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式回旋搅捧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684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制式回旋搅捧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的蒸发、蒸馏、冷冻或骤冷等过程的传热设备。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带有受回旋驱动搅棒的垂直管式传热设备。
在液体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蒸发液体,如用蒸馏过程从海水生产淡水;以及冰浆和其他冷液和冻液的生产。在其他一些应用中,冰浆显得很有用,如制造空调系统时为了降低电力最大需求的峰值;以及食品的冷冻,如渔船上水产品的存贮等。传统的蒸发和蒸馏设备,无论有无蒸汽压缩,都需要输入高能量以加热液体和驱动压缩机。还有,因为蒸发或冷凝主要都是在汽,液界面处发生,所以热量必须穿过容器壁及一液层才能过到界面。其结果是,传统蒸发设备中都存在显著的温降。这就限制了具有给定温差的蒸发系统的效能,或需要输入更高的能量。
颁发给现申请者的美国专利4,230,529及4,441,963号公开一种解决这问题的新方法。此方法所涉及的是一根(或多根)垂直、薄壁、两端开口的传热管,这些管受驱动作回旋运动,利用这些回旋管的运动,降低了管内外两侧壁面上的热阻,使传热效率得以提高。回旋运动使被蒸发的液体也作旋流,在管内壁面上形成薄膜。这提高了有效的蒸发面积和因降低液层厚度而减小了热阻。回旋运动也有助于热汽流冷凝所产生的热量向外管壁面的传递。外管壁面上液层厚度随冷凝过程而增加,热阻亦随之而增加。回旋运动将液滴摔开,因此可提高外壁面上的传热。
上述两专利都阐明了如何将多根这种管子安装在一个共同容器内以及通过一偏心装置驱使作水平面的回旋运动。因此,液体在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时,由动力耦合驱动绕内壁面而旋转。这些装置需要在蒸发器内有曲柄,轴承及复杂的密封。这些零件在制造和安装上都较困难而且价格昂贵;它们在加工时必需达到小公差,当用于化学工业时,它们易于受到腐蚀和污染,它们磨损会导致回旋管的平衡状态受破坏而出现振动、4230.529号专利也公开了一个带有自动调整回旋半径的自平衡装置,可以使平衡状态适应于质量的变化。若底座有所移动而曲柄半径必需固定时,此法也许并不适用。
目前存在有许多种传热装置,其范围从冰搅机到复杂的蒸发器,都采用受强制驱动而在管内作旋转运动的刚性滑板。因而就能将粘性液体扩展成均匀分布的膜。强制驱动滑板能够处理粘度为1,000,000厘泊或粘度更高的液体(水在20℃时的粘度为1厘泊)。然而,任何刚性强制驱动滑板或刮板都有一些缺点。首先,需要有一根转动的驱动轴并加以密封。其次,因为滑板或刮板是刚性的,而又是在一固定表面上距离很近的位置运动,设备的加工及安装都困难而昂贵。设备表面以及滑板/刮板,还有它的支持构件都必须达到小公差的机械加工的要求。尤其是,这些刚性滑板装置容易受到不能容忍的磨损。
对于粘度较低的液体,例如,其范围在1到1,000厘泊之间,其解决方法,如′399号专利所述,在管内放置一根搅棒以分散料液,使之成为很薄而均匀的膜,就能降低其热阻并强化蒸发。搅棒还能控制蒸发中固体残渣的积累。′399号专利公开几种固定搅棒的装置,包括有钢缆长度,底座与搅棒下端之间有一个挠性但不转动的支座与之相联,搅棒下端与底座之间还与一个双万向接头相联。作为液膜分布器来说,搅棒是有效的,但固定装置都有缺点。它们增加了材料安装及操作的总费用而且易出故障。特别使人担心的是支撑搅棒的挠性钢缆会出现材料疲劳。
美国专利4,762,592号描述了一种回旋驱动装置,克服了早期的偏心曲柄驱动遇到的困难,包括加工,安装,磨损及平衡等问题。这种改进式驱动装置是由固定在蒸发器上的旋转配重以及用弹簧撑筋构成的蒸发器悬挂装置组成。当配重转动时,配重和蒸发器的质量相互作回旋运动。
