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8411发布日期:2020-10-31 09: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沿壳体内部周向设置的侧腔机构、设置在侧腔机构内的通气除尘系统及集水排水系统;所述侧腔机构连通有大气管路接口、空气入口及排水接口;所述通气除尘系统设置在大气管路接口与空气入口连通路径之间,所述集水排水系统设置在大气管路接口与排水接口连通路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中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中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中壳体、第二中壳体、第三中壳体、第四中壳体及第五中壳体;所述侧腔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中壳体、第二中壳体、第三中壳体、第四中壳体及第五中壳体内,且依次相连通的第一侧腔、第二侧腔、第三侧腔、第四侧腔及第五侧腔;所述大气管路接口设置在壳体侧壁处,并与第四侧腔相连通;所述空气入口与第一侧腔相连通,并延伸至壳体内部;所述排水接口设置在下壳体上,并与第五侧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腔、第二侧腔、第三侧腔、第四侧腔及第五侧腔分别沿壳体周向对齐设置三组,三个所述第一侧腔设置在第一中壳体下端部,且侧壁处依次相连通,一侧所述第一侧腔与空气入口相连通;三个所述第二侧腔设置在第二中壳体下端部,远离空气入口的第二侧腔与上方的第一侧腔相连通,靠近空气入口的两个第二侧腔侧壁处相连通;三个所述第三侧腔设置在第三中壳体下端部,上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及若干第一导流孔,若干所述第一导流孔呈环形分布在第一通气孔侧边;三个所述第四侧腔设置在第四中壳体下端部,上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通气孔及若干第二导流孔,一侧所述第四侧腔与大气管路接口相连通;三个所述第五侧腔设置在第五中壳体下端部,上端面分别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内孔,下端部侧边依次相连通;所述排水接口设置在下壳体下端,且与处在中间的第五侧腔下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腔内被分隔为通气腔及集水腔,所述通气腔与第二通气孔相连通,所述集水腔与第二导流孔相连通,在水平方向上偏向空气入口所在一侧的第四侧腔内的通气腔与大气管路接口相连通,另外两个第四侧腔内的通气腔相连通且下端面嵌套设置有密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除尘系统包括第一连通流道及若干过滤块;所述第一连通流道由大气管路接口、呈s型连通的过滤流道、第一侧腔及空气入口构成,所述过滤流道包括与大气管路接口连通的通气腔、同侧的第三侧腔及第二侧腔、中间位的第二侧腔及第三侧腔、通气腔、远离大气管路接口一侧的第三侧腔及第二侧腔;若干所述过滤块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三侧腔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块选用海绵或钢丝球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二连通流道及若干浮球组件;所述第二连通流道包括第一导流孔、第三侧腔、第二导流孔、集水腔、第五侧腔及排水接口;若干所述浮球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五侧腔及内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密封座及浮球阀,所述密封座嵌套配合在内孔中,中部设置有第一引流孔;所述浮球阀设置在第五侧腔内,包括固定在第五侧腔下端部的阀座及设置在阀座上方的浮球本体,所述阀座中部设置有第二引流孔,所述浮球本体下端面设置有插接配合在第二引流孔内的限流柱,上端面设置有上浮后用于与密封座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堵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本体侧壁上均布设置有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侧壁贴合第五侧腔内壁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的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包括壳体、沿壳体内部周向设置的侧腔机构、设置在侧腔机构内的通气除尘系统及集水排水系统;侧腔机构连通有大气管路接口、空气入口及排水接口;通气除尘系统设置在大气管路接口与空气入口连通路径之间,集水排水系统设置在大气管路接口与排水接口连通路径之间;本发明将除尘、集水和排水系统与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集成于一体,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零件的种类和使用数量,可靠性更高,同时基于主动除尘和集水排水技术,以及壳体内部各个侧腔的结构设计,采用两者结合的双工作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过滤、集水排水的效率,有效将空气中的粉尘和冷凝水汽排除。

技术研发人员:崔利兴;邓永峰;黄森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7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