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式油烟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8147发布日期:2022-08-06 01:1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机配件,具体是一种冷凝式油烟分离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侧近吸式吸油烟机多为电机风轮安装在集风箱体内,直吸直排。吸油烟机分离板是不可拆装结构。常见吸油烟机分离板有三种:1、采用一层不锈钢冲圆形小孔或条形小孔;2、由单层或多层细丝交织而成的密集过滤网;3、由前后两层组成,前后两层翻边条孔错位组成的过滤网。其中,吸油烟机分离板存在一下问题:第一种和第三种的网板单独的分离率不是很高,还有很多油是靠风轮分离的;第二种的吸油烟机油会大量积在分离网板上,分离的油就不能快速的流到集油槽内,而油冷却后,粘度增加后就更不容易流走,日积月累的积在吸油烟机内腔。第二种吸油烟机分离板不能拆开网板擦洗。久而久之,最终烟机内部形成厚厚的油污,即产生安全隐患,也有害健康。积的油垢会堵塞网板,加重风轮,降低吸油烟机的吸排风性能,减少吸油烟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风阻小,油烟过滤效率高,便于清洁的一种冷凝式油烟分离器。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冷凝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边框,边框内中空形成过滤区,所述的过滤区内排布有若干根呈间隔分布的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部及内凹部,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的凸起部及内凹部错位分布设置,在两者间形成曲折的滤烟道。
5.所述的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均包括至少两个截面呈菱形的过滤管,两过滤管相接设置。
6.所述的第一冷凝板的尾部还设置有两块呈“八”字型分布的散热片,散热片与过滤管主体连接。
7.所述的第一冷凝板的散热片的尾部向相对方向延伸设置有内弯板。
8.所述的第一冷凝板的前端面突出第二冷凝板的前端面设置,在相邻两块第一冷凝板之间形成梯形迎风区,第二冷凝板的前端面设置与迎风区的底部,将迎风区导向第二冷凝板两侧的滤烟道。
9.所述的第一冷凝板与其尾部的散热片及内弯板由铝型材制作而成。
10.所述的第二冷凝板由铝型材制作而成。
11.所述的过滤管中部中空设置形成散热区,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前后端面上覆盖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卡爪,卡爪卡扣入散热区内将若干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并排等距固定为一体。
12.所述的滤烟道截面呈“w”字型。
13.所述的边框底部设置排油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案中的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采用铝型材制作而成,通过独特的连接板将其拼搭为一整体,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3、利用铝型材具有导热效率高的特性,可有效提升对油烟的冷凝分离小姑。4、第一冷凝板及第二冷凝板表面光滑平顺,便于用户对其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油烟机装配使用效果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18.图4、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管与连接板装配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管分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冷凝式油烟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边框1,边框1内中空形成过滤区2,所述的过滤区2内排布有若干根呈间隔分布的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部5及内凹部6,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的凸起部及内凹部6错位分布设置,在两者间形成曲折的滤烟道7。
22.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均包括至少两个截面呈菱形的过滤管8,两过滤管8相接设置。
23.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的尾部还设置有两块呈“八”字型分布的散热片9,散热片9与过滤管8主体连接。
24.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的散热片9的尾部向相对方向延伸设置有内弯板10。
25.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的前端面突出第二冷凝板4的前端面设置,在相邻两块第一冷凝板3之间形成梯形迎风区12,第二冷凝板4的前端面设置与迎风区的底部,将迎风区导向第二冷凝板4两侧的滤烟道7。
26.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与其尾部的散热片9及内弯板10由铝型材制作而成。
27.所述的第二冷凝板4由铝型材制作而成。
28.所述的过滤管8中部中空设置形成散热区13,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前后端面上覆盖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置有若干卡爪15,卡爪15卡扣入散热区13内将若干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并排等距固定为一体。
29.所述的滤烟道7截面呈“w”字型。
30.所述的边框底部设置排油孔16。
31.工作原理:本案中,利用铝型材一体成型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两冷凝板间隔分布后,在其前后端面上覆盖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置有若干卡爪15,卡爪15卡扣入散热区13内将若干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并排等距固定为一体。其中连接板上的卡爪由冲压制作而成,其与冷凝板装配时,可有效保证其装配精度,从而使得相邻两冷凝板之间
的滤烟道间隙均匀,使得油烟在经过本分离器时,烟气分布均匀稳定。
32.进一步地:本案中的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均包括至少两个截面呈菱形的过滤管8,两过滤管8相接形成“8”字型分布,过滤管的中部中空形成散热区,散热区的设置可使得过滤管表面受热能够从散热区内向外散发,从而减低了过滤管表面的温度,从而增大过滤管与油烟的温差,提升对油烟的冷凝分离效果。其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过滤管的散热效果,本案中在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的尾部设置有散热片9及内弯板10,其能够有效增大第一冷凝板的散热面积,并起到与第二冷凝板组合形成滤烟道的目的。
33.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油烟在滤烟道内的流通路径及停留时间,本案中利用菱形过滤管独特的造型,在过滤网的两腰交接点形成凸起部,上下两过滤管的连接处形成内凹部6,第一冷凝板3及第二冷凝板4排布时,两者的凸起部及内凹部6错位分布设置,在两者间形成曲折的滤烟道7,该滤烟道7路径接近于“w”字型。因此,当油烟进入滤烟道后,需要多次反复的与过滤管外壁凸起部及内凹部6撞击,并反复的改变气流的方向,使得油烟进入滤烟道后,形成多股乱流,反复与过滤管外壁接触,提升油烟与过滤管接触冷凝的几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油烟分离效果。
34.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冷凝板3的前端面突出第二冷凝板4的前端面设置,在相邻两块第一冷凝板3之间形成梯形迎风区12,第二冷凝板4的前端面设置与迎风区的底部。第一冷凝板3与第二冷凝板4呈前后错位分布,使得本案中都有分离器的迎风面积被增大,油烟与第一冷凝板3的前端面撞击时,利用其前端圆弧的导向面,将油烟导向其两侧的梯形迎风区12,使得油烟第一次被分流。进入梯形迎风区12的油烟与第二冷凝板4前端面撞击时,利用其前端圆弧的导向面,将油烟导向其两侧的滤烟道内,因此,在油烟没有完全进入滤烟道时,油烟就已经经过两次撞击,使得油烟中的大部分油脂在本分离器的迎风面上就被冷凝分离出来,并顺着其表面向下流淌进入边框底部,最后通过其底部的排油孔排出。迎风面承载大部分油烟分离的作用,使得进入滤烟道内的油污比例降低,从而降低了滤烟道被堵塞的风险,延长了滤油网的使用时间,减少需要清洁的频次。另外本案中的迎风面的冷凝板端面均为圆弧形,因此其视觉感官更为圆润舒适,并方便了清洁,避免了用户在清洁时被其刮伤,故可广泛推广使用。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