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9464发布日期:2022-06-04 08:0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


背景技术:

2.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为了在门窗上打胶进行组装加固,则需要使用到打胶机。
3.现有的打胶机在完成门窗一个面的打胶打胶处理之后不便通过翻转来调节材料的角度,打胶效果不够全面,完成打胶操作之后不便对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胶水凝固时间较长,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打胶机在完成门窗一个面的打胶打胶处理之后不便通过翻转来调节材料的角度,打胶效果不够全面,完成打胶操作之后不便对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胶水凝固时间较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包括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和定位机构,
6.所述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滑动连接在底座的上端面上,且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同时固定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夹,且转夹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柱,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柱贯穿转夹与夹块相连接;
7.所述定位机构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端面的一侧,且定位机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架,同时转架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柱与承载框相连接,且承载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打胶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材料放置在托板上后,托板先向上再向后移动,方便辅助完成上料操作,将材料卡放在两个转夹之间并后利用夹块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托板回到原来的位置,随后可利用打胶头对材料进行打胶处理,在此之前需要完成打胶头的定位处理,在打胶的过程中可控制好打胶头的运动轨迹,方便在材料的指定位置完成打胶操作,完成材料一个面的打胶处理之后,转架转离材料的上方,接着材料随着转夹一起翻转,以此来调节材料的角度,电热框向后移动至材料的正下方之后再向上移动并紧靠材料,方便对材料的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完成烘干处理之后,托板回到原来的位置,将转架转回至材料的上方之后可重复上述操作,方便对材料一个面进行打胶、翻转和烘干处理。
9.优选的,所述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包括第一马达、第一丝杠、第一滑块、第一电动伸缩柱、托板和电热框,且第一马达固定在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相连接,且第一丝杠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上,同时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底座的上端面上,
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柱与托板相连接,且托板的外侧固定有电热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杠转动时,第一滑块可向前或向后滑动,方便辅助完成上下料操作,电热框移动至材料的下方并紧靠材料之后可对材料的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马达,且第二马达的输出端与转夹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夹可在第二马达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材料转动,方便调节材料的角度,使材料能够顺利翻转,以便先后完成材料两个面的打胶处理。
13.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三马达、第二丝杠和移动支架,且第三马达固定在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三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杠相连接,且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在移动支架上,同时移动支架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端面的一侧,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内固定有第四马达,且第四马达的输出端与转架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丝杠转动时,移动支架可前后滑动,方便控制打胶头水平纵向位置,在翻转材料之前需要将转架转离材料的上方。
15.优选的,所述转架内固定有第五马达,且第五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三丝杠相连接,同时第三丝杠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丝杠转动时,第二滑块可左右滑动,方便控制打胶头水平横向位置。
17.优选的,所述承载框的一侧固定有第六马达,且第六马达的输出端与打胶头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胶头可在第六马达的作用下转动,方便调节打胶头的角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
20.(1)将材料放置在托板上后,材料随着托板一起向上移动,直至材料与转夹处在同一高度,接着第一滑块向后滑动,使材料卡放在两个转夹之间,利用夹块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托板回到原来的位置,随后可利用打胶头对材料进行打胶处理;
21.(2)移动支架可前后滑动,方便控制打胶头水平纵向位置,第二滑块可左右滑动,方便控制打胶头水平横向位置,通过控制打胶头的运动轨迹可在材料的指定位置完成打胶操作,完成材料一个面的打胶处理之后,转架转离材料的上方,接着材料随着转夹一起翻转,以此来调节材料的角度,电热框随着托板一起向后移动至材料的正下方之后再一起向上移动并紧靠材料,随后可利用电热框对材料的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
