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7382发布日期:2020-12-22 13:5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异味恶臭废气的常用处理装置,存在运转费用高、设备及运行管理要求高、占地面积大、净化效率不高、极易产生二次污染、易受污染物浓度及温度影响等问题。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是利用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与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分解,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废气治理设备受其结构限制,在治理效果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包括过滤筒、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和混合筒;其中:

过滤筒内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进气筒且过滤筒连接有与进气筒连通的第一进气管,进气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进气筒外壁包裹有覆盖多个出气口的第一过滤芯;

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导气管与过滤筒内部连通,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导气管与混合筒内部连通;

混合筒外部依次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内筒、外筒,内筒与外筒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与内筒同轴布置的第二过滤芯,外筒上连接有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二进气管,内筒内壁设有多个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三导气管且多个第三导气管远离内筒一端伸入混合筒内,内筒还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混合筒上设有多个贯穿混合筒的第四导气管。

优选的,还包括洗涤筒,洗涤筒连接有排气管;洗涤筒内设有生物填料筒,出气管穿过洗涤筒伸入生物填料筒内,生物填料筒外部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围绕其布置的弧形管,弧形管外接供水设备且弧形管内侧设有多个喷口朝向生物填料筒的喷嘴。

优选的,生物填料筒包括内起泡网筒以及设置在内支撑筒外部的外起泡网筒,内起泡网筒与外起泡网筒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内填充有生物填料,出气管穿过洗涤筒伸入内起泡网筒内。

优选的,排气管设有除雾段,除雾段内填充有过滤棉。

优选的,混合筒内部还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转轴,转轴两端均与混合筒转动配合连接,转轴外壁周向安装置有多个风板,风板沿转轴轴向延伸,第三导气管的中轴线沿转轴径向布置。

优选的,混合筒外壁与任意一个第四导气管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一个导流板,导流板均弧形且导流板的弧形开口朝向第四导气管。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由第一进气管引入空气,空气进入进气筒,再经过第一过滤芯过滤除去灰尘、水汽等杂物后进入过滤筒,并沿着第一导气管进入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内,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内的低温等离子发生模块工作对空气进行放电,产生大量的含有活性基团的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沿着第二导气管进入混合筒内;由第二进气管向外筒内引入待治理的废气,第二过滤芯过滤除去废气中的水汽、灰尘等杂质,再由多个第三导气管将废气引入混合筒内,废气在混合筒与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进行反应,快速降解需要处理的污染物,并生成安全、环保的废气;处理后的废气从出气管排走。本发明对废气治理效果明显,将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注入到废气环境中,能够保证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充分降解废气中的污染物,并生成安全、环保的废气;本发明对废气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理后,继续对废气进行生物治理,多重治理,有效保证排出的气体安全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包括过滤筒1、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和混合筒3;其中:

过滤筒1内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进气筒4且过滤筒连接有与进气筒连通的第一进气管11,进气筒4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进气筒4外壁包裹有覆盖多个出气口的第一过滤芯5。

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导气管6与过滤筒1内部连通,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导气管7与混合筒3内部连通。

混合筒3外部依次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内筒8、外筒9,内筒8与外筒9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与内筒8同轴布置的第二过滤芯10,外筒9上连接有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二进气管12,内筒8内壁设有多个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三导气管13且多个第三导气管13远离内筒8一端伸入混合筒3内,内筒8还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15;混合筒3上设有多个贯穿混合筒3的第四导气管14。

本发明工作过程中,由第一进气管11引入空气,空气进入进气筒4,再经过第一过滤芯5过滤除去灰尘、水汽等杂物后进入过滤筒1,并沿着第一导气管6进入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内,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内的低温等离子发生模块工作对空气进行放电,产生大量的含有活性基团的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沿着第二导气管7进入混合筒3内;由第二进气管12向外筒9内引入待治理的废气,第二过滤芯10过滤除去废气中的水汽、灰尘等杂质,再由多个第三导气管13将废气引入混合筒3内,废气在混合筒3与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进行反应,快速降解需要处理的污染物,并生成安全、环保的废气;处理后的废气从出气管排走。

