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255555发布日期:2022-03-16 11:03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确切讲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2.knoevenagel缩合反应是羰基化合物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脱水缩合反应,用于碳碳双键的形成,能够直接合成大量有用的化合物,在工业、农业、药业和生物科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类反应一般是用lewis酸或碱为催化剂,在液相中,特别是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加热来进行,亦可采用氨、胺及其盐等作催化剂,在均相或多相中反应,一般所需时间较长,而且产率较低[1]。近期,金属-有机配合物开始用于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它具有合成条件相对简单和结构可设计等优点。但这类配合物催化剂使用时一般需要加热和使用有机溶剂,且合成中使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2,3]。
[0003]
参考文献:
[0004]
[1]边延江,秦英,肖立伟,李记太.knoevenagel缩合反应研究的新进展.《有机化学》2006,26(9),1165-1172.
[0005]
[2]zhai,z.w.;yang,s.h.;lv,y.r.;du,c.x.;li,l.k.;zang,s.q.amino functionalized zn/cd-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selective co
2 adsorption and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s.dalton.trans.,2019,48,4007-4014.
[0006]
[3]yao,c.;zhou,s.l;kang,x.j.;zhao,y.;yan,r.;zhang,y.;wen,l.l.a cationic zinc-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lewis acidic and basic bifunctional sites as an efficient solvent-free catalyst:co
2 fixation and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reaction.inorg.chem.,2018,57,11157-11164.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0008]
本发明的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其结构式如式1示,
[0009][0010]
本发明的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参见
[0011]
式2:
[0012][0013]
具体合成步骤为:
[0014]
将0.3-0.9mmol的氯化亚钴、0.2-0.6mmol的3,2

,4
′‑
联苯三羧酸、0.3-0.9mmol的4,4
′‑
联吡啶和0.6-1.8mmol的氢氧化钠置于10-30ml水中,经充分搅拌后转移到反应釜中密封,加热并保持130-150℃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取出釜内混合物,用水洗涤,过滤、干燥后分离得到粉色块状晶体的催化剂。
[0015]
优选地,本发明的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亚钴、3,2

,4
′‑
联苯三羧酸、4,4
′‑
联吡啶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0.67:1:2。
[0016]
本发明的催化剂用于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
[0017]
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环保,可高效、多相催化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该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反应条件绿色环保(室温和水溶剂),催化剂用量低,结构稳定可循环使用以及底物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8]
图1本发明的钴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0019]
图2本发明的钴配合物的热重曲线;
[0020]
图3为以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21]
图4为以邻硝基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
磁谱图。
[0022]
图5为以间硝基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23]
图6为以对硝基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24]
图7为以对氯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在9.98ppm处出现底物的-ch峰(积分面积1.01),在7.73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积分面积418.69),说明底物大部分转换为产物。产率=(418.69/419.7)
×
100%=99.8%。
[0025]
图8为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在9.86ppm处出现底物的-ch峰(积分面积1),在7.64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积分面积0.28),说明底物部分转换为产物。产率=(0.28/1.28)
×
100%=21.9%。
[0026]
图9为以对甲基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27]
图10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物的1h核磁谱图。
[0028]
图11本发明的钴配合物催化反应前后的粉末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解说。
[0030]
(一)催化剂制备
[0031]
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参见式2:
[0032][0033]
其具体合成步骤为:
[0034]
将0.3-0.9mmol的氯化亚钴、0.2-0.6mmol的3,2

,4
′‑
联苯三羧酸、0.3-0.9mmol的4,4
′‑
联吡啶和0.6-1.8mmol的氢氧化钠置于10-30ml水中,经充分搅拌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密封,并保持130-150℃条件下加热两天到三天,随后关闭电源冷却到室温,将釜内混合物取出,用水洗涤,过滤、干燥后分离得到粉色块状晶体的催化剂。
[0035]
以下是本发明制备催化剂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0036]
以水(10ml)做溶剂,将氯化亚钴(0.3mmol,71.4mg)、3,2