此装置虽然克服了偏心曲柄驱动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但仍有一些缺点。例如,它要求巨大的质量作回旋运动,尤其是将设备放大成商品尺寸时,设备内有多根管,每根管都有液流。所述的巨大质量增加了功率的需求(尤其是在起动时),增加了弹簧撑筋悬挂装置的需求,导致悬挂装置提前出现疲劳损坏。还有,系统的制造和操作费用通常都会有所增加。它也提高了对稳定操作平台的需求,比如说要用混凝土地基,就不适用于活动平台,如海上轮船或一些其它的运输工具。虽然,在4762592号专利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活动平台问题的方法,但在设备放大成商品尺寸的实践中,此法尚未能适用。
另一设计考虑是针对在某些生产要求时,必须维持被加工液体能在完全密封的环境中,如在无菌环境中操作。可是,由于传热装置采用连续过程,而液体须在回旋运动系统与其周围的固定不动的设备之间流动。并且,还要引入动力,因此就会遇到密封及其它问题。所用管路必须具有挠性,使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回旋运动,但在系统的放大过程中,维持这种挠性,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些考虑都是为了不用滑动旋转密封,因为它们难以维持所需的密封可靠度,尤其是当它们受到磨损时。
虽然,回旋管方法已用于蒸发及蒸馏操作,但至今尚未应用于冷冻。理由之一是液体如在传热表面上冻结,就会大幅度地降低回旋管法的所有操作优点。
所以,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适用于垂直传热管的回旋驱动装置,驱动的质量较小。与现有的回旋管系统相比,其能耗较低。还有,它能在活动性平台上操作。
另一个主要目的是由于采用本装置,其结果能够使设备简便地放大使用。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优点时而不必对零件制造加以严格的要求或在安装上需要精心调正。
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措施时,并不因驱动装置中零件磨损而受影响。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优点时也同时提供兼有简单而可靠的多管进料分配装置。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优点时也同时提供加工液体的密封,包括无滑动旋转的密封。
另一个目的是对蒸发,蒸馏,激冷及冷冻等传热设备提供上述的优点。
一台液体加工的传热设备,如蒸发器或蒸馏器。料液从为数最少为一根垂直、薄壁、两端开口的传热管上端之内壁面处进入。一根外管或壳体将每一根管或所有管都容纳于其中,并定义为室。在蒸发和蒸馏操作中,热汽流在传热管外壁面上流过时,至少有部份汽体冷凝。由此产生的热流穿过传热管壁内作径向流动,到达管内壁面上,引起液体蒸发。对激冷或冷冻操作而言,冷冻剂在外壁面上流动产生往外之径向热流,其结果则是使加工液体在内壁面上冻结。
每根管内放有一根搅棒。最好的放置方法是让搅棒自由地站立,其下端由距管子下端不远的水平板直接或间接支撑。搅棒的材料及其形状应能使之在沿内壁面扫过时,紧靠内壁面。另一种形式是在搅棒下端固定一个低摩擦的滑动触点。另一形式是通过一个球窝接头或与之相当的接头将搅棒联接到联杆的一端,联杆的下端可以固定于板上的套筒或类似构件内转动。
