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38974发布日期:2021-10-12 14:1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自身电阻和各片层间接触电阻增大,导致高能耗和温升;虽然以电镀形式在阳极可以形成 二氧化铅催化剂层,但由此得到的电极层非常不平整,且容易破碎,这导致发生器具有高的 电阻且使用寿命很短;专利cn200610138715采用在多孔钛板表面和孔隙内沉积催化剂方法 制作的臭氧发生器,由于技术自身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启动时间长,电压高的明显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提供制备臭氧水设备,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氧气含量低,臭氧浓度高,成本低廉,设备简单,维修方便。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 ,包括存储有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的反应箱体;反应箱体内置有隔板,隔板将反应箱体内腔分成汇集腔与进液腔;在反应箱体内腔顶部设置有存气体腔体,从反应箱体液体中外溢的气体上升到存气体腔体中;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从进液腔流入汇集腔;汇集腔外接有用于输出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的溶解液输出管路,进液腔外接有用于送入待溶解气体的一次输入管路。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作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案:a), 一次输入管路进口连接有待溶解气体发生器的出口;b),一次输入管路出口通过气液混合器与进液腔进口连通,气液混合器一进口还连接有液体输入的液体输入管路的出口;气液混合器将液体与一次输入管路送入气体进行混合后输出到进液腔;c),在存气体腔体中设置有待溶解气体浓度传感器;d),在进液腔进口处设置有分散网罩;e),存气体腔体外接有二次输出管路;f),在二次输出管路上设置泵组/鼓风机;g),进液腔为若干,各进液腔进口通过输入分配器调节各进口液体进入量;h),进液腔进口大于汇集腔出口;i),进液腔的进液量不小于汇集腔的出液量和/或进液腔容积大于或等于汇集腔容积;j),在进液腔处、分散网罩处和/或汇集腔处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和/或降温器;k),在反应箱体中设置有液位计;l),在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m),存气体腔体直接或间接连通用于外排气体的气体分子筛和/或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n),待溶解气体包括亲液性气体,液体包括无机液或有机液;p),二次输出管路输出端连接有气液混合器一进口和/或二次输出管路输出端连接有进液腔进口;q),气液混合器包括文丘里组件或尼可尼泵;
r),液体输入管路一出口连接有进液腔进口;s),在存气体腔体内壁上设置有位于二次输出管路进口处的外溢挡板架,在外溢挡板架底部设置有底部v型水槽,在底部v型水槽最低处设置有密封锥度孔,在密封锥度孔下端同轴设置有密封导向通道,在密封导向通道下端设置有密封卡位孔,在密封导向通道中设置有密封导向柱,在密封导向柱上端设置有与密封锥度孔对应密封的密封锥头,在密封导向柱下端设置有位于密封卡位孔中的密封导向尾杆,在密封导向尾杆下端设置有外径大于密封卡位孔孔径的密封尾部端头,在密封导向柱与密封导向通道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复位弹簧;当底部v型水槽存积液体高于设定高度后,在液体的重量作用下克服密封复位弹簧,液体将密封锥头下压打开,排水;t),在存气体腔体下方且位于进液腔与汇集腔上方之间设置v型隔离板,在v型隔离板中心处设置有低洼调整板,通过低洼调整板将v型隔离板,v型隔离板上部最低点设置有下水单向阀,v型隔离板下部最高点设置有上升单向阀;低洼调整板使得v型隔离板最低点位于进液腔上方;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通过自重从下水单向阀返回进液腔,当进液腔与汇集腔中外溢的气体压力大于设定阈值,气体通过上升单向阀上升进入存气体腔体;u),存气体腔体的顶部为锥形结构;v),在进液腔与汇集腔内分别设置有液体内气相浓度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溶液浓度的精确控制;w),在汇集腔出口或在溶解液输出管路上通过阀组旁接有出口与气液混合器连接的液体三次回流管,保证液体中气相含量的稳定性。
