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7055发布日期:2021-01-08 12:3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硝用还原剂尿素溶液制备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与供热锅炉、冶金行业、垃圾焚烧、水泥窑炉等污染排放源排放的烟气含有有害物质氮氧化物,为达到无害化排放,烟气必须进行脱硝。目前,我国的烟气的脱硝处理技术通常以液氨、氨水或尿素等还原剂,其中,液氨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环评要求高,逐步用尿素替代;而且,氨水因运输成本高,且氨水含有钠、钾金属离子,长期运行对scr反应系统中的催化剂引起中毒,随着环保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排放污染源烟气脱硝采用尿素作为脱硝还原剂。

针对发电与供热锅炉、冶金行业、垃圾焚烧、水泥窑炉等一些中小型锅炉机组或者老厂脱硝改造项目,现场场地面积非常受限,在有限的场地上布置尿素溶液配制设备装置,传统的尿素溶液配制、储存分散布置,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扩大了占地面积,且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电与供热锅炉、冶金行业、垃圾焚烧、水泥窑炉等机组脱硝系统尿素还原剂制备站占地面积大,节省投资和节能降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实现对尿素溶液配制和储存的一体化,减少尿素溶液输送泵,利用尿素溶液重力自流输送至储存腔,以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节能降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罐和联通排放管,所述主体罐包括外壳和内腔,所述内腔的中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分别为配制腔和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位于所述配制腔的下方,所述联通排放管的一端与所述配制腔相连接,所述联通排放管的另一端与储存腔相连接,所述联通排放管接通所述配制腔和所述储存腔,所述联通排放管上设有连通阀。

优选地,所述主体罐的上方还设有加料斗、搅拌器以及除盐水输送管,所述加料斗与所述配制腔相连接,所述除盐水输送管设置在所述主体罐的上端并与所述配制腔相接通。

优选地,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主体罐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入到所述配制腔的底部,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叶。

优选地,所述配制腔内还设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配制腔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配制腔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储存腔内设有第二加热器和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加热器位于所述储存腔的下部,所述储存腔还设有第二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储存腔的外侧设有循环输送泵。

优选地,所述主体罐上还设有溢流排空管和大气平衡管。

优选地,所述溢流排空管包括第一主管和固定在主管同一侧四个支管,所述第一主管竖直设置,所述支管分别为第一溢流支管、第二溢流支管、第一排空支管和第二排空支管,所述第一溢流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配制腔的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溢流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储存腔的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排空支管固定在所述配制腔的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排空支管固定在所述储存腔的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排空支管和所述第二排空支管上设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大气平衡管包括第二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固定在所述第二主管的一侧,所述第一支管连接在所述配制腔的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管连接在所述储存腔的上部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将传统独立的配制罐、储存罐集中一体,且上下分层布置,减少投资,且大大减少了现场尿素车间的占地面积。(2)联通排放管接通所述配制腔的下部和所述储存腔的上部,所述联通排放管上设有连通阀。在配制腔配制完成的尿素溶液,通过尿素溶液自重自流至储存腔,无需动力设备,不仅减少了设备的现场占地面积,而且减少了配制腔的尿素溶液输送泵,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系统的能耗和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尿素溶液配制储存输送联合一体化装置,包括主体罐100和联通排放管200,所述主体罐包括外壳110和内腔120,所述内腔120的中部固定有分隔板121,所述分隔板121将所述内腔120分隔成两个腔室,分别为配制腔122和储存腔123,所述储存腔123位于所述配制腔122的下方,所述联通排放管200的一端与所述配制腔122相连接,所述联通排放管200的另一端与储存腔123相连接,所述联通排放管200接通所述配制腔122和所述储存腔123,该联通排放管200接通所述配制腔122的下部和所述储存腔123的上部,所述联通排放管200上设有连通阀210。当配制腔122内的溶液配制完成后,开启连通阀210,利用尿素溶液自重,尿素溶液通过联通排放管200自流至尿素溶液储存腔,减少了配制腔的溶液输送给储存腔的溶液输送泵,节能降耗。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罐100的上方还设有加料斗130、搅拌器140以及除盐水输送管150,所述加料斗130与所述配制腔122相连接,所述除盐水输送管140设置在所述主体罐100的上端并与所述配制腔122相接通。

