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9115发布日期:2020-10-17 00:5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板压滤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拉板压滤机排水、出料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动排水、出料的方法,即在压滤机下方放置托料盘,压滤机压滤过程中产生的水滴落在托料盘上,通过托料盘上的出水口,收集至储罐中,压滤结束后手动拉开拉板,滤室的颗粒料自动落至托料盘,最后由人工抬出托料盘收集至料包中。

上述排水、出料的时候,需要脱料盘进行排水,然后人工将脱料盘抬出再倒入料包内,首先需要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而且操作比较繁琐,浪费人力与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通过旋转气缸来控制排水槽的转动实现排水与排料的切换,通过该装置能够直接对水和物料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需要人工二次搬运的问题,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节省了人工出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单、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包括上排料管、下排料管和排水槽,所述上排料管的下端设于下排料管内,下排料管的上端与上排料管的侧壁连接,所述上排料管与下排料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座与下排料管连接,下排料管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转轴上设有排水槽,下排料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排水时,排水槽随转轴旋转将上排料管内的水输送至排水管内。

优选的,所述上排料管为四棱台结构,所述下排料管为四棱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轴座之间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包括接水板和排水板,所述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倾斜对接,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的连接处与转轴连接,所述接水板与上排料管的下端配合,排水时,排水板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板与排水管配合,接水板和排水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的夹角为135°-170°。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气缸来控制排水槽的转动实现排水与排料的切换,通过该装置能够直接对水和物料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需要人工二次搬运的问题,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节省了人工出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单、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接水槽能够盛接来自上排料管的水,并将水输送至排水管内,两侧的挡板能够防止水流落入下排料管内,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倾斜设置,防止在旋转过程中,排水板与上排料管发生位置干涉,同时便于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排料管;2-转轴;3-轴承;4-轴座;5-下排料管;6-旋转气缸;7-排水槽;701-挡板;702-接水板;703-排水板;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包括上排料管1、下排料管5和排水槽7,上排料管1的下端设于下排料管5内,下排料管5的上端与上排料管1的侧壁密封连接,上排料管1与下排料管5之间的间隙内设有转轴2,转轴2通过轴座4与下排料管5连接,轴座4为圆形固定套通过螺栓与下排料管5连接,下排料管5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2连接的旋转气缸6,转轴2上设有排水槽7,下排料管5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8,排水管8倾斜设置,排水时,排水槽7随转轴2旋转将上排料管1内的水输送至排水管8内,排料时,排水槽7转动,使无聊从上排料管1落入下排料管5内。

为了便于排料收集,上排料管1为四棱台状的管路结构,且上排料管1上粗下细,下排料管5为四棱柱状的管路结构。

为了减小摩擦,在转轴2与轴座4之间设有轴承3。

具体的,如图2所示,排水槽7包括接水板702和排水板703,接水板702与排水板703之间倾斜对接,接水板702与排水板703之间的连接处与转轴2连接,接水板702与上排料管1的下端配合,排水时,排水槽7转动,排水板703倾斜设置且向排水板703一侧向下倾斜,排水板703与排水管8配合,接水板702和排水板703的两侧均设有挡板701。

为了利于排水,接水板702与排水板703之间的夹角为135°-170°,同时防止在旋转过程中,排水板703与上排料管1发生干涉。

转轴2的转动角度为90°,排料时,接水板702贴近下排料管5的侧壁,便于出料。

具体使用方式:

如图3所示,使用时,排水管8接储罐,下排料管5接料包,当料液压入压滤机前,通过旋转气缸6控制轴的旋转,使接水板702位于上排水管8的下方且成倾斜角度,靠近排水板703的一端位置较低,此时排水板703位于排水管8内,当压滤机进料及压滤过程中,由滤板间压滤产生的水,经过上排料管1的收集,滴落在接水板702内,由于接水板70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水流沿接水板702流向排水板703并进入排水管8,随着排水管8水流收集进储罐内;

如图4所示,当压滤机压滤完成后,通过旋转气缸6控制轴旋转90°,此时接水板702贴近下排料管5的侧壁,排水板703仍位于排水管8内,此时拉开压滤机拉板,滤室内的颗粒料由上排料管1直接卸落至下排料管5内,然后由下排料管5滑落至料包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排料管、下排料管和排水槽,所述上排料管的下端设于下排料管内,下排料管的上端与上排料管的侧壁连接,所述上排料管与下排料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座与下排料管连接,下排料管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转轴上设有排水槽,下排料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排水时,排水槽随转轴旋转将上排料管内的水输送至排水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料管为四棱台结构,所述下排料管为四棱柱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轴座之间设有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包括接水板和排水板,所述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倾斜对接,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的连接处与转轴连接,所述接水板与上排料管的下端配合,排水时,排水板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板与排水管配合,接水板和排水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与排水板之间的夹角为135°-1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为9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拉板压滤机的排水和出料一体化装置,包括上排料管、下排料管和排水槽,所述上排料管的下端设于下排料管内,下排料管的上端与上排料管的侧壁连接,所述上排料管与下排料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座与下排料管连接,下排料管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轴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转轴上设有排水槽,下排料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水管,排水时,排水槽随转轴旋转将上排料管内的水输送至排水管内。通过旋转气缸来控制排水槽的转动实现排水与排料的切换,通过该装置能够直接对水和物料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需要人工二次搬运的问题,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节省了人工出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孙福海;郑金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佰德信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