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可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440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可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仪器类,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可控发生器。
化学实验中制备气体广泛使用启普发生器,这种装置使用不便,本发明人曾在CN88211532“内热式气体可控发生器”一文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后的气体发生器,这种装置克服了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的不足,结构上采用隔板式,由于隔成两室,加热时易出现加热不均匀,比较慢等现象,本实用新型对CN88211532“内热式气体可控发生器”进行改进,使结构更简单,加热均匀,迅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气体可控发生器由发生器外体,发生器内体,加液孔,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等组成,玻璃制的呈圆柱体形状的发生器外体 中有玻璃制的圆柱体状的发生器内体,发生器内体上端与发生器外体上端内侧封密连接而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发生器内体下端有带孔的搁料板,主要使用时搁置固体反应物,搁料板向下有一圈凸环,这一与发生器内体外圆周相同的凸环,不但能起加固的作用,同时在反应中止时,凸环内存气体能起隔绝固体反应物与液体接触的作用,发生器外体上端一侧有一加液口,正中间有和发生器内体相通的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如果是不需加热的气体可控发生器,可不必在发生器外体下端一侧开有电加热器放置孔,这样成本更低,对需加热的气体可控发生器则在发生器外体下端一侧壁上开有一电加热器放置孔。使用时,先安放好电加热器,把固体反应物从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中放下,落在搁料板上,同时此孔上装上带旋塞导管的橡皮塞,再从加液孔倒入液体,当固、液两相接触时,反应发生,需要加快反应速度时,可接通电加热器,当中止反应时,只需关闭旋塞,反应产生的气体把发生器内体内液体排出,使固、液两相脱离,反应停止,同样,再打开旋塞后,反应继续发生,气体不断地释放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1.加液孔2.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3.发生器内体4.搁料板5.凸环6.发生器外体7.电加热器8.电加热放置孔


图1是气体可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体可控发生器的俯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玻璃制的气体可控发生器其发生器外体6直径9cm,高为9cm,发生器内体3直径4.5cm,高为6cm,电加热器7直径为1.6cm,长度为8cm,加液孔1直径为1.8cm,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2直径为2.2cm,氢氧化钠和铝反应时,安装好电加热器7,从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2加入铝粒,用带旋塞导管的单孔塞塞紧,从加液孔1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电源,反应就逐渐加快,需中止反应,只需关闭旋塞,反应产生的气体把液体压回,脱离铝粒,反应停止,如又需反应时,打开旋塞,液体与铝粒接触即可。
气体可控发生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教学、学生实验和实验室等各种场合。
权利要求1.一种由发生器外体、发生器内体、加液孔、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等组成的气体可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呈圆柱体状的发生器外体中的圆柱状反应器内体上端与反应器外体密封连接,反应器内体下端有带孔的搁料板,搁料板向下有一圈凸环,发生器外体上端一侧有一加液孔,中间有与发生器内体相通的气体释放兼固体加入孔,在发生器外体下端一侧壁上有电加热器放置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仪器类,是对现有气体发生器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由反应器外体、反应器内体、加液孔、电加热器等组成,特别适用于需要连续制备气体,加热制备气体的各种固、液相化学反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可广泛地用于教学演示、学生实验及实验室等各种场合。
文档编号B01J7/00GK2041198SQ8821746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29日
发明者袁毅 申请人:袁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