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0073发布日期:2023-07-20 12:2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覆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洗水包覆,特别涉及一种包覆釜。


背景技术:

1、三元高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洗水包覆,需要使用到水洗包覆釜进行水洗。

2、三元产品包覆设备主要以市场上的反应釜为主,其主要由釜体、搅拌桨、减速机、电机、入料口、入水口和排料口等组成;生产时先由入水口加入一定重量的纯水,然后开启搅拌桨由入料口加入一定量的物料进行洗涤,一定时间后排出釜外。

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包覆釜结构如图1,入料口021及入水口022设置在封头012上,排料口023设置在底部,物料加入时,釜内扬尘比较严重,粉尘会逃逸到釜外,影响环境,同时釜内内壁011及主轴031粘尘严重,一定时间后容易脱落,造成物料配比失调,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覆釜,用于缓解扬尘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包覆釜,该包覆釜包括:釜体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釜体内,且与所述釜体转动连接,以便于搅动釜体内的水和物料;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入水口和入料口,所述入水口连接有第一延伸管,所述入料口连接有第二延伸管,所述第一延伸管和所述第二延伸管均位于所述釜体内,且沿所述釜体的轴向延伸。第一延伸管的出口与釜体内液面的距离被缩短,第二延伸管的出口与釜体内液面的距离被缩短,大部分物料和会直接落入下面的液体中,抑制大部分粉尘扬起。

4、可选地,所述釜体包括圆柱段和位于所述圆柱段顶端的封头段,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入料口均位于所述封头段;且所述第一延伸管和所述第二延伸管均至少延伸至所述封头段与所述圆柱段的连接处。

5、可选地,所述包覆釜还包括冲洗管道,沿着所述冲洗管道间隔设有多个喷淋头。

6、可选地,所述冲洗管道为环形冲洗管道,所述环形冲洗管道沿所述釜体的内壁延伸。

7、可选地,多个所述喷淋头沿所述釜体的轴向分散于所述环形冲洗管道的两侧。

8、可选地,所述冲洗管道至所述釜体的底部的容量占所述釜体总容量的至少70%。

9、可选地,所述冲洗管道设置于所述封头段与所述圆柱段的连接处。

10、可选地,每个所述喷淋头均为旋转喷淋头。

11、可选地,所述旋转喷淋头包括喷淋自旋球,所述喷淋自旋球具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冲洗管道的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喷淋自旋球设有多个第一喷淋孔和多个第二喷淋孔,每个所述第一喷淋孔沿所述喷淋自旋球的旋转切线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喷淋孔的延伸方向经过喷淋自旋球的球心。

12、可选地,沿远离所述入水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延伸管的内径缩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覆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和搅拌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釜还包括冲洗管道,沿着所述冲洗管道间隔设有多个喷淋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道为环形冲洗管道,所述环形冲洗管道沿所述釜体的内壁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淋头沿所述釜体的轴向分散于所述环形冲洗管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道至所述釜体的底部的容量占所述釜体总容量的至少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道设置于所述封头段与所述圆柱段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淋头均为旋转喷淋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淋头包括喷淋自旋球,所述喷淋自旋球具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冲洗管道的接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入水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延伸管的内径缩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物料洗水包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包覆釜,包覆釜包括:釜体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釜体内,且与所述釜体转动连接,以便于搅动釜体内的水和物料;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入水口和入料口,所述入水口连接有第一延伸管,所述入料口连接有第二延伸管,所述第一延伸管和所述第二延伸管均位于所述釜体内,且沿所述釜体的轴向延伸。第一延伸管的出口与釜体内液面的距离被缩短,第二延伸管的出口与釜体内液面的距离被缩短,大部分物料和会直接落入下面的液体中,抑制大部分粉尘扬起。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杰,莫及国,谭先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