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4736发布日期:2022-12-24 03:2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刷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刷油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用于制备汽车天窗外框架的滚压杆在进行切断前需要进行喷油处理,起到防腐防锈的保护作用。现有的喷油处理方式是通过操作人员人工操作喷壶对滚压杆进行喷涂,但是现有的人工喷油操作具有以下缺点:1.人工喷油操作在进行喷涂前无法对滚压杆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导致表面油膜附着效果差;2.人工喷油操作对滚压杆的内侧面无法进行喷涂,只能采用流油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理,但是采用流油方式会导致地面产生油污,并且造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刷油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膜附着效果差的缺陷。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刷油装置,设置在滚压杆的送料口,包括供油组件和上油组件,所述上油组件具有沿所述滚压杆的传输方向贯穿所述上油组件的仿形通道,所述仿形通道与滚压杆相匹配;
5.所述上油组件包括沿所述滚压杆的传输方向依次分隔设置的吸水层、刷油层和匀油层,所述供油组件与所述刷油层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上油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刷油层连通的储油槽。
7.进一步的,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仅与刷油层连通的进油口。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储油槽分隔设置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所述吸水层的底部连通,所述储水槽内还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管。
9.进一步的,所述供油组件包括储油箱、泵体、送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储油箱依次通过泵体和送油管道与刷油层连通,储油槽依次通过回油管道和泵体与储油箱连通,以构成防锈油循环通道。
10.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为吸水棉布,所述刷油层为浸渍有防锈油的刷油海绵,所述匀油层为匀油海绵。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纵向调节组件和水平调节组件,所述上油组件通过所述纵向调节组件装设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
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杆和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固定环,所述上油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上还设有与所述调节杆固定的锁紧件。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边缘具有水平设置的凸座,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可滑动嵌设在所述凸座的滑槽,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块的顶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刷油装置,通过在上油组件设置仿形通道,滚压杆穿过仿形通道依次经过吸水层、刷油层和匀油层,其中,吸水层将滚压杆表面的水分和油膜擦拭掉,使得滚压杆表面保持洁净,然后经过刷油层将防锈油涂覆在滚压杆表面并通过匀油层将滚压杆表面的防锈油涂抹均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滚压杆的自动刷油功能,同时避免能够避免滚压杆表面刷油不均匀的问题,起到防腐防锈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油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油装置的上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油装置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标号说明:
