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墨化炉废气的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3349发布日期:2021-04-02 09:3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石墨化炉废气的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墨化炉废气的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化炉主要用于石墨粉料提纯等高温处理,它的使用温度高达2800℃,生产效率高,节能省电,带有在线测温及控温系统,可实时监控炉内的温度,并进行自动的调节,温度均匀性好,设备运行故障率低,可用于硬质合金材料高温烧结;电池负极材料高温处理;石墨粉高温处理;高导热膜的烧结;碳纤维碳化、石墨化处理;触头材料、精密陶瓷、高温元件高温烧结;粉末冶金材料、碳化钨等产品的高温烧结;以及产品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完成产品的烧成,石墨化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炭黑颗粒、含硫化合物以及大量有机气体,因此需要多石墨化炉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中。

目前在对石墨化炉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时,大多直接将烟气通入脱硫除尘设备中进行整体的除尘和脱硫处理,然而,这样的脱硫效果较差,经常出现净化结果不达标,需要重新净化处理的情况发生,无法做到一次净化成功达标排放的标准,增大了对石墨化炉烟气处理的成本,从而提供的产品石墨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石墨化炉废气的脱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石墨化炉废气的脱硫装置,包括塔体,设置在塔体底部的并用于盛放脱硫液体的塔釜,设置在塔体顶部的排气口,位于塔体内部的并在塔釜和排气口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集气室、均气机构、乳化脱硫室、除雾室、除湿室、脱硫筒、静电除尘室,设置在塔体的侧壁上并与集气室(4)连通的进气口,以及设置在塔体外部的并用于石墨化炉废气除尘的袋式除尘器;其中,脱硫筒呈螺旋上升并与除湿室连接,脱硫筒中填充有脱硫剂填料,石墨化炉废气经袋式除尘器除尘后通过进气口进入塔体中,塔釜位于塔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均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塔体内部的并位于集气室正上方的分气板,设置在分气板上的并均匀分布的分气孔,设置在分气板和乳化脱硫室之间的并由多根气管均匀排列组成的管式阵列分气板,以及连接在气管上且出气口朝下的气帽;其中,分气孔的直径大于气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乳化脱硫室与除雾室之间并用于收集除雾室捕集的物质的第一液体收集室,设置在除雾室和除湿室之间并用于收集除湿室捕集的液体的第二液体收集室。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集气室与塔釜之间呈漏斗型并与塔釜连接的排液槽。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塔体的外部并用于将第一液体收集室收集的物质和第二液体收集室收集的液体反回到塔釜中的回流泵,设置在塔体外部的并用于将塔釜内的脱硫液体注入到乳化脱硫室中的液体泵。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室中设有除雾器;其中,除雾器至少2个。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室中设有除湿器;其中,除湿器至少1个除湿器。

进一步地,所述乳化脱硫室包括3个乳化脱硫单元;乳化脱硫单元中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乳化发生器,其中,脱硫单元中的乳化器至少3个。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除尘室内均匀设置有静电棒。

进一步地,所述塔釜中设有防止脱硫液体沉淀的搅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设置在同一个塔体内,首先在乳化脱硫室中对石墨化炉废气中含硫物质进行湿法脱硫,然后再在填充有脱硫剂的脱硫筒中进行干法脱硫,形成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组合,从而确保对石墨化炉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充分脱硫,避免对石墨化炉废气脱硫不干净导致需要重新对石墨化炉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有脱硫剂的脱硫筒螺旋设计,增大了石墨化炉废气中含硫化合物在脱硫筒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了含硫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时间,提高脱硫剂的效率,从而确保石墨化炉废气处理达标。

(3)本实用新型在石墨化炉废气进入塔釜之前就采用除尘器对烟气进行除尘,避免烟气中的烟尘造成均气机构中的均气板和管式阵列分气板发生堵塞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中的石墨化炉废气首先是在集气室内进行汇聚,然后依次经过分气板、管式阵列分气板两次将气体分布,并且将分气孔的直径设置的大于管式阵列分气板中的气管的直径,有利于将石墨化炉废气分布均匀,从而确保乳化脱硫的效率最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气管上连接有出气口开口朝下的气帽,避免脱硫后的脱硫液体影响气管中的气体溢出,进一步确保乳化脱硫室的效率最大化。

(5)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除雾室和除湿室,经过乳化脱硫室处理后的石墨化炉废气在除雾室进行除雾,然后进入到除湿室中进行除湿,避免石墨化炉废气带有的浆液影响石墨化炉废气在脱硫筒中的脱硫处理。此外,还在乳化脱硫室与除雾室之间设有用于收集除雾室捕集废气中携带的雾粒、浆液的第一液体收集室,避免了除雾室捕集的液体对乳化脱硫室的脱硫造影响。

