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4772发布日期:2023-04-20 02:2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研磨筒,具体为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研磨筒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密封件等组成,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的夹层,一般用冷却水或冷冻水,用于控制物料温度。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573146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砂磨机研磨筒冷却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研磨筒本体,在该研磨筒本体的外侧壁铺设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呈螺旋形依次从所述研磨筒本体的一端绕至另一端,所述冷却水管道的截面为弓形结构,且该弓形结构中弦所在的面与所述研磨筒本体相贴合,采用半管冷却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圆管式冷却或螺旋开式冷却方式,加大了冷却水管道与研磨筒本体的接触面积,且在保证冷却水管与研磨筒本体具有更大接触面积的同时,位于冷却水管道中的冷却水量达到了最大值,具有更好的降温效率与效果。

3、结合现有技术,申请人对目前使用的研磨筒进行改进,在保证冷却效果提高的前提下,简化制作工艺以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包括外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设置外筒体两端的法兰盘、密封垫圈、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外筒体的内表面位于外筒体与内筒体的夹层之间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分割条;

3、导流分割条胶合于外筒体的内表面。

4、进一步的,导流分割条选用软性材质,导流分割条选用丁腈橡胶、硅胶或氟橡胶的一种。

5、进一步的,导流分割条的截面为“t”字型或“工”字型的一种,外筒体的内表面和内筒体的外表面位于导流分割条的位置开设有与之螺旋间距相同的凹槽。

6、工作原理:通过利用胶贴的分割板即将外筒体与内筒体形成的夹层分割成数个连通的水流通道,增加换液效果,提高冷却能力。

7、有益效果:

8、(1)软质材质的导流分割条胶合于外筒体的内表面,在保证提高冷却效果的同时,节约生产工艺流程和制造成本。

9、(2)外筒体的内表面和内筒体的外表面开设的凹槽,可加固胶合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包括外筒体(1)、设置于外筒体(1)内部的内筒体(2)、设置外筒体(1)两端的法兰盘(3)、密封垫圈(4)、进水接头(5)和回水接头(6),其特征在于:外筒体(1)的内表面位于外筒体(1)与内筒体(2)的夹层之间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分割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流分割条(7)的截面为“t”字型或“工”字型的一种,外筒体(1)的内表面和内筒体(2)的外表面位于导流分割条(7)的位置开设有与之螺旋间距相同的凹槽(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筒筒体组件,包括外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设置外筒体两端的法兰盘、密封垫圈、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外筒体的内表面位于外筒体与内筒体的夹层之间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分割条,导流分割条胶合于外筒体的内表面;本技术通过利用胶贴的分割板即将外筒体与内筒体形成的夹层分割成数个连通的水流通道,增加换液效果,提高冷却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孟超,西成才,刘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儒特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