9.x),传感器电连接有用于控制阀门与气液混合器开合的控制器,实现自动化反馈与控制。
10.二次输出管路一出口以及一次输入管路的出口连接有分配阀组对应进口;分配阀组一出口连接气液混合器的气体进口;分配阀组另一出口通过二次输入管路连接进液腔进口的进口;分配阀组包括换向阀组;在密封导向柱外侧壁上设置密封导水槽;中间单向阀上端高于v型隔离板预设液位面。
11.存气体腔体通过中间缓冲腔与中间单向阀连通或直接连通;二次输出管路与中间缓冲腔连通;气体分子筛和/或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与中间缓冲腔连通;气体分子筛和/或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连接有用于将存气体腔体内气体抽取的外抽泵/鼓风机;待溶解气体包括臭氧,一般臭氧伴随有氧气,溶液采用水,从而制备臭氧水。
12.汇集腔一出口连接有辅助输出装置;辅助输出装置包括与反应箱体一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出口连通的辅助输出管路;辅助输出管路出口连接有辅助搅拌腔体,辅助搅拌腔体出口设置有与气液混合器或反应箱体的进口处连通的辅助循环泵,在辅助循环泵进口处设置有辅助过滤网,在辅助搅拌腔体中设置有辅助弹性蜂窝体,在辅助输出阀门下出连通有辅助挤压搅龙器,在辅助挤压搅龙器输出端下部设置有辅助出料通道,在辅助搅拌腔体中侧部、底部或顶部设置有输出液体的辅助管道,在辅助管道进口处设置有辅助输出网孔,在辅助管道出口设置有辅助节流锥套,在
辅助节流锥套前端设置有辅助射流管,在辅助射流管中心处设置有辅助中心螺旋杆;待溶解气体包括氧化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
13.一种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 包括辅助输出装置,其包括用于输入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的辅助输出管路。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方案,a),在辅助管道中设置有辅助溶解搅龙器、辅助溶解增压器、辅助测试点和/或辅助制冷器;b),在辅助搅拌腔体中设置有辅助加压器和/或加热器;c),在辅助输出管路上设置有辅助单向阀;d),辅助弹性蜂窝体包括海绵体、棉纱体或附着有活性炭组件弹性件;e),在辅助搅拌腔体中设置有辅助搅拌釜;f),在辅助搅拌腔体上设置有供液体输出的辅助输出阀门;g),在辅助输出阀门下出料设置有辅助推送搅龙器;h),在辅助推送搅龙器输出端设置有辅助提升机,辅助挤压搅龙器进口或辅助挤压搅龙器进口与辅助提升机出口连通;i),在辅助出料通道进口一侧设置有辅助倾斜挡板;j),在辅助出料通道出口处设置有辅助输出单向阀门,在辅助出料通道下方设置有辅助回收组件,辅助回收组件输出端连接有辅助收集箱,辅助收集箱的出口与辅助搅拌腔体连通;l),在辅助收集箱中出口处设置有辅助输出搅龙器,在辅助收集箱出口处设置有辅助单向挡板;辅助输出搅龙器将辅助弹性蜂窝体通过辅助单向挡板推送到辅助搅拌腔体中;m),在辅助单向挡板上设置有辅助配重。
15.一种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启动待溶解气体发生器,输入待溶解气体和/或非待溶解气体,启动液体输入管路输入液体;然后,启动分配阀组,待溶解气体与液体通过气液混合器溶解后,并通过分散网罩挤压将其送入到进液腔、通过超声波振动器对溶解在液体中的待溶解气体进行粉碎和/或通过降温器对液体进行降温,提高溶解度;步骤二,溶解液体通过进液腔送入到汇集腔,并通过溶解液输出管路输出。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作为并联执行步骤如下:a),在步骤二中,执行步骤二一,首先,当到达设定压力后,上升单向阀开启,溶解液体中的待溶解气体与非待溶解气体外溢进入存气体腔体,通过气体分子筛阻挡待溶解气体排出,通过气体分子筛输出非待溶解气体,并通过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对透过气体分子筛的非待溶解气体进行排出前净化处理;然后,随着存气体腔体中待溶解气体增加与非待溶解气体减少,当达到设定压力或待溶解气体增加到设定阈值后,对分配阀组换向,停止待溶解气体发生器输入,通过二次输出管路经过分配阀组通过二次输入管路直接二次输入到分散网罩中;其次,当反应箱体对于设定液位线后,对分配阀组换向,二次输入管路关闭,液体与通过二次输出管路中的气体经过气液混合器溶解进入到分散网罩;