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洗涤筒16,洗涤筒16连接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设有除雾段,除雾段内填充有过滤棉26。洗涤筒16内设有生物填料筒,生物填料筒包括内起泡网筒20以及设置在内支撑筒外部的外起泡网筒21,内起泡网筒20与外起泡网筒21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内填充有生物填料22,出气管15穿过洗涤筒16伸入内起泡网筒20内。生物填料筒外部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围绕其布置的弧形管18,弧形管18外接供水设备且弧形管18内侧设有多个喷口朝向生物填料筒的喷嘴19。通过设置洗涤筒16和生物填料筒,对低温等离子治理后的废气进行生物治理,提高治理后的气体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混合筒3内部还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转轴23,转轴23两端均与混合筒3转动配合连接,转轴23外壁周向安装置有多个风板24,风板24沿转轴23轴向延伸,第三导气管13的中轴线沿转轴23径向布置。通过设置转轴23和风板24,第三导气管13向混合筒内导入废气后,会吹动转轴23、风板24转动,使得废气与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充分混合接触反应。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使得废气与低温等离子体混合物充分混合接触反应,混合筒3外壁与任意一个第四导气管14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一个导流板25,导流板25均弧形且导流板25的弧形开口朝向第四导气管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1)、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和混合筒(3);其中:

过滤筒(1)内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进气筒(4)且过滤筒连接有与进气筒连通的第一进气管(11),进气筒(4)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进气筒(4)外壁包裹有覆盖多个出气口的第一过滤芯(5);

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导气管(6)与过滤筒(1)内部连通,低温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导气管(7)与混合筒(3)内部连通;

混合筒(3)外部依次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内筒(8)、外筒(9),内筒(8)与外筒(9)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与内筒(8)同轴布置的第二过滤芯(10),外筒(9)上连接有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二进气管(12),内筒(8)内壁设有多个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三导气管(13)且多个第三导气管(13)远离内筒(8)一端伸入混合筒(3)内,内筒(8)还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15);混合筒(3)上设有多个贯穿混合筒(3)的第四导气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洗涤筒(16),洗涤筒(16)连接有排气管(17);洗涤筒(16)内设有生物填料筒,出气管(15)穿过洗涤筒(16)伸入生物填料筒内,生物填料筒外部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围绕其布置的弧形管(18),弧形管(18)外接供水设备且弧形管(18)内侧设有多个喷口朝向生物填料筒的喷嘴(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填料筒包括内起泡网筒(20)以及设置在内支撑筒外部的外起泡网筒(21),内起泡网筒(20)与外起泡网筒(21)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内填充有生物填料(22),出气管(15)穿过洗涤筒(16)伸入内起泡网筒(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17)设有除雾段,除雾段内填充有过滤棉(2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筒(3)内部还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转轴(23),转轴(23)两端均与混合筒(3)转动配合连接,转轴(23)外壁周向安装置有多个风板(24),风板(24)沿转轴(23)轴向延伸,第三导气管(13)的中轴线沿转轴(23)径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筒(3)外壁与任意一个第四导气管(14)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一个导流板(25),导流板(25)均弧形且导流板(25)的弧形开口朝向第四导气管(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治理有机废气装置,包括过滤筒、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和混合筒;过滤筒内设有进气筒,进气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进气筒外壁包裹有覆盖多个出气口的第一过滤芯;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一导气管与过滤筒内部连通,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二导气管与混合筒内部连通;混合筒外部依次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内筒、外筒,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芯,外筒上连接有与过滤腔连通的第二进气管,内筒内壁设有多个第三导气管;混合筒上设有多个贯穿混合筒的第四导气管。本发明对废气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理后,继续对废气进行生物治理,多重治理,有效保证排出的气体安全和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钱黎明;耿存友;陆晓飞;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新天地(合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6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