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联合处理装置及VOCs联合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5706发布日期:2020-08-18 17:1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VOCs联合处理装置及VOCs联合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vocs联合处理装置及vocs联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vocs的末端处理一般分为回收处理和分解处理两大类,回收处理是将气相vocs转移至液相和固相之后再分离组分,分解处理包括直接燃烧、热力燃烧、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这些技术的适用性和处理条件互不相同,现有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不高,且存在耗能高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s联合处理装置及vocs联合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差、耗能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vocs联合处理装置,包括的热力氧化装置、用以将废气通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内的燃烧器、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连通的催化氧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内的vocs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器包括主燃烧器和副燃烧器,所述主燃烧器设置在远离所述催化氧化装置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换热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的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远离所述热力氧化装置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装置还包括scr反应装置、设置在所述scr反应装置内的scr催化剂、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连接的还原剂喷射装置,所述scr反应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远离所述催化氧化装置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包括凸伸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的还原剂喷枪、还原剂储罐、连接所述还原剂储罐和所述还原剂喷枪的喷射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scr反应装置连接的第二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的废气预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废气预热装置两端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的第三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内的助燃空气预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助燃空气预热装置两端的助燃空气进口和助燃空气出口,所述助燃空气出口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力氧化装置上设有防爆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vocs联合处理方法,所述vocs联合处理方法利用如上述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所述vocs联合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废气从进气口通入热力氧化装置;

s2:启动设置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内的燃烧器,使得废气中部分vocs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内氧化分解去除;

s20:启动还原剂喷射装置向所述热力氧化装置内通入还原剂;

s3:将废气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内通入催化氧化装置,在vocs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废气中的voc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4:将处理后的废气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通入第一换热装置以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5:将经过换热的废气从第一换热装置通入scr反应装置以进行脱硝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ocs联合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6:将经过脱硝处理的废气依次通入第二换热装置和第三换热装置内,以和废气预热装置内废气及助燃空气预热装置内的助燃空气进行换热,将废气预热装置内的废气和助燃空气预热装置内的助燃空气通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通过热力氧化装置和催化氧化装置,从而提高处理效果。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对废气中的vocs处理效果好,耗能低,解决二次污染问题。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100包括的热力氧化装置1、用以将废气通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的进气口11、设置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内的燃烧器12、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连通的催化氧化装置2、设置在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内的vocs催化剂21、第一换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3内的换热器31、scr反应装置4、设置在所述scr反应装置4内的scr催化剂、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连接的还原剂喷射装置5、与所述scr反应装置4连接的第二换热装置6、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内的废气预热装置61、设置在所述废气预热装置61两端的废气进口62和废气出口63、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连接的第三换热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装置7内的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设置在所述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两端的助燃空气进口72和助燃空气出口73。

设置所述燃烧器12可以对所述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内废气进行加热,实现高温氧化的效果。所述燃烧器12包括主燃烧器13和副燃烧器14,所述主燃烧器13设置在远离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进气口11的下方,从而可以更好的对vocs进行高温氧化。所述副燃烧器14位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的中部,与所述主燃烧器13配合使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所述副燃烧器14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如果设置单一燃烧器,当燃烧器故障时,装置内部短时间内会聚集一部分易燃易爆气体,在非燃烧状态,一旦有高温或者明火等情况下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设置两个燃烧器,当主燃烧器13故障时,副燃烧器14可继续让气体保持燃烧状态,易燃易爆气燃烧耗尽,避免聚集。故所述副燃烧器14起到长明火的作用,避免主燃烧器13故障时导致废气聚集引起爆炸危险。

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上设有防爆孔15,同样可以防止废气温度过高而产生爆炸。

经过高温氧化的废气进入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在所述vocs催化剂21的作用下,可以对废气中的vocs进一步的进行分解。通过高温氧化和催化分解,废气中的vocs可以去除的更加充分。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3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远离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31可以为导热油换热器或者蒸汽换热器,用以给处理后的废气进行第一步的降温。

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5包括凸伸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的还原剂喷枪51、还原剂储罐52、连接所述还原剂储罐52和所述还原剂喷枪51的喷射泵53。所述喷射泵53将所述还原剂储罐52内的还原剂自所述还原剂喷枪51喷入热力氧化装置1,还原剂在高温作用下形成具有还原性质的气态nh3。所述scr反应装置4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3远离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的一端连接,nh3在装设在scr反应装置4中的scr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废气中的nox发生催化达到给废气脱硝的目的。

所述废气出口63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废气从废气进口62进入废气预热装置61,并在废气预热装置61内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内经过净化的废气进行换热,使得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内的废气降温,而使得废气预热装置61内的废气升温,然后将经过加热后的废气从废气出口63排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进行处理。经过预热后的废气处理效率更高,可以节约能源。

所述助燃空气出口73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连通。助燃空气从助燃空气进口72进入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并在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内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7内经过净化的废气进行换热,使得所述第三换热装置7内的废气降温,而使得所述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内的助燃空气升温,然后将经过加热后的助燃空气从助燃空气出口73排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进行处理。经过预热后的助燃空气可以给所述燃烧器12燃烧提供必要的氧气。经过换热的处理后的废气从第三换热装置7远离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一端的废气排出口8排入大气,完成处理。

所述废气预热装置61和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既可以帮助处理后的废气进行降温,又可以对待处理的废气和助燃空气进行升温,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且处理效率提高。

所述vocs联合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废气从进气口11通入热力氧化装置1;

s2:启动设置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内的燃烧器12,使得废气中部分vocs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内氧化分解去除;

s20:启动还原剂喷射装置向所述热力氧化装置内通入还原剂;

s3:将废气从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内通入催化氧化装置2,在vocs催化剂21的作用下分解废气中的vocs;

s4:将处理后的废气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2通入第一换热装置3以与所述换热器31进行换热;

s5:将经过换热的废气从第一换热装置3通入scr反应装置4以进行脱硝处理;

s6:将经过脱硝处理的废气依次通入第二换热装置6和第三换热装置7内,以和废气预热装置61内废气及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内的助燃空气进行换热,将废气预热装置内的废气和助燃空气预热装置内的助燃空气通入所述热力氧化装置;

s7:将所述第三换热装置7的废气从废气排出口8排入大气。

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100,通过热力氧化装置1和催化氧化装置2,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通过设置两个燃烧器12,从而实现温度调节,且可以防止爆炸;通过设置scr反应装置4,可以去除废气中的nox;通过设置废气预热装置61和助燃空气预热装置71,从而可以对废气和助燃空气进行预热,降低在所述热力氧化装置1内处理的耗能;通过设置第一换热装置3,从而可以将热能进行回收。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装置100,对废气中的vocs处理效果好,耗能低,解决二次污染问题。本发明的vocs联合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