被甩出过滤组件1落入储尘区中;含尘流体中较小的颗粒物则随流体被导向过滤罩13的过滤部132,被过滤网孔过滤后从出尘口111落入储尘区中;而经两次过滤除尘后的流体从过滤部132的后端口排出过滤组件1。

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板的中心角为α,α≥360°,即螺旋板环绕过滤罩13中心轴线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一圈,使螺旋板对含尘流体具有良好的螺旋导向作用,提高螺旋通道离心除尘的效果。但是,螺旋板的中心角也不宜过大,以免导致含尘流体通过螺旋通道时间过长,降低过滤组件1的过滤速率,而且大颗粒灰尘有可能因螺旋通道过长而滞留在通道内,不利于灰尘排出,更甚者导致通道堵塞,影响流体流通,因此,α<720°,总之,360°≤α<720°。

本实施例中,α=400°,螺旋板的后端面朝向出尘口111,并与出尘口111的底部边缘相接,使大颗粒灰尘从螺旋通道排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出尘口111落入储尘区。

为了提高过滤罩13的稳定性,也为了方便更换、维护过滤罩13,在过滤罩13外侧套设有套管14,具体地,套管14套设在密闭部131外侧,此时,导风板12位于套管14、外罩体11之间,并与套管14、外罩体11共同形成螺旋通道,过滤罩13能够从套管14内取出,过滤罩13与套管14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套管14为前端密闭、后端敞开的圆筒结构,过滤罩13可拆卸套设在套管14内,且过滤罩13的外径与套管14的内径相等,使过滤罩13在套管14内稳固不晃动。由于套管14内壁与过滤罩13的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为方便取放过滤罩13,在过滤罩13外侧壁上设有条形凹槽133,条形凹槽133从过滤罩13外侧壁的最前端一直延伸至最后端,条形凹槽133为直线型凹槽,且该直线与过滤罩13的中心轴线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在过滤罩13的外侧壁上设有三个条形凹槽133,且均匀分布在过滤罩13的外侧壁上。

为了防止过滤罩13在过滤组件1使用过程中从套管14内脱离或松动,在条形凹槽133内设有卡板134,卡板134能够在条形凹槽133内滑动,卡板134能够卡设在过滤罩13、套管14之间,使过滤罩13固定在套管14内,使过滤罩13不易从套管14内脱落或松动,过滤罩13从套管14上拆卸时,对卡板134施加外力将其从过滤罩13、套管14之间滑出,即可将过滤罩13从套管14内取出。

本实施例中,套管14、导风板12和外罩体11采用一体成型,使过滤组件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过滤组件1包括套管14时,过滤罩13可以去掉密闭部131,只设过滤部132,此时套管14的前端面为封闭结构,过滤部132与套管14后端可拆卸连接,例如,过滤部132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可拆卸方式与套管14后端连接,以便更换维护过滤部132。此时套管14也可以采用实心结构。

为了进一步防止储尘区的灰尘再次导向出尘口111,过滤组件1还包括挡尘板15,挡尘板15位于外罩体11的底部,且挡尘板15沿外罩体11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能够防止集尘杯体内的储尘区内产生旋风,有效防止储尘区的灰尘随旋风导向出尘口11。本实施例中,挡尘板15设置为以下两种结构:

(1)挡尘板15为立板,具体地,立板位于外罩体11的底部前端,且立板与外罩体11的底部端面垂直,即外罩体11的中心轴线位于立板所在的平面。如图1-图3所示,出尘口111至外罩体11前端面的距离(即出尘口111最前侧的边缘至外罩体11前端面的距离)为s,立板的长度为l,s/3≤l≤s,通过设置立板,其位于储尘区内,能够有效防止储尘区内形成旋风,可以阻挡储尘区内灰尘导向出尘口111,使灰尘能够滞留在储尘区内。

(2)挡尘板15为斜板,具体地,斜板位于外罩体11的底部端面,斜板所在的平面与外罩体11底部端面所在的平面夹角为锐角,且斜板朝出尘口111所在的方向倾斜。本实施例中,斜板的长度等于外罩体11的长度(即外罩体11的前端面至后端面的距离),且斜板与出尘口111的底部边缘相接,如此,斜板不仅能有效阻止储尘区的灰尘导向出尘口111,使灰尘能够滞留在储尘区内,还能够将出尘口111排出的灰尘快速导向储尘区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组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设置螺旋通道,使得含尘流体在传导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离心旋转,以实现离心式过滤除尘,从而减轻过滤罩对含尘流体过滤的工作压力;

(2)通过设置外罩体,有效地将过滤罩与集尘杯体的储尘区进行分隔,以防储尘区中的灰尘再次导向过滤罩,从而降低过滤组件的工作压力;

(3)过滤罩包括密闭部和过滤部,密闭部、外罩体和导风板形成螺旋通道,从螺旋通道排出的流体导向过滤部,含尘流体在螺旋通道内进行离心旋转后,大颗粒灰尘被离心过滤从出尘口被甩出过滤组件,含尘流体进一步通过过滤部过滤后,小颗粒灰尘被过滤后从出尘口排出过滤组件,使过滤组件实现分级过滤,具有更好的除尘过滤效果;