b),在步骤二中,执行步骤二二,当v型隔离板存储液体到达指定液位后,在液体重力作用下,将下水单向阀打开,液体返回进液腔;c),在执行步骤二一中,首先,气体进入二次输出管路中时候,通过底部v型水槽存积液体;然后,当存积液体达到设定重量从而克服密封复位弹簧,密封锥度孔与密封锥头分离下流到v型隔离板中;d),在执行步骤二一中,启动外抽泵/鼓风机,将存气体腔体中非待溶解气体从分散网罩外抽;e),在执行步骤二中,当汇集腔的液体内气相浓度传感器气相溶解度低于设定阈值,启动气液混合器,将汇集腔的液体通过液体三次回流管与气液混合器输入的待溶解气体三次混合后输入到进液腔;当汇集腔的液体内气相浓度传感器气相溶解度高于设定阈值,启动液体输入管路输入液体到进液腔进行稀释。
17.在步骤二之后,执行步骤三,首先,启动辅助循环泵,将汇集腔液体通过辅助单向阀送入到辅助搅拌腔体,并通过辅助过滤网阻挡辅助弹性蜂窝体进入到进液腔,辅助搅拌釜进行辅助搅拌与液体充分接触;然后,打开辅助输出阀门,携带有弹性蜂窝体的液体通过辅助推送搅龙器与辅助提升机,进入到辅助挤压搅龙器中;其次,通过辅助推送搅龙器一边推送一边挤压下,将弹性蜂窝体进行压缩排气;再次,排出的气体与液体通过辅助输出网孔进入到辅助溶解搅龙器;紧接着,通过辅助节流锥套的收尾效应与辅助溶解搅龙器搅拌作用,使得气体与液体溶解,通过沿着辅助中心螺旋杆上的螺纹前行经辅助射流管输出;步骤四,首先,在辅助倾斜挡板导向作用下,通过辅助挤压搅龙器作用堆积到辅助出料通道处的辅助弹性蜂窝体通过辅助回收组件回收到辅助收集箱;然后,在辅助收集箱进行加热后,通过辅助输出搅龙器在二次挤压后,通过辅助单向挡板,将辅助弹性蜂窝体送回辅助搅拌腔体;在步骤三中,对辅助推送搅龙器与辅助溶解搅龙器进行加压加热。
18.本发明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发明实现了对液体中相对疏水性气体的分离,从而提高液体中相对亲水性气体的溶解量,例如利用臭氧相对于氧气具有不稳定性,从而实现对臭氧更换的溶解,通过浓度传感器、液位计、电磁阀等常规技术实现了对液体含气相浓度的精确控制与精确测量,从而保证液体溶解度的最大化,实现了平衡液体的浓度的平衡。本发明可以实现输出低浓度电离态气相溶解液体,可以实现分子态高浓度(包括饱和态)气相混合分子液体存储与输出,还可以实现了过饱和态气体混合液体输出。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基本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再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反应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二次输出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辅助推送搅龙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发明辅助溶解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发明辅助配重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反应箱体;2、待溶解气体发生器;3、分配阀组;4、二次输入管路;5、一次输入管路;6、二次输出管路;7、气液混合器;8、液体输入管路;9、分散网罩;10、超声波振动器;11、隔板;12、进液腔;13、汇集腔;14、液位计;15、存气体腔体;16、待溶解气体浓度传感器;17、气体分子筛;18、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19、溶解液输出管路;20、输入分配器;21、降温器;22、外溢挡板架;23、底部v型水槽;24、密封锥度孔;25、密封导向通道;26、密封卡位孔;27、密封锥头;28、密封导向柱;29、密封导水槽;30、密封导向尾杆;31、密封尾部端头;32、密封复位弹簧;33、v型隔离板;34、低洼调整板;35、上升单向阀;36、下水单向阀;37、中间缓冲腔;38、中间单向阀;39、外抽泵/鼓风机;40、辅助输出管路;41、辅助单向阀;42、辅助搅拌腔体;43、辅助过滤网;44、辅助循环泵;45、辅助弹性蜂窝体;46、辅助搅拌釜;47、辅助输出阀门;48、辅助推送搅龙器;49、辅助提升机;50、辅助挤压搅龙器;51、辅助出料通道;52、辅助倾斜挡板;53、辅助输出单向阀门;54、辅助加压器;55、辅助输出网孔;56、辅助溶解搅龙器;57、辅助溶解增压器;58、辅助测试点;59、辅助制冷器;60、辅助节流锥套;61、辅助射流管;62、辅助中心螺旋杆;63、辅助回收组件;64、辅助收集箱;65、辅助输出搅龙器;66、辅助单向挡板;67、辅助配重;68、液体内气相浓度传感器;69、液体三次回流管;7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8所示,本发明用于含有待溶解气体的液体的制备,可以用于消毒,进行氧化反应等场所,或制备其他产物的原料。