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8944发布日期:2023-03-07 20: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碎料仓(1)、混合仓(2)、传送机构(3)、切粒机构(4),碎料仓(1)的下端连接于混合仓(2)的顶端左侧,混合仓(2)的右侧底端连接有传送机构(3),传送机构(3)的右侧连接有切粒机构(4);所述混合仓(2)包括混合外壳(21)、粘合剂进料斗(22)、电机(23)、转轴(24)、固定环(25)、混合杆(26)、混合料导向板(27)、支撑腿(28),混合外壳(2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粘合剂进料斗(22),混合外壳(21)的顶端中间部分设置有电机(23),电机(23)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的末端连接有固定环(25),固定环(25)设置于混合外壳(21)的外侧下表面,转轴(2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数根混合杆(26),混合料导向板(27)设置有碎料外壳(11)的内侧下端,碎料外壳(11)的下边面设置有支撑腿(28),碎料外壳(1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通道(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仓(1)包括碎料外壳(11)、进料斗(12)、碾轮(13)、过滤板(14)、出料导向板(15),碎料外壳(11)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斗(12),碎料外壳(11)的内侧上端安装有碾轮(13),碎料外壳(11)的内侧中间部分设置有过滤板(14),碎料外壳(11)的下端连接有过滤板(14),碎料外壳(11)的下端连接有出料导向板(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外壳(1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11),进料口(111)内侧安装有进料斗(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外壳(11)的左侧设置有废料出口(112),废料出口(112)的下表面与过滤板(14)的上表面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外壳(1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13),出料口(113)的下端与出料导向板(15)的上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传送外壳(31)、支撑杆(32)、驱动电机(33)、旋转轴(34)、旋转叶片(35),传送外壳(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数根支撑杆(32),传送外壳(3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左侧连接有旋转轴(34),旋转轴(34)的外侧旋转叶片(3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粒机构(4)包括模具(41)、刀片(42)、移动杆(43)、固定杆(44),模具(41)连接于传送外壳的右侧,模具(4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刀片(42),刀片(42)的上端连接有移动杆(43),移动杆(43)的上端套接有固定杆(44),固定杆(44)的左端连接有驱动电机(3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外壳(2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碎料进口(211),碎料进口(211)的内侧连接有出料导向板(15)的下端,碎料进口(211)的下端设置有导向板(212)。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外壳(31)的顶端设置有混合料进口(311),混合料进口(311)的内侧连接有排料通道(29)的下端。

技术总结
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它涉及造粒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它包括碎料仓、混合仓、传送机构、切粒机构,碎料仓的下端连接于混合仓的顶端左侧,混合仓的右侧底端连接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的右侧连接有切粒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自动混合造粒,效率较高,不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不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不会消耗大量的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吴樟强 章圣华 杨尊玲 赖建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农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3/3/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