(6)本实用新型在脱硫筒的上方设有静电除尘室,静电除尘室进一步降低石墨化炉废气中的尘埃,确保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石墨化炉废气能够达标排放。

(7)本实用新型中的设有与将第一液体收集室收集的物质和第二液体收集室收集的液体回流至塔釜的回流泵,实现脱硫剂的循环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均气机构中管式阵列分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均气机构中分气板结构示意图。

1-塔体,2-塔釜,3-排气口,4-集气室,5-乳化脱硫室,6-除雾室,7-除湿室,8-脱硫筒,9-静电除尘室,10-袋式除尘器,11-分气板,12-分气孔,13-气管,14-管式阵列分气板,15-气帽,16-鼓风机,17-第一液体收集室,18-第二液体收集室,19-排液槽,20-回流泵,21-液体泵,22-除雾器,23-除湿器,24-乳化发生器,25-静电棒,26-搅拌器,27-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该脱硫装置包括塔体1、塔釜2、集气室4、均气机构、进气口27、乳化脱硫室5、除雾室6、脱硫筒8、除湿室7、静电除尘室9、排气口3、袋式除尘器10。具体地,塔釜2设置在塔体1内底部并用于盛放脱硫液体,集气室4设置在塔体1内并位于塔釜2的上方,进气口27设置在塔体1的侧壁上并与集气室4连接;为了便于脱硫液体的回流至塔釜2中,在集气室4和塔釜2的之间设有与塔釜连接并呈漏斗型的排液槽19;为了防止塔釜中的脱硫液体沉淀,在塔釜2中设有搅拌器26。用于将石墨化炉废气均匀分布的均气机构设置在塔体的内部并位于集气室的正上方,乳化脱硫室5设置在均气机构的正上方并位于塔体1的内部,除雾室6设置在乳化脱硫室5的正上方并位于塔体的内部;为了对除雾室捕集的物质进行收集,在除雾室和乳化脱硫之间设有第一液体收集室17。除湿室7设置在除雾室6的上方,脱硫筒8与除湿室7连接并呈螺旋上升,脱硫筒中填充有脱硫剂填料;静电除尘室9设置在脱硫筒的正上方并位于塔体的内部,排气口3设置在塔体的顶部;为了对除湿室捕集的液体进行收集,在除雾室6和除湿室7之间设有第二液体收集室18。袋式除尘器10设置在塔体的外部并用于对石墨化炉废气除尘,除尘后的废气经鼓风机16送入到进气口进入到塔体内进行脱硫,石墨化炉废气脱硫达标后从排气口排放。

如图1-3所示,在塔体外设置有与第一液体收集室17和第二液体收集室18均连接的并将除雾室捕集的物质和除湿机捕集的液体反回到塔釜中的回流泵20,还设有与塔釜连接并为乳化脱硫反应室提供脱硫液体的液体泵21。

如图1-3所示,均气机构包括分气板11、管式阵列分气板14。具体地,分气板11设置在集气室4的上方,分气板上设有分气孔12;管式阵列分气板14设置在分气板11和乳化脱硫室5之间,管式阵列分气板14由多根气管13均匀排列组成,并且在气管13上还设有出气口朝下的气帽15;其中,分气孔的直径大于气管的直径。

如图1-3所示,除雾室中设有除雾器22,除湿室中设有除湿器23,其中,除雾室中包括至少2个除雾器,除湿室包括至少1个除湿器。乳化脱硫室包括3个乳化脱硫单元;乳化脱硫单元中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乳化发生器24,其中,乳化器为至少3个。静电除尘室内均匀设置的静电棒25。在实际的实用中,上述除雾器、乳化单元、乳化发生器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本实用新型。

在上述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从石墨化炉出来的废气首先进入袋式除尘器中进行除尘,然后通过鼓风机将除尘后的石墨化炉废气打入到进气口,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塔体进行脱硫,石墨化炉废气在集气室中汇聚后,再依次经过集气室、分气板、管式阵列分气板将废气进行均分,均分后的废气进入到乳化脱硫室,液体泵将塔釜中的脱硫液体送至乳化脱硫室中,废气进行湿法脱硫,湿法脱硫后的废气继续往上走,在除雾室中将废气中携带的雾粒、浆液捕集下来,并汇聚到液体收集室中;然后废气进入到除湿室中进行除湿,除湿后的废气进入到脱硫筒中,除湿后形成的液体进入到第二液体收集室并通过回流泵回流至塔釜中。在脱硫筒中与脱硫剂反应进行干法脱硫,干法脱硫后的废气继续上升,进入静电除尘室,经过静电除尘后的废气从排气口排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