作为基本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 ,包括存储有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的反应箱体1,可以是罐体、箱体等常用结构;反应箱体1内置有隔板11,可以是弯曲、竖直或其他等同通用结构,隔板11将反应箱体1内腔分成汇集腔13与进液腔12,从而增加了液体与气体在反应箱体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溶解后的溶解度;在反应箱体1内腔顶部设置有存气体腔体15,从而实现将外溢的气体进行存留(下面以臭氧为例,但不限于臭氧等公知待溶解气体,液体对应是水,但不限于水,也可以是有机液与有机气体,也可以是其他用于将气体溶于设定液体中的方案),从反应箱体1液体中外溢的气体上升到存气体腔体15中;从而避免浪费,以便后续对其进一步处理。
29.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从进液腔12流入汇集腔13;增加流程,可以是s道等。
30.汇集腔13外接有用于输出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的溶解液输出管路19,进液腔12外接有用于送入待溶解气体的一次输入管路5。从而实现正常一进一出工作。
31.作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案,可以合理组合使用;a), 一次输入管路5进口连接有待溶解气体发生器2的出口;从而实现输入,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现有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气体会溶解有氧气残余(含量会大于臭氧),从而降低了臭氧含量,同时因为氧气存在,会降低后期臭氧水的臭氧含量。现有除氧气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不适合一般工业生产。
32.b),一次输入管路5出口通过气液混合器7与进液腔12进口连通,气液混合器7一进口还连接有液体输入的液体输入管路8的出口;气液混合器7将液体与一次输入管路5送入气体进行混合后输出到进液腔12;从而输入过饱和液体。
33.c),在存气体腔体15中设置有待溶解气体浓度传感器16;从而对臭氧浓度进行监测;
d),在进液腔12进口处设置有分散网罩9,从而实现对曝气效果,提高溶解率;e),存气体腔体15外接有二次输出管路6;实现二次回收溶解。
34.f),在二次输出管路6上设置泵组/鼓风机;提高回收效率。
35.g),进液腔12为若干,各进液腔12进口通过输入分配器20调节各进口液体进入量;提高工作效率。
36.h),进液腔12进口大于汇集腔13出口,从而箱体内一定的液体存有量;i),进液腔12的进液量不小于汇集腔13的出液量和/或进液腔12容积大于或等于汇集腔13容积;从而保证液体充裕。通过液体压力实现增压,提高气体含量。
37.j),在进液腔12处、分散网罩9处和/或汇集腔13处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10和/或降温器21;从而提高气体含量。
38.k),在反应箱体1中设置有液位计14、溢流阀与安全阀;保证箱体内安全工作与监控。
39.l),在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防止回流;m),存气体腔体15直接或间接连通用于外排气体的气体分子筛17和/或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18;从而实现对氧化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的分解。
40.n),待溶解气体包括臭氧和/或液体包括水;也可以是其他公知常用液体气体溶解。
