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

文档序号:27275361发布日期:2021-11-06 03:1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技术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2.实验室对试管进行灭菌处理时,常规方法大多用橡皮筋加报纸固定,往往≤10支试管为一组捆扎,一般10个以内为宜,或者放在适当的烧杯中进行固定,再或者摆放在木质试管架后放于灭菌锅中进行灭菌。这种捆扎方式不但每次捆扎数量有限,而且操作不方便,还容易造成试管倾斜培养基溢出,给科研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目前已有的灭菌时存放试管的装置,都只能存放固定容量的试管,适应性差,或者散热不好,装置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且只能一次灭菌少量试管。
3.针对上述情况,现提出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此装置占用空间小,极大程度的充分利用空间,方便一次性较多的存放试管灭菌;设计有提手部分,可以便携、拿取方便,装置美观、符合力学结构、结构简易;设计有盖子可以防止拿取和灭菌过程中试管塞松动脱落等现象;还可以存储、晾晒试管等,极大的解决了目前分装于试管中的培养基灭菌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符合力学结构,不仅节约空间而且极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可以用于大批量试管的灭菌处理;装置本身便于提拿,散热好,试管间保持均一的间距,防止接触影响散热和橡胶塞脱落,同时盖子的设计也很好的避免的塞子脱落带来的种种麻烦;闲暇时可存储试管,晾晒试管、玻棒、试管刷等。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盖子、固定环、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底板,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底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所述盖子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所述固定环背面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架,两个所述连接套均套设在所述铰接架上,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底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固定环正面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嵌接有第二磁石,所述盖子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嵌接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所述第二磁石吸附在一起,所述固定环上活动连接有两个提手,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架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对应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栓孔,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螺栓孔内。
6.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洞,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孔洞的数量完全一致,且每个所述第二孔洞都和一个所述第一孔洞的位置相对应。
7.优选的,所述盖子内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由直径1mm的钢丝制作。
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刻度标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均为柱形。
9.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距离所述盖子40mm,所述第二隔板距离所述第一隔板100m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采用圆形镂空孔洞设计,不仅节约空间,还满足了大量试管的灭菌使用,也能更好地散热,盖子的设计不仅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计相辅相成,同时也更好的解决了橡胶塞松动脱落带来的诸多麻烦,设置可更换的提手解决了常规方法放置、拿取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子打开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板;2、第二隔板;3、第二支撑杆;4、第一隔板;5、提手;6、盖子;7、防护网;8、固定环;9、第一孔洞;10、第一支撑杆;11、第二孔洞;12、第二活动架;13、第二固定块;14、调节螺栓;15、连接块;16、第一磁石;17、第一活动架;18、第一固定块;19、螺栓孔;20、第二磁石;21、连接套;22、铰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

8,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大量试管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盖子6、固定环8、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2、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3和底板1,所述
固定环8和所述底板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8,所述第一隔板4和所述第二隔板2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架17,所述第一支撑杆10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架17,且所述第一支撑杆10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8之间,所述盖子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21,所述固定环8背面的所述第一固定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铰接架22,两个所述连接套21均套设在所述铰接架22上,通过设置铰接架22和连接套21,方便打开盖子6,所述固定环8和所述底板1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3,所述第一隔板4和所述第二隔板2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架12,所述第二支撑杆3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架12,所述第二支撑杆3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3之间,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可以带动第一活动架17和第二活动架12上下活动,从而调节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的位置,以适用不同规格的试管,所述固定环8正面的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顶部嵌接有第二磁石20,所述盖子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底部嵌接有第一磁石16,所述第一磁石16和所述第二磁石20吸附在一起,向上扳动连接块15,可以使第一磁石16和第二磁石20分离,从而打开盖子6,所述固定环8上活动连接有两个提手5,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架12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4,所述第二支撑杆3上开设有多个对应所述调节螺栓14的螺栓孔19,所述调节螺栓14的末端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螺栓孔19内,通过调节螺栓14可以固定第二活动架12,从而固定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的位置。
24.具体的,所述第一隔板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洞9,所述第二隔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11,所述第一孔洞9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孔洞11的数量完全一致,且每个所述第二孔洞11都和一个所述第一孔洞9的位置相对应,试管从固定环8插入,穿过第一孔洞9和第二孔洞11,第一孔洞9比第二孔洞11大,各个第一孔洞9之间设置有一定间距,使得插入的试管之间保持不少于2mm的间隔,保证通风散热。
25.具体的,所述盖子6内设置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由直径1mm的钢丝制作。
26.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上设置有刻度标线,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均为柱形,设置带有刻度标线的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3,方便根据需要调节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到指定高度。
27.具体的,所述第一隔板4距离所述盖子640mm,所述第二隔板2距离所述第一隔板4100mm。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向上扳动连接块15,打开盖子6,然后根据试管规格,调整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的位置,调整时,转动对应的调节螺栓14,使调节螺栓14的末端从螺栓孔19推出,然后上下调节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的高度即可,调节完成后,复位调节螺栓14,将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2固定住即可,然后将试管从固定环8向下插入,让试管穿过第一孔洞9和对应的第二孔洞11,试管放置完毕后厚,关闭盖子6,再通过提手5转移至灭菌场景进行灭菌即可,灭菌完成后,再通过提手5将本装置提出散热即可。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