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作业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7636发布日期:2020-11-27 11:0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钣金件作业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钣金件作业台。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

目前,公开号为cn110216634a公布了一种钣金作业台,包括台面和支撑脚,台面上设有用于夹持汽车钣金件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设于台面四角位置的夹持件以及用于驱动夹持件旋转、升降的驱动件,夹持件包括设于台面上的夹持台,夹持台上设有能够升降的夹爪,夹爪包括外壳,外壳朝向夹持台的一侧滑移连接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夹持杆,外壳内设有液压空腔,夹持杆位于液压空腔的一端设有活塞,夹持杆通过活塞滑移连接在外壳上并与外壳活动密封。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对不同型号,种类和外形的汽车钣金件进行固定夹持,但在实际对钣金件双面加工喷涂时,钣金件翻转困难,容易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钣金件进行翻转,方便对钣金双面加工喷涂的钣金件作业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件作业台,包括工作台与钣金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转动空间与夹持板,所述转动空间两端设有对称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柱与滑块,所述转动柱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转动柱的一面上设有以连接块中心对称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移连接,所述夹持板两端分别与所述两夹持机构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包括两块,其靠近的两相对面上设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钣金件挤压接触,所述工作台四周设有相同的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与所述钣金件挤压接触,所述夹持机构上设有驱动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机构一是能够夹持住钣金件的中心处,二是能够带动钣金件翻转换面,工作台四周的辅助部件是用以固定住钣金件的四个角,保证钣金件加工喷涂时的稳定性,驱动部件是用以转动夹持机构,方便其对钣金件的翻转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部件包括滑台,所述工作台侧身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台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移连接,所述滑台靠近转动空间的一面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有限位柱与螺杆,所述限位柱两端与所述槽口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两端与所述槽口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所述限位柱同轴间隙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滑台能够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即保证其不会对钣金件的翻转造成影响,而在驱动部件带动预先固定好的钣金翻转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把手将滑台从第二滑槽内推出,紧接着通过转动口转动螺杆,此时压紧块在限位杆的限位下能够向下运动,即对钣金件一角进行压紧固定,重复此操作至四个角的压紧块压紧钣金件后,即实现了对钣金件的固定效果,方便操作人员对钣金件进行加工喷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与链轮,所述链轮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柱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电机在转动后,链轮能够向转动柱提供合适的传动比,从而带动转动柱即预固定好的钣金进行翻转,方便操作人员对钣双面的加工和喷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所述圆台两端设有工作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位于工作区内分别对钣金件两端进行同时加工喷涂,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对钣金件进行翻转,方便操作人员对钣金件的双面喷涂加工,钣金件固定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钣金件的工艺性,翻转过程省力简单,总体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图1的a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图1的b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图1的c向剖视图。

图中,1、工作台;11、转动空间;12、夹持机构;121、转动柱;122、连接块;123、第一滑槽;124、滑块;13、辅助部件;131、滑台;132、槽口;133、把手;134、螺杆;135、限位杆;136、压紧块;137、转动口;14、驱动部件;141、电机;142、链轮;15、第二滑槽;2、圆台;21、工作区;3、夹持板;31、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钣金件作业台,包括工作台1与钣金件,

如图1、图2所示,工作台1上设有转动空间11与夹持板3,转动空间11两端设有对称的夹持机构12,夹持板3包括两块,其靠近的两相对面上设有摩擦片31,摩擦片31与钣金件挤压接触,工作台1四周设有相同的辅助部件13,辅助部件13与钣金件挤压接触,夹持机构12上设有驱动部件14。

夹持机构12一是能够夹持住钣金件的中心处,二是能够带动钣金件翻转换面,工作台1四周的辅助部件13是用以固定住钣金件的四个角,保证钣金件加工喷涂时的稳定性,驱动部件14是用以转动夹持机构12,方便其对钣金件的翻转工作。

如图1、图3所示,夹持机构12包括转动柱121与滑块124,转动柱121一端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22,连接块122远离转动柱121的一面上设有以连接块122中心对称的第一滑槽123,滑块124与第一滑槽123滑移连接,夹持板3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夹持机构12的滑块124固定连接。

从而通过两摩擦片31与钣金件中心的接触,利用摩擦片31与钣金的摩擦力,能够达到预先固定效果。

如图1所示,驱动部件14包括电机141与链轮142,链轮142一端与电机141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柱121同轴固定连接,电机141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从而电机141在转动后,链轮142能够向转动柱121提供合适的传动比,从而带动转动柱121即预固定好的钣金进行翻转,方便操作人员对钣双面的加工和喷涂。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辅助部件13包括滑台131,工作台1侧身设有第二滑槽15,滑台131位于第二滑槽15内,其与第二滑槽15滑移连接,滑台131靠近转动空间11的一面上设有槽口132,槽口132内设有限位柱与螺杆134,限位柱两端与槽口132转动连接,螺杆134两端与槽口132转动连接,螺杆134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压紧块136,压紧块136与限位柱同轴间隙连接。

滑台131远离转动空间11的一面上设有把手133,螺杆134顶部设有转动口137,压紧块136与钣金件挤压接触。

从而滑台131能够在第二滑槽15内滑动,即保证其不会对钣金件的翻转造成影响,而在驱动部件14带动预先固定好的钣金翻转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把手133将滑台131从第二滑槽15内推出,紧接着通过转动口137转动螺杆134,此时压紧块136在限位杆135的限位下能够向下运动,即对钣金件一角进行压紧固定,重复此操作至四个角的压紧块136压紧钣金件后,即实现了对钣金件的固定效果,方便操作人员对钣金件进行加工喷涂。

如图1所示,工作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台2,圆台2两端设有工作区21。

操作人员可位于工作区21内分别对钣金件两端进行同时加工喷涂,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