20.1、滚压杆;2、壳体;21、外壳;22、内壳;211、储水槽;212、储油槽;213、第一开口;221、第二开口;222、回形隔板;223、进油口;3、上油组件;31、吸水层;32、刷油层;33、匀油层;34、仿形通道;4、供油组件;41、油箱;42、送油管道;43、回油管道;5、纵向调节组件;51、调节杆;52、固定环;6、水平调节组件;61、滑块;7、排水管;8、底座;81、凸座;8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2.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刷油装置,设置在滚压杆的送料口,包括供油组件和上油组件,所述上油组件具有沿所述滚压杆的传输方向贯穿所述上油组件的仿形通道,所述仿形通道与滚压杆相匹配;
23.所述上油组件包括沿所述滚压杆的传输方向依次分隔设置的吸水层、刷油层和匀油层,所述供油组件与所述刷油层连通。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油组件设置仿形通道,滚压杆穿过仿形通道依次经过吸水层、刷油层和匀油层,其中,吸水层将滚压杆表面的油膜擦拭掉,使得滚压杆表面保持洁净,然后经过刷油层将防锈油涂覆在滚压杆表面并通过匀油层将滚压杆表面的防锈油涂抹均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滚压杆的自动刷油功能,同时避免能够避免滚压杆表面刷油不均匀的问题,起到防腐防锈的保护作用。
25.进一步的,所述上油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刷油层连通的储油槽。
26.从上述描述可知,壳体内设置储油槽能够回收刷油层内多余的防锈油,防止防锈油滴落造成污染和浪费。
27.进一步的,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仅与刷油层连通的进油口。
28.从上述描述可知,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与刷油层连通从而能够向刷油层内持续补充防锈油。
2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与所述储油槽分隔设置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所述吸水层的底部连通,所述储水槽内还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管。
30.从上述描述可知,壳体通过设置与储油槽分隔设置的储水槽用于回收吸水层收集的水,并通过排水管排出,以保证吸水层的干燥性。
31.进一步的,所述供油组件包括储油箱、泵体、送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储油箱依次通过泵体和送油管道与刷油层连通,储油槽依次通过回油管道和泵体与储油箱连通,以构成防锈油循环通道。
32.从上述描述可知,储油槽通过回油管道和泵体与储油箱连通,从而能够将储油槽内收集的防锈油回流至储油箱内,再由储油箱输送至刷油层,以构成防锈油循环通道,实现防锈油的循环利用。
33.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为吸水棉布,所述刷油层为浸渍有防锈油的刷油海绵,所述匀油层为匀油海绵。
34.从上述描述可知,吸水棉布具有超高吸水性能,吸水棉布通过与滚压杆表面接触进而吸收滚压杆表面的水分。刷油层和匀油层的材料均为海绵,刷油海绵具有储油性从而能够将海绵空隙内储存的防锈油涂覆至滚压杆表面,匀油海绵表面具有类磨砂面,从而能够将滚压杆表面防锈油涂抹均匀。
35.进一步的,还包括纵向调节组件和水平调节组件,所述上油组件通过所述纵向调节组件装设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上。
36.从上述描述可知,上油组件设置在纵向调节组件和水平调节组件上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调整仿形通道的位置,使得仿形通道能够与滚压杆对准。
37.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杆和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固定环,所述上油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上还设有与所述调节杆固定的锁紧件。
38.从上述描述可知,上油组件通过固定环与调节杆转动连接,使得上油组件能够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调节,使得上油组件的位置调节具有灵活性,进而保证仿形通道的角度能够根据不同的滚压杆本体的弧度进行调节。
39.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边缘具有水平设置的凸座,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可滑动嵌设在所述凸座的滑槽,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块的顶部。
40.从上述描述可知,水平调节组件通过滑块与凸座滑动连接能够带动上油组件沿底座边缘的水平方向移动。
41.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刷油装置,应用于滚压杆上,优选的,该滚压杆为汽车天窗框架的主体材料。
42.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提供了一种刷油装置,设置在滚压杆1的送料口处。刷油装置包括壳体2、上油组件3、供油组件4、纵向调节组件5和水平调节组件6。上油组件3设置在壳体2内,供油组件4与壳体2内部的上油组件3连通,壳体2通过纵向调节组件5装设于水平调节组件6上。