41.p),二次输出管路6输出端连接有气液混合器7一进口和/或二次输出管路6输出端连接有进液腔12进口;实现回流二次溶解,实现对气体充分溶解。
42.q),气液混合器7包括文丘里组件或尼可尼泵,实现气液溶解;r),液体输入管路8一出口连接有进液腔12进口;s),在存气体腔体15内壁上设置有位于二次输出管路6进口处的外溢挡板架22,在外溢挡板架22底部设置有底部v型水槽23,在底部v型水槽23最低处设置有密封锥度孔24,在密封锥度孔24下端同轴设置有密封导向通道25,在密封导向通道25下端设置有密封卡位孔26,在密封导向通道25中设置有密封导向柱28,在密封导向柱28上端设置有与密封锥度孔24对应密封的密封锥头27,在密封导向柱28下端设置有位于密封卡位孔26中的密封导向尾杆30,在密封导向尾杆30下端设置有外径大于密封卡位孔26孔径的密封尾部端头31,在密封导向柱28与密封导向通道25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复位弹簧32;当底部v型水槽23存积液体高于设定高度后,在液体的重量作用下克服密封复位弹簧32,液体将密封锥头27下压打开,排水;从而避免液体回流。
43.t),在存气体腔体15下方且位于进液腔12与汇集腔13上方之间设置v型隔离板33,在v型隔离板33中心处设置有低洼调整板34,通过低洼调整板34将v型隔离板33,v型隔离板33上部最低点设置有下水单向阀36,v型隔离板33下部最高点设置有上升单向阀35;低洼调整板34使得v型隔离板33最低点位于进液腔12上方;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通过自重从下水单向阀36返回进液腔12,当进液腔12与汇集腔13中外溢的气体压力大于设定阈值,气体通过上升单向阀35上升进入存气体腔体15;从而实现了液体回流与气体上排,u),存气体腔体15的顶部为锥形结构,利用屋顶效应,使得液体冷却凝结,回收。
44.二次输出管路6一出口以及一次输入管路5的出口连接有分配阀组3对应进口;分配阀组3一出口连接气液混合器7的气体进口;分配阀组3另一出口通过二次输入管路4连接
进液腔12进口的进口;分配阀组3包括换向阀组;通过阀组实现换向。
45.在密封导向柱28外侧壁上设置密封导水槽29;实现对液体的存积。
46.中间单向阀38上端高于v型隔离板33预设液位面。从而减少溢出液体含量。
47.存气体腔体15通过中间缓冲腔37与中间单向阀38连通或直接连通;通过设计单向,实现对局部区域的模块化集中处理。
48.二次输出管路6与中间缓冲腔37连通;实现对外溢臭氧的回收,利用泵可以提供回收效率。
49.气体分子筛17和/或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18与中间缓冲腔37连通;气体分子筛17和/或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18连接有用于将存气体腔体15内气体抽取的外抽泵/鼓风机39。从而将多余不需要的气体排出,减少其含量,即通过液体与气体的亲疏型实现一次分离,通过气体分子筛17实现二次分离,利用除去臭氧中的氧气,利用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18对活性强的极性气体实现分解后外排大气。
50.汇集腔13一出口连接有辅助输出装置;从而实现了液体回流与气体排出。
51.辅助输出装置包括与反应箱体1一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出口连通的辅助输出管路40;辅助输出管路40出口连接有辅助搅拌腔体42,辅助搅拌腔体42出口设置有与气液混合器7或反应箱体1的进口处连通的辅助循环泵44,在辅助循环泵44进口处设置有辅助过滤网43,在辅助搅拌腔体42中设置有辅助弹性蜂窝体45,在辅助输出阀门47下出连通有辅助挤压搅龙器50,在辅助挤压搅龙器50输出端下部设置有辅助出料通道51,在辅助搅拌腔体42中侧部、底部或顶部设置有输出液体的辅助管道,在辅助管道进口处设置有辅助输出网孔55,在辅助管道出口设置有辅助节流锥套60,在辅助节流锥套60前端设置有辅助射流管61,在辅助射流管61中心处设置有辅助中心螺旋杆62。本发明一大创新点在于,通过设计辅助支路,利用多孔吸附气体,同时利用其颗粒状态实现对气体的附着,通过利用加热与挤压将其中的气体外排,从而实现高浓度气体的液体输出制备。当需要输出过饱和液体溶液的时候,启动本部分组件即可。
52.本实施例的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装置, 包括辅助输出装置,其包括用于输入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的辅助输出管路40;至少包括以下本实施例的方案,a),在辅助管道中设置有辅助溶解搅龙器56、辅助溶解增压器57、辅助测试点58和/或辅助制冷器59;通过制冷、高压以及搅龙挤压提高溶解度。
