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1100发布日期:2021-02-18 21:1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十年来,我国包装印刷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但目前国内塑料包装复合过程仍然以溶剂型复合剂为主,这些复合剂除本身含有较高比例的有机挥发物外,在其使用过程仍然大量的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和调配;而这诸多的有机溶剂在包装复合过程中均需要干燥挥发,目前各包装厂对这些有机挥发物均采用通过抽排风系统直接排入大气;这些直接排入大气的有机挥发物,一方面人们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有机挥发物可破坏臭氧层,与nox等发生化学反应并在一定的气象、地理条件下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通过喷淋筒进行净化预处理可以减少废气杂质,提高后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采用分级高效净化,分别为光氧等离子处理器、紫外线灯与二氧化钛的金属网和活性炭纤维吸附层三级装置,利用等离子分解技术和紫外光解技术相结合,将废气物质破坏、分解、催化氧化并有效吸附实现高效净化。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喷淋筒、油气分离箱和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喷淋筒左侧下端设置有废气排入口,且通过废气排入口连接设置有第一抽气泵,喷淋筒内底部设置有喷淋液池,喷淋筒内顶部安装有布水器,布水器上安装有若干个喷头,喷淋筒一侧安装有与喷淋液池相连接的水泵,水泵通过管道与布水器相连接,喷淋筒顶部开设有排气口,且通过排气口经排气管与油气分离箱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
[0005]
油气分离箱内部安装有与进气口相连接的油气分离筒,油气分离筒底部与安装在油气分离箱底部的集油管相连接,油气分离筒中部安装设置有离心筒,在离心筒上设置有出气通孔,油气分离箱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油气分离箱右端上设置有出气口,在出气口上方安装有光氧等离子处理器,出气口通过第二抽气泵与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相连接;
[0006]
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内部两端安装有活性炭纤维吸附层,在活性炭纤维吸附层之间安装设置有二氧化钛的金属网和紫外线杀菌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顶部安装有与紫外线杀菌灯电性连接的紫外线发送装置。
[0007]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钛的金属网和紫外线杀菌灯设置有多个,且相互交错设置。
[0008]
优选地,所述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另一端顶部连接设置有排风管,在排风管内侧安装有臭氧浓度检测器。
[0009]
优选地,所述离心筒底部通过出油漏斗与集油管相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喷淋筒上设置有观察窗。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实用新型有效处理车间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可以通过喷淋筒进行净化预处理可以减少废气杂质,提高后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采用分级高效净化,分别为光氧等离子处理器、紫外线灯与二氧化钛的金属网和活性炭纤维吸附层三级装置,利用等离子分解技术和紫外光解技术相结合,将废气物质破坏、分解、催化氧化并有效吸附实现高效净化;
[0013]
臭氧由喷头喷下,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分解净化,去除车间有害气体及去除异味;油气分离筒,可以使油气混合物在离心分离段获得较好的离心效果,避免了紊流和乱流的出现,充分的将油滴和气体分离开来,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0014]
废气依次通过多层金属网,紫外线杀菌灯照射在覆盖有二氧化钛的金属网上,其覆盖的二氧化钛催化有机废气分解,紫外线还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并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为臭氧;
[0015]
臭氧浓度检测器实时监测车间内的臭氧浓度,若浓度过高则及时调整紫外线杀菌灯功率以降低产生的臭氧量。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中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喷淋筒;2、油气分离箱;3、第二抽气泵;4、废气净化处理装置;11、第一抽气泵;12、喷淋液池;13、水泵;14、布水器;15、喷头; 16、排气口;17、排气管;21、进气口;22、油气分离筒;23、离心筒;24、过滤层;25、集油管;26、光氧等离子处理器;27、出气口;41、紫外线发送装置;42、紫外线杀菌灯;43、活性炭纤维吸附层;44、排风管;45、二氧化钛的金属网;46、臭氧浓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
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
实施例1
[0024]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复合车间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喷淋筒1、油气分离箱2和废气净化处理装置4;喷淋筒1左侧下端设置有废气排入口,且通过废气排入口连接设置有第一抽气泵11,喷淋筒1内底部设置有喷淋液池12,喷淋筒1内顶部安装有布水器14,布水器 14上安装有若干个喷头15,喷淋筒1一侧安装有与喷淋液池12相连接的水泵13,水泵13通过管道与布水器14相连接,喷淋筒1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6,且通过排气口16经排气管17与油气分离箱2顶部的进气口21相连接;
[0025]
油气分离箱2内部安装有与进气口21相连接的油气分离筒22,油气分离筒22底部与安装在油气分离箱2底部的集油管25相连接,油气分离筒22中部安装设置有离心筒23,在离心筒23上设置有出气通孔,油气分离箱2内部设置有过滤层24,油气分离箱2右端上设置有出气口27,在出气口27上方安装有光氧等离子处理器26,出气口27通过第二抽气泵3与废气净化处理装置4相连接;
[0026]
废气净化处理装置4内部两端安装有活性炭纤维吸附层43,在活性炭纤维吸附层43之间安装设置有二氧化钛的金属网45和紫外线杀菌灯42;废气净化处理装置4顶部安装有与紫外线杀菌灯42电性连接的紫外线发送装置 41。
[0027]
具体的,所述二氧化钛的金属网45和紫外线杀菌灯42设置有多个,且相互交错设置。
[0028]
具体的,所述废气净化处理装置4另一端顶部连接设置有排风管44,在排风管44内侧安装有臭氧浓度检测器46。
[0029]
具体的,所述离心筒23底部通过出油漏斗与集油管25相连接。
[0030]
具体的,所述喷淋筒1上设置有观察窗。
[00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喷淋液灌入喷淋液池12内,可以通过喷淋筒1内水泵13抽取喷淋液池12内喷淋液从布水器14的喷头15喷出,使得从废气排入口进入喷淋筒1内部的废气进行净化预处理可以减少废气杂质,提高后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处理设备的稳定运行;然后废气从排气口16经排气管17进入油气分离箱2,实用油气分离筒22可以使油气混合物在离心分离段获得较好的离心效果,避免了紊流和乱流的出现,充分的将油滴和气体分离开来,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还采用光氧等离子处理器26利用等离子分解技术处理;
[0032]
当废气进入光氧等离子处理器26,先经过等离子体化学反应过程,即电子首先从电场获得能量,通过激发或电离将能量转移到分子或原子中去,获得能量的分子或原子被激发,同时有部分分子被电离,从而成为活性基团;之后这些活性基团与分子或原子、活性基团与活性基团之间相互碰撞后生成稳定产物和热;
[0033]
进入废气净化处理装置4内部经紫外线杀菌灯42与二氧化钛的金属网45 和活性炭纤维吸附层43利用紫外光解技术和过滤吸附作用相结合,将废气物质破坏、分解、催化氧
化并有效吸附实现高效净化;
[0034]
废气依次通过多层二氧化钛的金属网45,紫外线杀菌灯42照射在覆盖有二氧化钛的金属网45上,其覆盖的二氧化钛催化有机废气分解,紫外线还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并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为臭氧;
[0035]
臭氧浓度检测器46实时监测车间内的臭氧浓度,若浓度过高则及时调整紫外线杀菌灯功率以降低产生的臭氧量;
[003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