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台及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2402发布日期:2021-12-24 23: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液台及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液台及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技术的革新,生化、医疗等实验领域的实验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实验设备,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移液作业,例如把各种液体试剂和样品混合处理,各种体积精准的转移到各种分析或测试设备,进行各种制备和检测。
3.现有技术的移液装置常为移液枪,一般为排枪,整板组合枪或单枪手动操作的样式,需要手动多次操作,当多样本存在时很难保证样品之间处理的均一性,样品间污染风险较大,且现有技术的移液装置机构和原理均比较复杂,同时现有技术的自动化移液装置,也存在多样本难以同时处理的问题,移液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液台及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其有效解决了多样本难以同时处理的问题,加快了批量移液的效率,减小了人为移液误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移液台,所述移液台上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上一一对应设有吸移管,所述吸移管内设有暂存液体的储液腔,所述移液台上还设有用于转移液体的活塞机构。
7.进一步,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腔和与所述活塞腔配合的活塞,所有的所述通道均与所述活塞腔相连通,所述储液腔内还设有用于液体进入后堵塞所述通道的堵塞装置。
8.进一步,所述吸移管靠近所述活塞腔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另一端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活塞腔相连通,所述堵塞装置为浮球,所述浮球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直径。
9.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径沿着所述第二开口指向第一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1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移液台,所述移液台安装在驱动其进行移动的移液台进给装置上。
11.进一步,所述移液台进给装置包括用于x方向进给的x丝杠、用于y方向进给的y丝杠、用于z方向进给的z丝杠、x导向杆、y导向杆和z导向杆,所述x丝杠和x导向杆之间相互平行且二者上共同套设有x螺纹座,所述y丝杠和y导向杆之间相互平行且二者上共同套设有所述移液台,且所述y丝杠转动可以驱动所述移液台在y方向移动,所述z丝杠和z导向杆之间相互平行且二者上共同套设有z螺纹座;
12.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所述x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x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二者的另一端共同设有第一限位块;
13.所述x螺纹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z丝杠的一端传动连
接,所述z导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x螺纹座上,二者的另一端共同设有第二限位块;
14.所述z螺纹座上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y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二者的另一端共同设有第三限位块。
15.进一步,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盖板。
16.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17.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用于放置待转移液体的仓盒。
18.进一步,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微量滴定板。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移液台,通过移液台可以对多样本的液体进行转移,其结构简化,并且可以有效解决多样本难以同时处理的问题,加快批量移液的效率,减小样本污染的概率。
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其中设有用于移动移液台的进给装置,此进给装置结构相对现有技术结构大大简化,并且移动精确,能够规避手动移液带来的人为误差。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液台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液台底面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移管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移液台;2

通道;3

吸移管;4

储液腔;5

活塞;6

第一开口;7

浮球;8

x丝杠;9

y丝杠;10

z丝杠;11

x导向杆;12

y导向杆;13

z导向杆;14

x螺纹座;15

z螺纹座;16

第一电机;17

第一限位块;18

第二电机;19

第二限位块;20

第三电机;21

第三限位块;22

定位槽;23

第二开口;24

收缩导向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液台实施例的示意图,移液台1上设有通道2,通道2上一一对应设有吸移管3,吸移管3内设有暂存液体的储液腔4,移液台1上还设有用于转移液体的活塞机构。
[0033]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活塞机构包括活塞腔和与活塞腔配合的活塞5,所有的通道2均与活塞腔相连通,储液腔4内还设有用于液体进入后堵塞通道2的堵塞装置。具体的,上移活塞可以减小活塞腔中的压强,从而将待转移液体吸入吸移管的储液腔中,吸移管中吸入
液体后,将移液台移动到对应位置再向下推动活塞则可以将吸移管中的液体转移到其他容器当中。
[003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吸移管靠近所述活塞腔一端的开口为第一开口6,另一端开口为第二开口23,第一开口6与活塞腔相连通,堵塞装置为浮球7,浮球7直径大于第一开口6直径。当储液腔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浮球就会上浮堵住第一开口,防止液体进入活塞腔。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通道内壁形状与吸移管外壁形状相互匹配。
[0035]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口6的内径沿着第二开口23指向第一开口6的方向逐渐减小,形成收缩导向段24。收缩导向段能够使浮球在上浮过程中更加快速准确地浮动到第一开口处进行堵塞。
[0036]
实施例2
[0037]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移液台的移液装置的示意图,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移液台1,移液台1安装在驱动其进行移动的移液台进给装置上。
[0038]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盖板;移液台进给装置包括用于x方向进给的x丝杠8、用于y方向进给的y丝杠9、用于z方向进给的z丝杠10、x导向杆11、y导向杆12和z导向杆13,x丝杠8和x导向杆11之间相互平行且二者上共同套设有x螺纹座14,y丝杠9和y导向杆12之间相互平行且二者上共同套设有移液台1,且y丝杠9转动可以驱动移液台1在y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移液台1上设有与y丝杠相互配合的螺纹孔,移液台1通过此螺纹孔套设在y丝杠上,z丝杠10和z导向杆13之间相互平行且二者上共同套设有z螺纹座15;
[0039]
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输出轴与x丝杠8的一端传动连接,x导向杆11的一端固定设置,二者的另一端共同设有第一限位块17;
[0040]
x螺纹座上设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z丝杠10的一端传动连接,z导向杆13的一端连接在x螺纹座14上,二者的另一端共同设有第二限位块19;
[0041]
z螺纹座15上设有第三电机20,第三电机20的输出轴与y丝杠9的一端传动连接,二者的另一端共同设有第三限位块21。
[0042]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块均为一矩形块,矩形块的一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槽和一个盲孔,安装槽内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与安装槽内壁紧配合,其中丝杠的一端与轴承内圈紧配合,从而丝杠可以在其中转动,导向杆的一端与盲孔连接,能够对螺纹座或者移液台起到限位作用,导向杆还能够确保丝杠转动时,螺纹座或者移液台不会随其一起转动,起到了限位作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能够同时对移液台进行xyz三个方向的进给,其移动精确,能够规避手动移液所带来的人为误差。
[0043]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块17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第一限位块安装在底板上,能够对整体起到支撑作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4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底板上设有定位槽22,定位槽22内设有用于放置待转移液体的仓盒。定位槽可用于放置仓盒,且设置定位槽有利于进给装置对待转移液体进行定位,从而增加装置的移液精度。
[0045]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定位槽22内设有微量滴定板。微量滴定板用于液体被吸移到吸移管中后,滴定到微量滴定板上进行检测。
[004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