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9334发布日期:2023-03-24 17:4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器的加热管领域,特别是指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


背景技术:

2.油水分离器用加热管加工时需要将电热丝安装到电热管内,然后在底端点胶,等胶凝固后,在电热管内进行灌砂,灌砂后对加热管的另一端进行点胶封口;
3.封胶后,电热管与工装之间有粘连,需要振动才能将电热管取下;
4.目前,上述过程均由人工完成,其中:
5.1.需要人工一手拿加热管、一手拿手持式点胶机进行点胶;
6.2.胶固化后,需要将一端封完胶的加热管放置在加热管支撑工装上进行灌砂,在此过程中,需要人工一个一个取下后,再将加热管一个一个的安装在灌砂用的加热管支撑工装上,为灌砂工序做准备,非常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出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通过设置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能够一次性转移第二支撑板上的所有的加热管,能够有效节省取管、放管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加热管的加工效率;同时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有效提高了支撑板与第二支撑工装拆卸的便利度和流动性,加工更加便捷。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9.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包括:翻转电机、翻转架、第一夹紧机构及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翻转架与所述翻转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相对安装于所述翻转架上;
10.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或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上,或者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同时将所述加热管夹紧。
11.进一步,所述翻转架包括侧板、顶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对称安装于所述侧板的上下两端,所述侧板的中心位置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
12.进一步,所述侧板、顶板及底板均为矩形板。
13.进一步,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气缸及第一支撑工装,所述第一夹紧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工装安装于所述第一夹紧气缸的底端。
14.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工装包括连接板及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紧气缸的底端,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15.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限位螺母、连接杆、限位孔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为阶梯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杆底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安装于所述限位槽的内端,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位于所述限位片上方,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连接螺纹配合,所述限位螺母限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外
端,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接位,所述限位块可转动的卡接于所述卡接位上,所述限位块对所述支撑板进行限位。
16.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工装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加热管的引线端的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贯穿所述连接板及支撑板。
17.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孔为阶梯通孔。
18.进一步,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工装,所述第二支撑工装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工装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加热管的封闭端的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孔同轴。
19.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孔为盲孔。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能够一次性转移第二支撑板上的所有的加热管,能够有效节省取管、放管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加热管的加工效率;同时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有效提高了支撑板与第二支撑工装拆卸的便利度和流动性,加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顾客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的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的带有部分剖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所示的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的第一夹紧机构的带有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所示的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的第二夹紧机构的带有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夹紧机构的第一支撑工装的连接板的结构剖视图;
27.图6为图3所示的第一夹紧机构的第一支撑工装的支撑板的结构剖视图;
28.图7为图3所示的第一夹紧机构的第一支撑工装的支撑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29.图8为图3所示的第一夹紧机构的第一支撑工装的第一限位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8所示的第一限位结构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图8所示的第一限位结构的结构侧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翻转电机1;输出轴11;翻转架2;侧板21;顶板22;底板23;第一夹紧机构3;第一支撑孔301;第一夹紧气缸31;第一支撑工装32;连接板321;支撑板322;第一限位结构33;限位槽331;限位螺母332;连接杆333;限位片3331;连接螺纹3332;卡接位3333;限位孔334;限位块335;第二夹紧机构4;第二支撑工装41;第二限位结构 42。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10,加热管批量点胶后的工件取件用工装,包括翻转电机1、翻转架2、第一夹紧机构3及第二夹紧机构4,所述翻转架2与所述翻转电机 1的输出轴11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相对安装于所述翻转架2上;
35.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或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上,或者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同时将所述加热管夹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所述翻转架2包括侧板21、顶板22及底板23,所述顶板22与所述底板23对称安装于所述侧板21的上下两端,所述侧板21的中心位置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翻转电机1的输出轴11上。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2,所述侧板21、顶板22及底板23均为矩形板。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4,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包括第一夹紧气缸31 及第一支撑工装32,所述第一夹紧气缸31的缸体安装于所述顶板22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工装32安装于所述第一夹紧气缸31的底端;
39.第一夹紧气缸31可设置两个,两个第一夹紧气缸同时进行动作,增加第一支撑工装32 的稳定性。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10,所述第一支撑工装32包括连接板321及支撑板322,所述连接板321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紧气缸31的底端,所述支撑板322 通过第一限位结构3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321上;
41.连接板321为支撑板322提供承载平台,支撑板322用于放置加热管。
4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10,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3包括限位槽331、限位螺母332、连接杆333、限位孔334及限位块335,所述限位槽331为阶梯限位槽,所述限位槽33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21上,所述连接杆333底端设置有限位片3331,所述限位片 3331安装于所述限位槽331的内端,所述连接杆333上设置有连接螺纹3332,所述连接螺纹 3332位于所述限位片3331上方,所述限位螺母332与所述连接螺纹3332配合,所述限位螺母332限位于所述限位槽331的外端,所述限位孔33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22上,所述连接杆333贯穿所述限位孔334,所述连接杆333上设置有卡接位3333,所述限位块335可转动的卡接于所述卡接位3333上,所述限位块335对所述支撑板322进行限位;
43.第一限位结构33至少设置四套,呈中心对称的分布于四个角上,保证对支撑板限位的稳定性。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7,所述第一支撑工装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加热管的引线端的第一支撑孔301,所述第一支撑孔301贯穿所述连接板321及支撑板322。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10,所述第一支撑孔301为阶梯通孔,将
第一支撑孔301设置为阶梯孔的目的是对加热管进行有效的支撑,同时电阻丝能够从孔内伸出来。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4,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包括第二支撑工装41,所述第二支撑工装41通过第二限位结构42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板23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3相同,所述第二支撑工装4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加热管的封闭端的第二支撑孔,为常规结构,未在图中示出,所述第二支撑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孔301 同轴。
4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孔为盲孔,盲孔即可满足对加热管的支撑。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10,工作步骤包括:
49.1.将电阻丝弯折,然后将电阻丝插入管体内;
50.2.然后将电阻丝外伸的一侧朝上、另一侧朝下插入第二支撑工装的第二支撑孔内;
51.3.等到插满后,人工运送到下一个工位;
52.4.下一个工位的工人通过人工对加热管进行点胶封管,同时,第一个工位的工人连续进行电阻丝的弯折、插管等动作;
53.5.等待第二支撑工装上的加热管上的胶固化;
54.6.待胶固化后,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将第二支撑工装安装到底板上,此时底板位于底部,第二支撑工装的支撑孔开口朝上;
55.7.第一夹紧气缸带动第一支撑工装向下移动,直到与第二支撑工装完全对接;
56.8.开启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连接有脚踏开关,每踩踏一次脚踏开关,电机的旋转轴旋转半圈),此时翻转架随着翻转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并使得底板位于上方,顶板位于下方,从而实现加热管整体从第二支撑孔移动到第一支撑孔内;
57.9.拧开限位块,将支撑板取下;
58.10.将备用的支撑板安装到连接板上,并使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59.11.再次踩踏脚踏开关,使支撑板到达顶部,等待下一次工作;
60.12.将支撑板放在灌砂机构上进行灌砂;
61.13.灌砂完成后,将支撑板放置在下一工位上;
62.14.对灌砂的一端进行点胶封装。
63.通上述步骤,避免了一端点胶后,一个一个将加热管取下后再次安装到灌砂机构上进行灌砂,有效缩短了灌砂前的工作时长,从而缩短了每批加热管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