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6233发布日期:2022-02-26 01:1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煤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2.磨煤机是将煤块破碎并磨成煤粉的机械,它是煤粉炉的重要辅助设备,有立式磨粉机、高压悬辊磨、中速微粉磨、超压梯形磨、雷蒙磨等型号;磨煤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磨煤机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色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
3.目前在行业中,磨煤机的风道出口的叶片常设计为直板式叶片,这种叶片在出口端部容易形成小的旋流,使气流阻力增大,此外,设计不合理,磨煤机石子煤量较大,石子煤发热量较大,导致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将原来直板式叶片改造为渐缩式叶片,提高风环出口风速,可有效降低磨煤机石子煤量,渐缩式节流风环可符合流体力学,可减小风环阻力。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包括磨煤机,所述磨煤机内设有节流风环,所述节流风环为等距间隔设置的渐缩式节流风环;
7.所述渐缩式节流风环之间形成风环出区;所述渐缩式节流风环包括起始端、终点端以及引导端,所述起始端与终点端之间形成第一送风端;
8.所述起始端与终点端之间的夹角
ɑ
呈27
°
;所述终点端与引导端之间形成顶端,所述终点端与引导端之间的夹角β呈0
°

9.所述起始端与引导端之间形成第二送风端,所述起始端与引导端之间呈圆弧状。
10.进一步的,所述风环出区内流入有风束,所述风束沿第一送风端与第二送风端以水平面45
°
进入磨辊室。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送风端的弧度为7rad。
12.进一步的,终点端以及引导端之间的长度为ncm,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实数。
13.进一步的,所述渐缩式节流风环内设有内腔。
14.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为三角形。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将原来直板式风环改造为渐缩式节流风环,增大风环出口风速,可有效降低磨煤机石子煤量,渐缩式节流风环可符合流体力学,可减小风环阻力,通过风环的风束以与水平面45
°
进入磨辊室,使热风在磨煤机内部形成螺旋上升气流;渐缩式风道提高了一次风速,提高风粉混合的携带能力,从而减少石子煤的排量。风环耐磨板采用强度更高的耐磨材料,
减少磨损,寿命更长。通过这些改进,有效改善煤粉内部气流场,提高磨煤机内一次风的携粉能力,提高煤煤机出力。此设计有效消除叶片端部旋流,减少局部阻力,提高风速,减少石子煤排放;同时耐磨材料,减少风环各组件的磨损,减少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渐缩式节流风环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起始端;2、终点端;3、引导端;4、内腔;5、第一送风端;6、第二送风端;7、顶端;8、渐缩式节流风环;9、圆柱形安装柱;10、形变弹簧;11、柔性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包括磨煤机,磨煤机内设有节流风环,节流风环为等距间隔设置的渐缩式节流风环8;
23.渐缩式节流风环8之间形成风环出区;
24.渐缩式节流风环8包括起始端1、终点端2以及引导端3,起始端1与终点端2之间形成第一送风端5,起始端1与终点端2之间的夹角
ɑ
呈27
°
;终点端2与引导端3之间形成顶端7,终点端2与引导端3之间的夹角β呈0
°
;起始端1与引导端3之间形成第二送风端6,起始端1与引导端3之间呈圆弧状。
25.风环出区内流入有风束,风束沿第一送风端5与第二送风端6以水平面45
°
进入磨辊室。
26.第二送风端6的弧度为7rad。
27.渐缩式节流风环8内设有内腔4。
28.内腔4为三角形。
29.第一送风端5与顶端7之间设有圆柱形安装柱9,圆柱形安装柱9开设在顶端7的一侧,圆柱形安装柱9上设有形变弹簧10,第一送风端5的一侧开设有内嵌腔,形变弹簧10的一端套接在圆柱形安装柱9上,形变弹簧10的另一端嵌入在内嵌腔内。
30.圆柱形安装柱9外包裹有柔性外套11。
31.工作原理:
32.hp1003型磨煤机节流风环存在的以上问题已直接影响到磨煤机性能,引起机组煤耗增加。结合磨煤机实际运行情况,本次改造利用机组大修及平时定检,将原来的直板式节流风环改为渐缩式节流风环8,通过减少通流面积提高风环风速,从而降低石子煤的排量,改造后,新的渐缩式节流风环8与原来直板式节流风环对比,通流面积缩小,而磨煤机的通风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渐缩式节流风环8的风速就提高了。翼型风环采用流线的翼型叶片,可有效消除叶片端部旋流。通过风环的风束以与水平面45
°
进入磨辊室,一次风气流
发生切变,切变的气流,加上高速的一次风束速,使热风在磨煤机内部形成螺旋上升气流使热风在磨煤机中心的研磨区与煤粉和落煤管下来的煤充分混合干燥,从而提高风粉混合的携带能力及煤粉分离能力。风环耐磨板采用强度更高的耐磨材料,减少磨损,寿命更长。通过这些改进,有效改善煤粉石子煤分离效果,提高磨煤机内上壳体风粉的混合效率一次风的携粉能力,提高煤粉的均匀性磨煤机出力,有效消除叶片端部旋流,减少局部阻力,提高风速,减少石子煤排放有效消除叶片端部旋流,减少石子煤排放;同时减少风环各组件的磨损,减少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33.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包括磨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内设有节流风环,所述节流风环为等距间隔设置的渐缩式节流风环(8);所述渐缩式节流风环(8)之间形成风环出区;所述渐缩式节流风环(8)包括起始端(1)、终点端(2)以及引导端(3),所述起始端(1)与终点端(2)之间形成第一送风端(5);所述起始端(1)与终点端(2)之间的夹角
ɑ
呈27
°
;所述终点端(2)与引导端(3)之间形成顶端(7),所述终点端(2)与引导端(3)之间的夹角β呈0
°
;所述起始端(1)与引导端(3)之间形成第二送风端(6),所述起始端(1)与引导端(3)之间呈圆弧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出区内流入有风束,所述风束沿第一送风端(5)与第二送风端(6)以水平面45
°
进入磨辊室。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端(6)的弧度为7ra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点端(2)以及引导端(3)之间的长度为ncm,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实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式节流风环(8)内设有内腔(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4)为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磨煤机风环风道结构,将原来直板式风环改造为渐缩式节流风环,提高风环出口风速,可有效降低磨煤机石子煤量,渐缩式节流风环可符合流体力学,可减小风环阻力,通过风环的风束以与水平面45


技术研发人员:朱安钰 李洪涛 李延怀 夏洲 李小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巢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2/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