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除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1331发布日期:2022-06-29 06:0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除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除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疗仪器技术领域,由于试剂种类较多,成分复杂,搬运等过程中容易在试剂瓶内产生气泡,而气泡是影响仪器测试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然而,仪器为提高清洗性能、测试准确度等。往往需要在试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反应物等成分,使液体试剂更容易出现气泡、泡沫等影响测值的影响物。仪器因气泡影响导致测值准确度差异,使医生对患者的测试结果判断有严重影响。
3.当试剂中存在气泡时,对仪器的准确度、重复性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试剂瓶上机之前必须去除气泡。目前去除气泡的方法主要有用吸管吸取或者用棉签蘸取,而两种方法均可能造成试剂污染和浪费。
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离心设备对试剂内的气泡进行去除,但是现有使用的去除气泡离心设备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等问题。
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液体除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的问题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包括:
9.阀板,所述阀板内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顶端通过第四通道连通;
10.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设置于阀板的下方,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常通口与第一通道的底端连通,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公共口与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伸出阀板,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常闭口与第三通道底端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阀板上靠近第一通道的顶部处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五通道与第一通道的顶部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与第一通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垫。
13.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通道设置于阀板内,所述第四通道上与第一通道连通的一端位于压盖的下方,第四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三通道的顶端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通道为倒u型连接管,所述第四通道设置于阀体外侧,第四通道的一端穿过压盖与第一通道的顶端连通,第四通道的另一端穿过阀体与第三通道的顶端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通道为倒u型连接管,所述第四通道设置于阀板内,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的顶端连通,第四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三通道的顶端连通。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气泡积攒到一定量时,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电,常通口与公共口分开,常闭口与公共口相连通,液体由阀板的第一通道的进入,将第一通道顶部的气泡、泡沫等推至第四通道,再进入第三通道内,之后依次经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常闭口、公共口、第二通道排出,完成除泡过程。
17.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同时实现了液体内除气泡的功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的剖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阀板;2、两位三通电磁阀;
27.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第四通道;15、进液口;16、第五通道;17、压盖;18、弹性垫;
28.21、常通口;22、公共口;23、常闭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0.参见图1-2所示;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包括:
32.阀板1,所述阀板1内具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第三通道13,所述第一通道11和第三通道13顶端通过第四通道14连通;
33.两位三通电磁阀2,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2设置于阀板1的下方,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通口21与第一通道11的底端连通,两位三通电磁阀 2的公共口22与第二通道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2的另一端伸出阀板1,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闭口23与第三通道13底端连通。
34.具体工作时,液体进入阀板1的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可为变径腔体,液体内的气泡、泡沫等由浮力作用漂浮在第一通道11的顶部;加注液体的底端液体由第一通道11流至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通口21;之后由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公共口22流出、并经阀板1的第二通道12实现加注。
35.当气泡积攒到一定量时,两位三通电磁阀2上电,常通口21与公共口 22分开,常闭口23与公共口22相连通,液体由阀板1的第一通道11的进液端进入,将第一通道11顶部的气泡、泡沫等推至第四通道14,再进入第三通道13内,之后依次经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闭口23、公共口22、第二通道12排出,完成除泡过程。
36.所述阀板1上靠近第一通道11的顶部处开设有进液口15,所述进液口15通过第五通道16与第一通道11的顶部连通。
37.使用时,通过进液口15和第五通道16向第一通道11内通入液体,液体内的气泡、泡沫等其浮力作用下能够漂浮在第一通道11内,液体经第二通道12上伸出阀板1的一端实现加注;当第一通道11内的气泡、泡沫等去除时,控制常通口21与公共口22分开,常闭口23与公共口22相连通,此时通过进液口15加入液体,使第一通道11内的气泡或泡沫等通过第四通道14进入第三通道13,之后依次经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闭口23、公共口22、第二通道12排出,完成除泡过程。
38.所述第一通道11的顶部设置有压盖17,所述压盖17与第一通道11 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垫18。弹性垫18、压盖17与第一通道11之间形成的腔体用于存储液体中的气泡或泡沫。
39.所述第四通道14设置于阀板1内,所述第四通道14上与第一通道11 连通的一端位于压盖17的下方,第四通道14的另一端与第三通道13的顶端连通。
40.具体除泡方法:液体由阀板1的进液口15进入,并通过第五通道16 进入第一通道11;液体内的气泡、泡沫等由浮力作用漂浮在第一通道11 内;加注液体由第一通道11流至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通口21;然后由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公共口22流出,再经阀板1的第二通道12实现加注。
41.当气泡积攒到一定量时,两位三通电磁阀2上电,其常通口21与公共口22断开,常闭口23与公共口22相通,液体由第五通道16的侧面液体入口进入后,将第一通道11顶部的气泡、泡沫等推至第四通道14,并进入第三通道13内,之后液体由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闭口23、公共口22、第二通道12排出,完成除泡过程。
42.参见图3-4所示;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4.所述第四通道14为倒u型连接管,所述第四通道14设置于阀体1外侧,第四通道14的一端穿过压盖17与第一通道11的顶端连通,第四通道 14的另一端穿过阀体1与第三通道13的顶端连通。
45.两位三通电磁阀2上电,其常通口21与公共口22断开,常闭口23与公共口22相通,液体由第五通道16的侧面液体入口进入后,将第一通道 11顶部的气泡、泡沫等送至倒u型连接管(第四通道14),不会出现实施例1中水平方向设置第四通道14,容易出现气泡、泡沫等滞留的现象发生;之后进入第三通道13内,之后液体由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常闭口23、公共口22、第二通道12排出,完成除泡过程。
46.压盖17的底端开设有收口结构,收口结构直径最小端与第四通道14 连通,收口结构直径的最大端与第一通道11连通,更有利于液体将气泡、泡沫等送入第四通道14。
47.参见图5-6所示;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液体除泡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并不设置
压盖17,所述第四通道14为倒u型连接管,所述第四通道 14设置于阀板1内,所述第四通道14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1的顶端连通,第四通道14的另一端与第三通道13的顶端连通。上述结构整体占用空间小,整体集成度高。
49.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同时实现了液体内除气泡的功能。
5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