所述搅拌器140包括驱动电机141、搅拌轴142以及搅拌叶143,所述驱动电机141固定在所述主体罐100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141的驱动轴上固定所述搅拌轴142,所述搅拌轴142伸入到所述配制腔122的底部,所述搅拌轴142上固定有搅拌叶143。除盐水经除盐水输送管150输送到配制腔122内,然后颗粒尿素通过进料斗130进入到配制腔122内,此时打开驱动电机140,保持驱动电机140连续运行,带动搅拌轴142和搅拌叶143转动,搅拌溶液,促进溶液溶解混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配制腔122内还设有第一加热器124和第一温度计125,所述第一加热器124包括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加热器124设置在所述配制腔122的下端。配制过程中需先使用加热器124的热源介质如电热丝将除盐水加热至85℃以上,再一边从加料斗130加入颗粒尿素,一边保持配制腔122的搅拌器140连续运行,密切关注第一温度计125的温度,保持所述配制过程中配制腔的温度在50℃以上。

所述配制腔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液位计126。第一液位126计能够时刻关注到所述配制腔122内液位情况,当液位较低时,应当关闭加热器和搅拌器,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也能降低加热器损坏的概率,节约运行费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储存腔123内设有第二加热器127和第二温度计128,所述第二加热器127位于所述储存腔的下部,所述储存腔123还设有第二液位计129。在存储腔123内使用第二加热器127加热储存腔内配制完成的尿素溶液,密切关注第二温度计128的温度保持储存腔的温度维持在40℃以上,避免尿素结晶,固着在储存腔的侧壁上,使得尿素溶液达不到规定的浓度,也增大了储存腔的维护次数及费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储存腔123的外侧设有循环输送泵300,将储存腔内的尿素溶液输送出主体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罐100上还设有溢流排空管160和大气平衡管170。

所述溢流排空管160包括第一主管161和固定在主管同一侧四个支管,所述第一主管161竖直设置,所述支管分别为第一溢流支管162、第二溢流支管163、第一排空支管164和第二排空支管165,所述第一溢流支管162固定连接在所述配制腔122的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溢流支管163固定连接在所述储存腔123的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排空支管164固定在所述配制腔122的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排空支管165固定在所述储存腔123的下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排空支管164和所述第二排空支管163上设有控制阀。配制腔122和储存腔123的中的液位高于所述第一溢流支管162和所述第二溢流支管163的高度时,则该溶液会经第一溢流支管162和第二溢流支管163流入到第一主管161内,并排出至地沟,当需要彻底排空配制腔122和储存腔123内的溶液时,开启第一排空支管164和第二排空支管165上的控制阀,将配制腔122或者储存腔123内的溶液从其下部的第一排空支管164或第二排空支管165排空溶液,并经第一主管161排至地沟。

所述大气平衡管170包括第二主管171、第一支管172和第二支管173,所述第二主管17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管172和所述第二支管173固定在所述第二主管17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管172连接在所述配制腔122的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管173连接在所述储存腔123的上部的侧壁上。设置大气平衡管170维持配制腔和储存腔与外界大气的平衡,维持本实用新型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原理:除盐水从外部经除盐水输送管150引接进入配制腔122,配制腔122的第一加热器124加热配制腔内的除盐水,观察第一温度计125的温度,除盐水加热至85℃以上,将尿素颗粒从配制腔顶部的加料斗130中加入,再打开驱动电机141进行搅拌,一边加料斗130加入颗粒尿素,一边保持配制腔的搅拌器140连续运行,同时注意观察配制腔的第一温度计125,配制腔122中溶液的在配制过程中需一直保持50℃以上,当温度接近50℃时,可以减少加入的尿素颗粒量,直至配制腔122内的尿素溶液质量浓度达到35%左右。当配制腔完成尿素溶液的配制流程,需要将配制腔122的尿素溶液转移至储存腔123,此时打开配制腔和储存腔上连接的联通排放管200上的连通阀210,配制腔122中的尿素溶液利用重力自流至储存腔123,尿素溶液在储存腔123中通过第二加热器127加热,观察第二温度计128,维持温度在40℃以上,以避免结晶;储存腔的外侧设置的循环输送泵300将尿素溶液送至脱硫塔,输送时还需观察第二液位计129测量的储存腔的液位,保证储存腔123内尿素溶液在低液位时停止运转循环输送泵300,保护循环输送泵300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