53.b),在辅助搅拌腔体42中设置有辅助加压器54和/或加热器,实现将辅助弹性蜂窝体45中通过极性吸附或张力附着的气体排出,实现脱附;c),在辅助输出管路40上设置有辅助单向阀41;防止回流。
54.d),辅助弹性蜂窝体45包括海绵体、棉纱体或附着有活性炭组件弹性件;e),在辅助搅拌腔体42中设置有辅助搅拌釜46;实现充分溶解。
55.f),在辅助搅拌腔体42上设置有供液体输出的辅助输出阀门47;通过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56.g),在辅助输出阀门47下出料设置有辅助推送搅龙器48;实现推送前行。
57.h),在辅助推送搅龙器48输出端设置有辅助提升机49,辅助挤压搅龙器50进口或辅助挤压搅龙器50进口与辅助提升机49出口连通;实现行程控制。
58.i),在辅助出料通道51进口一侧设置有辅助倾斜挡板52实现导向;j),在辅助出料通道51出口处设置有辅助输出单向阀门53,在辅助出料通道51下方设置有辅助回收组件63,辅助回收组件63输出端连接有辅助收集箱64,辅助收集箱64的出口与辅助搅拌腔体42连通;实现单向控制输出。
59.l),在辅助收集箱64中出口处设置有辅助输出搅龙器65,在辅助收集箱64出口处设置有辅助单向挡板66;辅助输出搅龙器65将辅助弹性蜂窝体45通过辅助单向挡板66推送到辅助搅拌腔体42中;实现对辅助弹性蜂窝体45中进行推送,挤压排出液体或气体。
60.m),在辅助单向挡板66上设置有辅助配重67,实现调节开度时候的阻力。
61.本实施例的含有气相物质的液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启动待溶解气体发生器2,输入待溶解气体以及伴随的非待溶解气体;启动液体输入管路8输入液体;然后,启动分配阀组3,待溶解气体与液体通过气液混合器7溶解后,通过分散网罩9挤压将其送入到进液腔12,并通过超声波振动器10对溶解在液体中的待溶解气体进行粉碎,降温器21对液体进行降温,提高溶解度;步骤二,溶解液体通过进液腔12送入到汇集腔13,并通过溶解液输出管路19输出。
62.作为并联执行步骤如下:a),在步骤二中,执行步骤二一,首先,当到达设定压力后,上升单向阀35开启,溶解液体中的待溶解气体与非待溶解气体外溢进入存气体腔体15,通过气体分子筛17阻挡待溶解气体排出,通过气体分子筛17输出非待溶解气体,并通过出口反应器/出口加热器18对透过气体分子筛17的非待溶解气体进行排出前净化处理;然后,随着存气体腔体15中待溶解气体增加与非待溶解气体减少,当达到设定压力或待溶解气体增加到设定阈值后,对分配阀组3换向,停止待溶解气体发生器2输入,通过二次输出管路6经过分配阀组3通过二次输入管路4直接二次输入到分散网罩9中;其次,当反应箱体1对于设定液位线后,对分配阀组3换向,二次输入管路4关闭,液体与通过二次输出管路6中的气体经过气液混合器7溶解进入到分散网罩9;b),在步骤二中,执行步骤二二,当v型隔离板33存储液体到达指定液位后,在液体重力作用下,将下水单向阀36打开,液体返回进液腔12;c),在执行步骤二一中,首先,气体进入二次输出管路6中时候,通过底部v型水槽23存积液体;然后,当存积液体达到设定重量从而克服密封复位弹簧32,密封锥度孔24与密封锥头27分离下流到v型隔离板33中;d),在执行步骤二一中,启动外抽泵/鼓风机39,将存气体腔体15中非待溶解气体从分散网罩9外抽。
63.在步骤二之后,执行步骤三,首先,启动辅助循环泵44,将汇集腔13液体通过辅助单向阀41送入到辅助搅拌腔体42,并通过辅助过滤网43阻挡辅助弹性蜂窝体45进入到进液腔12,辅助搅拌釜46进行辅助搅拌与液体充分接触;然后,打开辅助输出阀门47,携带有弹性蜂窝体45的液体通过辅助推送搅龙器48与辅助提升机49,进入到辅助挤压搅龙器50中;其次,通过辅助推送搅龙器48一边推送一边挤压下,将弹性蜂窝体45进行压缩排气;再次,排出的气体与液体通过辅助输出网孔55进入到辅助溶解搅龙器56;紧接着,通过辅助节流锥套60的收尾效应与辅助溶解搅龙器56搅拌作用,使得气体与液体溶解,通过沿着辅助中心螺旋杆62上的螺纹前行经辅助射流管61输出;
步骤四,首先,在辅助倾斜挡板52导向作用下,通过辅助挤压搅龙器50作用堆积到辅助出料通道51处的辅助弹性蜂窝体45通过辅助回收组件63回收到辅助收集箱64;然后,在辅助收集箱64进行加热后,通过辅助输出搅龙器65在二次挤压后,通过辅助单向挡板66,将辅助弹性蜂窝体45送回辅助搅拌腔体42;在步骤三中,对辅助推送搅龙器48与辅助溶解搅龙器56进行加压加热。
64.本发明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