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7931发布日期:2021-05-28 14: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被动房空气过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被动房”建筑的概念是在德国上世纪80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年代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8年瑞典隆德大学的阿达姆森教授和德国的菲斯特博士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被动房”建筑应该是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1991年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建成了第一座“被动房”建筑,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在建成至今的十几年里,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一直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性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密闭的被动房,需要安装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作为被动房平时空气交换的主要设备,为被动房内部提供清新、干净的空气,是被动房必不可少的生活设备,空气过滤器主要由过滤板和通风管道构成,过滤板设置在通风管道内部,过滤板上设有若干重叠而成的过滤纸,外界空气通过通风管道的入风端进入,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纸,将灰尘等物质隔离在外,清新的空气通过通风管道的入风端进入被动房;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过滤板需要经常打理,现今并没有合理的过滤板清洁设备,一般为人工清洁或者直接更换过滤板,清洁不当会造成过滤板损坏,经常更换过滤板会造成经济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过滤器的新型结构,使空气过滤板有很好的清洁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被动房的空气过滤板无自洁功能,过滤板清洁困难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包括设于房体墙面上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过滤板,还包括滤板框架和旋转电机,所述滤板框架固设在所述通风管道的中段,所述过滤板旋转设置于所述滤板框架内,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过滤板旋转,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端设有辅助风扇;所述滤板框架上固设有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过滤板的入风端,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旋转设有两根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的同一端头处分别固设有从动齿轮,两根所述从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中部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固设在所述支撑板上,还包括刷板,所述刷板上设有刷灰软毛,所述刷板分别与两根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旋转并带动所述刷板在两根所述螺纹杆上移动,使所述刷板上的刷灰软毛沿所述过滤板的纹路移动。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此空气过滤器通过两部分的清洁结构对过滤板进行清洁,将过滤板旋转设置在固设在通风管道中段的滤板框架上,通过旋转电机驱动旋转,在通风管道的出风端设置辅助风扇,驱动电机用于旋转过滤板使过滤板隔断通风管道,或旋转过滤板使过滤板不再隔断通风管道,通过辅助风扇向过滤板方向吹风,将过滤板以及通风管道内的灰尘吹出;过滤板隔断通风管道时,辅助风扇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带入被动房室内;此设置可一次性将通风管道内和过滤板上的大部分灰尘清洁,效率高;在滤板框架上固设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在过滤板入风端的位置,在两块支撑板之间旋转设置两根螺纹杆,螺纹杆通过传动电机以此驱动主动齿轮、传动链,和固设于螺纹杆端头的从动齿轮,使两根螺纹杆旋转,两根螺纹杆均与刷板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旋转,带动刷板在沿两根螺纹杆往返移动,刷板上设有刷灰软毛,刷板在过滤板进风的侧面往返移动,刷灰软毛在过滤板的纹路上往返移动,带下覆盖在过滤板上的灰尘;此结构可在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时,持续清洁过滤板,保持过滤板的清洁;此空气过滤器通过两部分清洁结构进行对过滤板的清洁,使空气过滤器持续保持清洁,也可一次性彻底清洁;过滤板清洁简单快捷,适应不同清洁方式,值得推广。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的入风端下方设有积灰槽,所述积灰槽内设有移动刷,所述移动刷包括移动块,两片刷块、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移动齿轮,两块所述刷块固设在所述移动块两侧,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并与所述移动块旋转连接,所述移动齿轮固设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积灰槽的侧面设有齿条,所述传动轴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积灰槽的一侧,另一端通过所述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所述移动齿轮在所述齿条上旋转并带动所述移动刷在积灰槽内往返移动,所述积灰槽在所述移动刷移动的两端开设有出灰口。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下方固设有积灰盒,所述积灰盒与所述出灰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端设有第一网板。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的入风端设有第二网板。

进一步地,环绕所述过滤板的侧边设有一圈密封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第一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部分剖视图c-c;

图7为图4的剖视图b-b;

图8为图7的剖视图d-d;

图9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的第二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部分剖视图f-f;

