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固碳装置及固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8089发布日期:2023-12-25 03: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藻固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藻采收件,其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底部,当微藻培养结束后,将所述罐体内的循环水通过所述罐体下方的排水口排出,而微藻则被截留在所述微藻采收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采收件包括过滤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上的过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件包括多个围设在透光的所述罐体外的灯管以及调光器;所述灯管可发出具有多种波长的光;所述调光器对所述灯管发射的灯光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恒温水槽和设置在所述恒温水槽内的加热件以及温度检测器,其中所述恒温水槽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其与罐体相通的同时隔绝所述罐体内的微藻;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恒温水槽内的循环水,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对循环水测温。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件包括用于检测循环水酸碱度的ph电极棒和用于添加酸碱缓冲液的加药器,在所述ph电极棒检测到循环水的ph值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所述加药器添加酸碱缓冲液调节循环水的ph值。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气升管;所述气升管上设置气体净化器,且所述气升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射流管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中充入含co2的混合气体,并经过所述气体净化器净化后进入所述射流管。

8.一种微藻固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微藻固碳装置进行微藻固碳,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吸收剂包括主吸收剂,所述主吸收剂包括钠盐、钾盐、醇胺溶剂和聚乙二醇二甲醚;其中所述钠盐的浓度为15-20mm;所述钾盐的浓度为5-8mm;所述醇胺溶剂的浓度为0.3-3mmol/l;所述聚乙二醇二甲醚的浓度为0.5-5m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吸收剂还包括补充剂;其包括浓度分别为20-25g/l的偏钒酸铵、45-50g/l的硫酸镍、15-20g/l的钨酸钠、35-45g/l的硫酸钛以及2-5g/l的硝酸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盐包含氯化钠;所述钾盐包含硫酸钾;所述醇胺溶剂包含三乙胺;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bg-11培养基、扎鲁克培养基或se培养基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培养基中,所述强化吸收剂与所述基础培养基的体积比为0.01。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藻利用所述强化培养基驯化为10-12天。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接种到所述循环水中培养15-20天;且在此过程中在所述微藻的延滞期添加2-8mmol/l的所述强化吸收剂,所述微藻的对数前期补加1-3mmol/l的所述强化吸收剂,所述微藻的对数后期补加1-3mmol/l的所述强化吸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co2的所述混合气体中co2与n2的体积比为1:9。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微藻固碳装置及固碳方法,在光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微藻,其中强化吸收剂与基础培养基混合后生成强化培养基;微藻利用强化培养基驯化设定时间后,接种到内部充满循环水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且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向循环水中补充强化培养基和通入含CO<subgt;2</subgt;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微藻在最佳补料模式下生长速度快、生物质浓度高,可以短时间内利用微藻固定较高的CO<subgt;2</subgt;量,以达到生物固碳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薇,姚建涛,张贵泉,陈甜甜,高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