,4
′‑
联苯三羧酸(0.2mmol,57.2mg),4,4
′‑
联吡啶(0.3mmol,46.8mg)和氢氧化钠(0.6mmol,24.0mg)的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搅拌15min后,转移至25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中密封,并保持150℃条件下加热三天。随后关闭电源冷却到室温,将釜内混合物取出,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干燥
后,手工分离得到粉色块状晶体的钴配合物催化剂。产率:57%(基于氯化亚钴)。元素分析c
60h46
co3n6o
16
,理论值:c 56.13,h 3.61,n 6.55%。实测值:c 56.37,h 3.59,n 6.53%。红外光谱分析(kbr,cm
–1):3672w,3404w,3065w,1624m,1597s,1579m,1540m,1490w,1438m,1380s,1273w,1223w,1170w,1072w,1001w,938w,859w,814m,792w,766m,735w,699w,668w,654w。
[0037]
催化剂结构的测定:
[0038]
首先,选择形态规整、尺寸恰当、无裂痕且无杂质在表面附着的透明晶体,然后置于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石墨单色器上,通过mo-kα射线测定其晶体结构。使用程序sadabs对衍射数据进行吸收矫正,采用直接法解出单晶结构,而对于结构中所有非氢原子的坐标,借助程序shelxs-2014和shelxl-2014对f2以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精细修正,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氢原子的坐标。钴配合物的主要晶体学数据如下表1所示。
[0039]
表1钴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
[0040]
[0041][0042]
热稳定性测定:
[0043]
为了研究钴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在33-800℃范围,在氮气保护下,控制升温速率为10℃/分钟,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2)。该配合物在47-161℃失去四个水分子,其骨架在237℃时开始坍塌。
[0044]
(二)本发明的钴配合物在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质
[0045]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芳香醛(0.5mmol,以苯甲醛为底物),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在25℃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
[0046][0047]
式3以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0048]
表2以苯甲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数据
[0049][0050]
反应条件:催化剂(2mol%),底物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溶剂(1.0ml),温度25℃。产率根据核磁数据计算得到:[产物摩尔数/(产物摩尔数+苯甲醛摩尔数)]
×
100%。
[0051]
2.1以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苄烯丙二腈
[0052]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00%。如图3:在10.02ppm处没有出现底物的-ch峰,在7.79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说明底物已完全转换为产物,故产率为100%。
[0053]
本发明又研究了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对其他底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率(式4和表3)
[0054][0055]
式4以其它醛为底物钴配合物催化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0056]
表3以其它醛为底物的knoevenagel缩合催化反应数据.
[0057][0058]
反应条件:催化剂(2.0mol.%),苯甲醛类底物(0.5mmol),丙二腈(1.0mmol),溶剂水(1.0ml),25℃。产率用核磁数据计算得到:[产物摩尔数/(底物摩尔数+产物摩尔数)]
×
100%。
[0059]
2.2以邻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1,1-二氰基-2-(-邻-硝基苯基)-乙烯
[0060]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邻硝基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00%。如图4:在10.40ppm处没有出现底物的-ch峰,在8.45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说明底物已完全转换为产物,故产率为100%。
[0061]
2.3以间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1,1-二氰基-2-(-间-硝基苯基)-乙烯
[0062]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间硝基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00%。如图5:在10.03ppm处没有出现底物的-ch峰,在7.88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说明底物完全转换为产物。故产率为100%。
[0063]
2.4以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1,1-二氰基-2-(-对-硝基苯基)-乙烯
[0064]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对硝基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00%。如图6:在10.15ppm处没有出现底物的-ch峰,在7.88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说明底物已完全转换为产物。故产率为100%。
[0065]
2.5以对氯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1,1-二氰基-2-(-对-氯基苯基)-乙烯
[0066]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对氯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00%。如图
7:在9.97ppm处出现底物的-ch峰(积分面积1.01),在7.73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积分面积418.69),说明底物已大部分转换为产物。产率=(418.69/419.7)
×
100%=99.8%。
[0067]
2.6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1,1-二氰基-2-(-对-羟基苯基)-乙烯
[0068]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对羟基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6%。如图8:在9.86ppm处出现底物的-ch峰(积分面积1),在7.64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积分面积0.28),说明底物部分转换为产物。产率=(0.28/1.28)
×
100%=21.9%。
[0069]
2.7以对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1,1-二氰基-2-(-对-甲基苯基)-乙烯
[0070]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对甲基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98%。如图9:在9.96ppm处未出现底物的-ch峰,在7.73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说明底物已完全转换为产物。故产率为100%。
[0071]
2.8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在钴配合物催化下合成(4-甲氧基苄烯)丙二腈
[0072]
在1.0ml水中,分别加入对甲氧基苯甲醛(0.5mmol),丙二腈(1.0mmol)和钴配合物(2.0mol-%),在25℃下搅拌55分钟后,离心除去催化剂,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产物。产物溶于氘代氯仿后,测核磁共振氢谱。根据氢谱计算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71%。如图10:在9.89ppm处未出现底物的-ch峰,在7.65ppm处出现了产物的-ch峰,说明底物已全部转换为产物。故产率为100%。
[0073]
为了检验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knoevenagel缩合催化反应中的稳定性和循环可利用性,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做了5次循环催化实验,其产率分别为100、100、100、100和99%。粉末衍射图表明,参见图11,钴配合物经过5次催化反应后其结构依然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