上述附图中:1、通风管道;11、积灰槽;12、齿条;13、出灰口;14、积灰盒;15、第一网板;16、第二网板;2、过滤板;21、密封条;3、滤板框架;31、旋转电机;32、支撑板;33、螺纹杆;34、从动齿轮;35、传动链;36、主动齿轮;37、传动电机;38、刷板;381、刷灰软毛;4、辅助风扇;5、移动刷;51、移动块;52、刷块;53、驱动电机;54、传动轴;55、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被动房的空气过滤器,如图1和图4,包括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设于被动房的墙面上,通风管道1过滤空气,外界空气进入通风管道1的一端为入风端,通风管道1输出干净空气的一端为出风端,所述通风管道1内设有过滤板2,参考图2、图3、图4以及图9,还包括滤板框架3和旋转电机31,所述滤板框架3固设在所述通风管道1的中段,用于安装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旋转设置于所述滤板框架3内,过滤板2的旋转轴与水平面平行,如图2和图3,旋转电机31带动过滤板2旋转,使过滤板2在滤板框架3上打开,所述通风管道1的出风端设有辅助风扇4;所述滤板框架3上固设有两块支撑板32,两块支撑板32分别位于滤板框架3的上下部,所述支撑板32位于所述过滤板2的入风端,如图5和图10,螺纹杆33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两块支撑板32之间,如图7和图8,两根所述螺纹杆33的上端头处分别固设有从动齿轮34,两根所述从动齿轮34之间连接有传动链35,所述传动链35中部啮合有主动齿轮36,如图4,所述主动齿轮36连接有传动电机37,所述传动电机37固设在所述支撑板32上,如图10和图11,还包括刷板38,所述刷板38上设有刷灰软毛381,所述刷板38分别与两根所述螺纹杆33螺纹连接,过滤板2的纹路从上至下竖直设置,如图4,所述螺纹杆33旋转并带动所述刷板38在两根所述螺纹杆33上移动,使所述刷板38上的刷灰软毛381沿所述过滤板2的纹路移动。

此空气过滤器通过两部分的清洁结构对过滤板2进行清洁,将过滤板2旋转设置在固设在通风管道1中段的滤板框架3上,通过旋转电机31驱动旋转,在通风管道1的出风端设置辅助风扇4,如图4和图9,驱动电机53用于旋转过滤板2使过滤板2隔断通风管道1,或旋转过滤板2使过滤板2不再隔断通风管道1,通过辅助风扇4向过滤板2方向吹风,将过滤板2以及通风管道1内的灰尘吹出;过滤板2隔断通风管道1时,辅助风扇4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带入被动房室内;此设置可一次性将通风管道1内和过滤板2上的大部分灰尘清洁,效率高;在滤板框架3上固设两块支撑板32,两块支撑板32在过滤板2入风端的位置,在两块支撑板32之间旋转设置两根螺纹杆33,螺纹杆33通过传动电机37以此驱动主动齿轮36、传动链35,和固设于螺纹杆33端头的从动齿轮34,使两根螺纹杆33旋转,两根螺纹杆33均与刷板38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33旋转,带动刷板38在沿两根螺纹杆33往返移动,刷板38上设有刷灰软毛381,刷板38在过滤板2进风的侧面往返移动,刷灰软毛381在过滤板2的纹路上往返移动,带下覆盖在过滤板2上的灰尘;此结构可在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时,持续清洁过滤板2,保持过滤板2的清洁;此空气过滤器通过两部分清洁结构进行对过滤板2的清洁,使空气过滤器持续保持清洁,也可一次性彻底清洁;过滤板2清洁简单快捷,适应不同清洁方式,值得推广。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图4和图5,所述过滤板2的入风端下方设有积灰槽11,所述积灰槽11内设有移动刷5,所述移动刷5包括移动块51,两片刷块52、驱动电机53、传动轴54以及移动齿轮55,两块所述刷块52固设在所述移动块51两侧,所述传动轴54贯穿所述移动块51的两端并与所述移动块51旋转连接,所述移动齿轮55固设在所述传动轴54的一端;如图5和图6,所述积灰槽11的侧面设有齿条12,所述传动轴54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积灰槽11的一侧,另一端通过所述移动齿轮55与所述齿条12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如图8,所述移动齿轮55在所述齿条12上旋转并带动所述移动刷5在积灰槽11内往返移动,所述积灰槽11在所述移动刷5移动的两端开设有出灰口13,被刷板38刷落的灰尘掉落在积灰槽11内,通过移动刷5在积灰槽11内往复移动,将灰尘通过出灰口13刷出,使通风管道1内保持清洁。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和图8,所述通风管道1下方固设有积灰盒14,所述积灰盒14与所述出灰口13连通,积灰盒14用于对刷出通风管道1的灰尘进行收集,再统一进行处理。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4,所述通风管道1的出风端设有第一网板15,第一网板15用于遮住辅助风扇4,防止通风管道1外的任意物品触碰到辅助风扇4带来安全隐患。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4,所述通风管道1的入风端设有第二网板16,第二网板16用于遮住通风管道1内的过滤板2,防止通风管道1外的任意物品触碰到过滤板2带来安全隐患,也为了初步隔离外界的大体积实物。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3,环绕所述过滤板2的侧边设有一圈密封条21,密封条21环绕过滤板2设置,当过滤板2隔断通风管道1时,密封条21贴合在过滤板2与滤板框架3之间,防止空气通过过滤板2与滤板框架3之间的缝隙而造成空气过滤失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