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8666发布日期:2021-05-25 12:4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荪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目前,现有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多是将调整好的比例的培养料投放到混合筒内,在通过单个搅拌轴进行搅动,单个搅拌轴对原料混合速率较慢,且容易导致培养料混合不均匀,从而降低了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与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表壁与混合筒外表壁卡合连接,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有: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端两侧通过连接杆与支撑套竖直端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配合环,所述配合环通过环形设置的滑槽与混合筒内表壁卡合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外表壁分别啮合连接有齿轮一与齿轮环,所述齿轮一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齿轮环固定安装在混合筒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合筒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凸环,所述凸环通过环形设置的卡槽与支撑套内表壁卡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套倾斜端内表壁卡合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外表壁与混合筒外表壁相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呈l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套内表壁固定安装有与混合筒外表壁相抵接的密封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培养料通过进料口投放至混合筒内,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带动搅拌轴顺时针转动,搅拌轴进行混合筒内的培养料的初步搅动,同时齿轮二会同步与齿轮环啮合,齿轮环则带动混合筒进行相对的逆时针转动,以此组成双向转动机构,使得混合筒内的培养料能够得到快速混合的同时提高了混合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套;2、混合筒;3、凸环;4、滚珠;5、连接杆;6、支撑板;7、搅拌轴;8、齿轮一;9、齿轮二;10、驱动电机;11、顶板;12、齿轮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2与支撑套1,支撑套1内表壁与混合筒2外表壁卡合连接,混合装置还包括有:

支撑板6,支撑板6水平端两侧通过连接杆5与支撑套1竖直端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6底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配合环,配合环通过环形设置的滑槽与混合筒2内表壁卡合连接,支撑板6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齿轮二9,齿轮二9外表壁分别啮合连接有齿轮一8与齿轮环12,齿轮一8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轴7,齿轮环12固定安装在混合筒2顶部。

具体的,如图1所示,混合筒2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凸环3,凸环3通过环形设置的卡槽与支撑套1内表壁卡合连接,以此保证混合筒2转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套1倾斜端内表壁卡合连接有滚珠4,滚珠4外表壁与混合筒2外表壁相抵接,以此进行混合筒2的辅助支撑。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杆5呈l形结构,贴合混合筒2运动规律。

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套1内表壁固定安装有与混合筒2外表壁相抵接的密封圈,以此保证支撑套1与混合筒2之间的相对密封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培养料通过进料口投放至混合筒2内,驱动电机10带动齿轮二9转动,齿轮二9与齿轮一8啮合带动搅拌轴7顺时针转动,搅拌轴7进行混合筒2内的培养料的初步搅动,同时齿轮二9会同步与齿轮环12啮合,齿轮环12则带动混合筒2自身进行相对的逆时针转动,以此组成双向转动机构,使得混合筒2内的培养料能够得到快速混合的同时提高了混合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2)与支撑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内表壁与混合筒(2)外表壁卡合连接,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有:

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水平端两侧通过连接杆(5)与支撑套(1)竖直端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底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外表壁固定安装有配合环,所述配合环通过环形设置的滑槽与混合筒(2)内表壁卡合连接,所述支撑板(6)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齿轮二(9),所述齿轮二(9)外表壁分别啮合连接有齿轮一(8)与齿轮环(12),所述齿轮一(8)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搅拌轴(7),所述齿轮环(12)固定安装在混合筒(2)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凸环(3),所述凸环(3)通过环形设置的卡槽与支撑套(1)内表壁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倾斜端内表壁卡合连接有滚珠(4),所述滚珠(4)外表壁与混合筒(2)外表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呈l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内表壁固定安装有与混合筒(2)外表壁相抵接的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双向转动机构的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与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表壁与混合筒外表壁卡合连接,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端两侧通过连接杆与支撑套竖直端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培养料通过进料口投放至混合筒内,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带动搅拌轴顺时针转动,搅拌轴进行混合筒内的培养料的初步搅动,同时齿轮二会同步与齿轮环啮合,齿轮环则带动混合筒进行相对的逆时针转动,以此组成双向转动机构,使得混合筒内的培养料能够得到快速混合的同时提高了混合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竹荪培养料混合装置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陈舒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宁县晓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