43.本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外壳21和内壳22,外壳21底部设有分隔的储水槽211和储油槽212,外壳21顶部和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连通的第一开口213。内壳22设置在外壳21的上部,内壳22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第二开口221,且内壳22的第二开口221与外壳21的第一
开口213具有重合部分。内壳22内部设有两个回形隔板222,从而将内壳22内部划分为三个分隔空间。上油组件3设置在内壳22内,上油组件3包括依次设置在三个分隔空间内的吸水层31、刷油层32和匀油层33。吸水层31所在的分隔空间位于储水槽211的正上方,且储水槽211与吸水层31所在的分隔空间连通。刷油层32所在的分隔空间位于储油槽212的正上方,且储油槽212与刷油层32所在的分隔空间连通。内壳22的顶部还设有仅与刷油层32连通的进油口223。具体的,上油组件3的吸水层31为吸水棉布,吸水棉布具有超高吸水性能,能够吸附滚压杆1表面的水分和油膜。刷油层32为浸渍有防锈油的刷油海绵,刷油海绵内部气孔均填充有防锈油。匀油层33为匀油海绵,匀油海绵表面具有类磨砂面,能够起到均匀涂刷的作用。
44.本实施例中,上油组件3位于内壳22的第二开口221位置处具有沿滚压杆1的传输方向贯穿上油组件3的仿形通道34,且仿形通道34与滚压杆1相匹配。因为仿形通道34贯穿吸水层31、刷油层32和匀油层33的两端,且上油组件3的吸水层31、刷油层32和匀油层33沿滚压杆1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以使得滚压杆1能够在仿形通道34时能够依次经过吸水层31、刷油层32和匀油层33。当滚压杆1经过吸水层31时,吸水棉布能够与滚压杆1表面接触,从而将滚压杆1表面的水蒸气以及油膜吸附,使得滚压杆1表面保持干燥。当表面干燥的滚压杆1经过刷油层32时,刷油海绵与滚压杆1表面接触并将刷油海绵内的防锈油涂覆至滚压杆1表面。当表面具有防锈油的滚压杆1经过匀油层33时,匀油海绵与滚压杆1接触,匀油海绵表面具有类磨砂面,从而能够将滚压杆1表面防锈油涂抹均匀。
45.本实施例中,供油组件4包括储油箱41、泵体、送油管道42和回油管道43,储油箱41内储存有防锈油,泵体的第一输入端与储油箱41的出口连通,泵体的第一输出端通过送油管道42与内壳22上的进油口223连接,并通过进油口223与刷油层32内部连通。壳体2的储油槽212上设有与回油管道43一端连通的回油口,回油管道43的另一端与泵体的第二输入端连通,泵体的第二输出端与储油箱41的入口连通,从而以构成防锈油回收、再利用的循环通道,实现防锈油的循环利用。
46.本实施例中,壳体2底部还设有与储水槽211连通的排水管7,排水管7远离储水槽211的一端与外置的排水通道连通。通过设置排水管7能够及时将储水槽211内收集的水排出,以保证吸水层31的干燥性。
4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8,底座8上设有矩形的支撑板和沿支撑座一端向外延伸设置的固定板。支撑板的边缘具有水平设置的凸座81,固定板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架82,供油组件4设置在支撑架82上。水平调节组件6包括滑块61,滑块61的底部设有可滑动嵌设在凸座81的滑槽,滑块61设置在凸座81靠近滚压杆1的送料口的一端。纵向调节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杆51和两个可转动套设在调节杆51外的固定环52。固定环52呈u形,固定环52靠近开口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锁附孔和与锁附孔连接的锁紧螺栓,固定环52远离开口的一端侧壁与壳体2一侧壁固定连接,使得上油组件3能够通过壳体2设置在两个固定环52的外壁上。固定环52滑动套设在调节杆51上,上油组件3通过固定环52可沿调节杆51进行上下移动并且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转动。上油组件3可以通过调整水平角度和上下高度位置使得仿形通道34的角度和位置能够与滚压杆1本体的弧度相适配。而后通过锁紧螺栓可以将固定环52锁紧,保证上油组件3与调节杆51连接固定的稳定性。
48.工作原理:
49.1、将与壳体2连接的固定环52套设在调节杆51上,移动滑块61至上油组件3与滚压杆1的送料口针对设置时停止;然后根据滚压杆1本体的形状和角度调节上油组件3的水平角度和竖直高度位置,使得仿形通道34的角度和位置能够与滚压杆1本体的弧度相适配,调整后上油组件3位置后锁附螺栓将上油组件3固定,最后打开供油组件4的泵体;
50.2、供油组件开启后,泵体将储油箱内的防锈油通过送油管道输送至刷油层,刷油层的刷油海绵吸收并储存防锈油,多余的防锈油经刷油层流向储油槽,储油槽内收集的防锈油通过回油管道回收至储油箱进行循环利用。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刷油装置,通过在上油组件设置仿形通道,滚压杆穿过仿形通道依次经过吸水层、刷油层和匀油层,其中,吸水层将滚压杆表面的油膜擦拭掉,使得滚压杆表面保持洁净,然后经过刷油层将防锈油涂覆在滚压杆表面并通过匀油层将滚压杆表面的防锈油涂抹均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滚压杆的自动刷油功能,同时避免能够避免滚压杆表面刷油不均匀的问题,起到防腐防锈的保护作用。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