(4)在外罩体底部设置挡尘板,能够防止集尘杯体内的储尘区内产生旋风,有效防止储尘区的灰尘随旋风导向出尘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尘杯体,如图4-图8所示,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1和集尘杯,过滤组件1位于集尘杯内。

集尘杯包括侧壁部2、前端部3、罩板4、过滤层5和后端盖6。

侧壁部2、前端部3和后端盖6共同形成集尘杯体的外壳,具体地,前端部3位于侧壁部2的前方,后端盖6可拆卸盖设在侧壁部2的后端,前端部3设有流体入口31,后端盖6设有流体出口61,含尘流体从流体入口31进入集尘杯体,经过滤除尘后,从流体出口61排出集尘杯体,故前端部3与侧壁部2之间、后端盖6与侧壁部2之间均采用密封连接,使流体只能从流体入口31、流体出口61进出集尘杯体。

过滤组件1、罩板4、过滤层5依次安装在由侧壁部2、前端部3和后端盖6形成的外壳内,过滤组件1被限位在前端部3、罩板4之间,过滤层5安装在罩板4内,罩板4开设有供流体流通的连通口41。具体地,外罩体11的前端面与前端部3密封连接,且外罩体11的进风口与流体入口31连通;过滤罩13的后端面与罩板4密封连接,且过滤罩13的后端口与连通口41连通。

为了保证过滤罩13对流体的过滤效果,外罩体11的后端面(不包括形成出尘口111的后端面)与罩板4密封连接,以免从螺旋通道排出并导向过滤部132的流体从外罩体11的后端面与罩板4之间的间隙流走,影响过滤部132对流体的过滤效果,以免在储尘区7内形成旋风。

侧壁部2的内壁、外罩体11的外壁、罩板4和前端部3共同围设出集尘杯体的储尘区7。罩板4与后端盖6密封连接,且共同围设出了用于装配过滤层5的装配容腔,过滤层5的形状与装配容腔相适配,使所有从连通口41流入装配容腔的流体均经过过滤层5过滤后,再从流体出口61排出。过滤层5的材料采用过滤棉或过滤海帕。

本实施例中,外罩体11的外壁顶端与侧壁部2的外壁顶端相接触,使储尘区7位于外罩体11的下方,方便储存灰尘。相应地,连通口41的位置也位于罩板4中心偏上的位置,与过滤罩13后端口的位置相适配。

含尘流体从流体入口31进入集尘杯体后,先经螺旋通道进行离心过滤,将大颗粒灰尘甩出过滤组件落入储尘区内,流体从螺旋通道排出后导向过滤部132,经过滤部132对流体进一步过滤后,小颗粒灰尘落入储尘区内,流体从过滤部132后端口导向罩板4内的过滤层5,过滤层5对流体过滤后,流体从流体出口61排出,如此,集尘杯体能够对流入的含尘流体实现三级过滤,具有极好的除尘效果。

后端盖6与侧壁部2可拆卸连接,方便取放、更换、维护罩板4、过滤层5和过滤组件1,同时方便清理储尘区7内的灰尘。

为了更便捷的清理储尘区7内的灰尘,在侧壁部2底部或侧壁开设有用于倾倒灰尘的清理口,在清理口上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能够打开闭合的盖板,且盖板位于侧壁部2的外侧,盖板与清理口采用密封连接,保证集尘杯体的密封性。盖板可以通过卡扣件、滑动件等覆盖在清理口上,当需要清理储尘区7内的灰尘时,将盖板打开或滑开,通过清理口将灰尘倾倒出来,而后将盖板盖回或滑回到清理口上。

为了使含尘流体更好地导入集尘杯体,在前端部3的流体入口31上设有导入管32,导入管32的前端为倾斜端,导入管32的后端面与前端部3密封连接,即导入管32的后端口与流体入口31连通,使含尘流体通过导入管32的导向流入螺旋通道。

集尘杯体还包括前罩体8,前罩体8可拆卸盖设在前端部3远离侧壁部2的一侧,前罩体8设有与导入管32连通的导流管路81,导流管路81的出口与导入管32的前端口相适配,即导流管路81的出口为倾斜端口,含尘流体经流体管路81导向导入管32,使集尘杯体的结构更稳固、流体流通更流畅。

为提高含尘流体进入过滤组件1时的流速,导流管路81的进口孔径大于出口孔径,即导流管路81为渐缩型管路,以有效提高进入过滤组件1的含尘流体的流速,进而提高流体在螺旋通道内的离心力,使过滤组件具有更好的离心除尘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集尘杯体的有益效果不仅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含尘流体经流体入口进入集尘杯体后,经螺旋通道、过滤部、过滤层进行逐级过滤,三者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对含尘流体中不同颗粒大小的灰尘进行过滤,使集尘杯体对含尘流体实现分级过滤,具有极佳的过滤效果;

(2)含尘流体经导入管的导向进入外罩体的内部,有利于含尘流体在导风板的导向下围绕过滤罩进行离心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