22.(3)完成材料一个面的打胶、翻转和烘干处理之后,托板回到原来的位置,将转架转回至材料的上方之后可利用打胶头对材料的另一个面进行打胶处理,随后可利用电热框对材料的另一个面进行烘干处理。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第一马达、第一丝杠、第一滑块和定位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第六马达和打胶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2、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201、第一马达,202、第一丝杠,203、第一滑块,204、第一电动伸缩柱,205、托板,206、电热框,3、固定支架,4、第二马达,5、转夹,6、第二电动伸缩柱,7、夹块,8、定位机构,801、第三马达,802、第二丝杠,803、移动支架,9、第四马达,10、转架,11、第五马达,12、第三丝杠,13、第二滑块,14、第三电动伸缩柱,15、承载框,16、第六马达,17、打胶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根据图1所示,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2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且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2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3,同时固定支架3固定在底座1上,辅助上下料及烘干机构2包括第一马达201、第一丝杠202、第一滑块203、第一电动伸缩柱204、托板205和电热框206,且第一马达201固定在底座1的内部,第一马达201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202相连接,且第一丝杠202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203上,同时第一滑块203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第一滑块203的上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柱204与托板205相连接,且托板205的外侧固定有电热框206,将材料放置在托板205上后,托板205可在第一电动伸缩柱204的伸长作用下向上移动,材料随之向上移动,材料到达转夹5同一高度处之后,第一丝杠202在第一马达201的作用下转动,此时第一滑块203可在底座1和第一丝杠202的限位作用下向后滑动,直至材料卡放在两个转夹5之间,方便辅助完成上料操作,工作结束并反向重复上述操作之后可辅助完成下料操作,完成材料的打胶翻转处理并将电热框206移动至材料的下方之后可利用电热框206对材料的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
30.根据图1和图2所示,固定支架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夹5,且转夹5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柱6,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柱6贯穿转夹5与夹块7相连接,固定支架3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马达4,且第二马达4的输出端与转夹5相连接,转夹5可在第二马达4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材料转动,方便调节材料的角度,使材料的两个端面均能得到打胶处理。
31.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定位机构8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且定位机构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架10,同时转架10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定位机构8包括第三马达801、第二丝杠802和移动支架803,且第三马达801固定在底座1的内部,第三马达801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杠802相连接,且第二丝杠802螺纹连接在移动支架803上,同时移动支架803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移动支架803的顶部内固定有第四马达9,且第四马达9的输出端与转架10相连接,第二丝杠802可在第三马达801的作用下转动,此时移动支架803可在底座1和第二丝杠802的限位作用下前后滑动,方便控制打胶头17水平纵向位置,在翻转材料之前,转架10需要在第四马达9的作用下转动并偏离材料的上方,避免其影响材料的
翻转,转架10内固定有第五马达11,且第五马达11的输出端与第三丝杠12相连接,同时第三丝杠12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13上,第三丝杠12可在第五马达11的作用下转动,此时第二滑块13可在转架10和第三丝杠12的限位作用下左右滑动,方便控制打胶头17水平横向位置。
32.根据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二滑块13的下侧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柱14与承载框15相连接,且承载框1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打胶头17,承载框15的一侧固定有第六马达16,且第六马达16的输出端与打胶头17相连接,打胶头17可在第六马达16的作用下转动,方便调节打胶头17的角度。
3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调节门窗角度的门窗加工用打胶机时,接通至外部电源,首先将材料放置在托板205上,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柱204,第一电动伸缩柱204伸长,材料随着托板205一起向上移动,直至材料与转夹5处在同一高度,再启动第一马达201,第一马达201带动第一丝杠202转动,第一滑块203受到底座1和第一丝杠202的限位作用而向后滑动,直至材料卡放在两个转夹5之间,随后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柱6,第二电动伸缩柱6伸长,夹块7移动并夹紧固定住材料,接着托板205回到原来的位置,启动第三马达801后,第三马达801带动第二丝杠802转动,移动支架803受到底座1和第二丝杠802的限位作用而前后滑动,以此控制打胶头17水平纵向位置,启动第五马达11后,第五马达11带动第三丝杠12转动,第二滑块13受到转架10和第三丝杠12的限位作用而左右滑动,以此控制打胶头17水平横向位置,完成打胶头17的定位处理之后,启动第六马达16,第六马达16带动打胶头17转动,以此调节打胶头17的角度,接着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柱14,打胶头17随着承载框15一起向下移动并靠近材料之后可进行打胶操作,同时可控制好打胶头17的运动轨迹,完成材料一个面的打胶处理之后,转架10转离材料的上方,接着启动第二马达4,第二马达4带动转夹5转动,从而带动材料翻转,以此来调节材料的角度,电热框206随着托板205一起向后移动至材料的正下方之后再一起向上移动并靠近材料,启动电热框206,以此对材料的打胶位置进行烘干处理,完成烘干操作之后,托板205回到原来的位置,将转架10转回至材料的上方之后可重复上述操作,方便完成材料另一个面的打胶、翻转和烘干处理,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