每个直接,强制回旋驱动装置都会驱动一根搅棒或众多搅棒作回旋运动,与以前的旋管式传热设备的明显不同之处是其传热管能静止不动。搅棒或众多搅棒在管内作回旋运动时,每根搅棒将液体分布在内壁面上。一个理想的强制搅棒驱动装置,包括有一对垂直间隔的水平板,搅棒被开在两板上相互对准的孔内受到有间隙的约束。再用一组偏心曲柄驱动两块板作回旋运动。另一种回旋运动用两块板与搅棒相联。每一块板呈蝶翅形。可用两块这样的板互作正交,各有自己的驱动轴和偏心组件,并以相位差为180°运动,目的是获得相对平衡。旋转动力是通过固定在壳体的滑动旋转密封装置的曲柄相联而得。为了避免使用滑动旋转密封,内轴可用磁力耦联来驱动,或通过一根管道与外部动力源和液封在一挠性管内的驱动元件之间进行扭力耦联。
另一种回旋驱动装置是将一根或一组搅棒牢靠地固定在一对在垂直方向上隔开的水平延伸缆网或相类似的构件,缆绳从一刚性环延伸到每一根搅棒。这样,不须旋转密封就能引入回旋运动;用两对径向放置,作相反驱动的元件通过波纹密封件或相似的元件与外壳相联。它们按同步方式运动,将线性运动转变为回旋运动以推动刚性环,进而推动与环相联的搅棒。
用于多管的液体分配系统,包括经由上层水平驱动板流入被加工的原料液,料液流过板上或经过堰板进入到与搅棒上端相配合的开孔。此分配系统之所以能工作,是因为管子静止不动,故供料装置就不需转动。液体籍助重力通过开孔进入下面的管子。搅棒在孔内运动可防止堵塞,甚至当液体为冰浆,果汁浓缩液或其他固-液混合物时,也有同样的效果。
该系统也可驱动板上围绕每一管子处安装一环状壁,壁上开一料孔或缺口。一种与之相当的进料系统是在安装传热管时,将其上端伸出固定水平管板上部并开有孔作为进料之用,其流量由开孔的面积来确定。驱动装置的磨损,例如驱动板上的开孔或轴承的磨损,对设备的操作并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这些,以及其他的特征和内容可从后面的详细阐述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在阅读时可借助附图。


图1是根据现发明的回旋搅棒传热设备的透视图,图中有多根静止不动的传热管和一个与搅棒强制耦联的回旋驱动装置。
图2是传热管及回旋搅棒的水平截面简化透视图,说明在管内搅棒及流体的动力作用情况。
图2A是一个说明图2中动力作用的力向量图。
图3是两对在直径方向上相互平衡的回旋驱动板的透视简图,每对板各由偏心曲柄驱动并都适用于装配和驱动一套如图1所示之搅棒作回旋运动。
图4是根据现发明的另一种回旋搅棒驱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现发明的回旋驱动装置之另一种配合的水平截面视图。
图6是一个不须旋转密封而以磁力耦联来传递旋转动力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7是与图6相对应的一种用机械耦联来传递旋转动力的无滑动旋转密封的装置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8表示图1所装配液体分配系统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9中根据现发明的一种搅棒固定装置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10是与图9对应的另一种搅棒固定装置的透视图。
图1所示为在传热设备100内采用一种根据现发明的回旋搅棒驱动装置。在一个容器或外壳1内装入一定数量的传热管2,一块上管板13和一块下管板3a以及管子2将容器1的体积分为两个室,室4和室5。室4表示传热系统的外侧或壳侧。室5为管侧,包括上室5a及下室5b两部份以及所有管子内部的空间。每根管2有内,外传热表面。管子是用薄壁并高传热性能的材料如铜或钢所制造。管子可经过某些表面处理,如在内壁面或外壁面上开槽,其目的是强化其传热性能。第一种过程介质Ⅰ可从出口7和7a引人而到室4,热量穿过传热管2的壁与第二种过程介质Ⅱ进行换热。第二种过程介质是通过进口6,8引入上室5a及进口9和10引入下室5b。例如,对海水淡化来说,介质Ⅱ是海水,介质Ⅰ则为加热蒸汽,如水蒸汽。对于制冰浆,介质Ⅱ为带有添加剂的水,可降低冰晶对管内壁面的吸附力,而介质Ⅰ则为带压的冷冻剂,它在外壁面沸腾而形成蒸汽/泡沫流。对水来说,适用的添加剂有乙二醇(汽车用的防冻剂)、牛奶、海水、醋酸钙镁及一些无机盐,如碳酸氢钠。这些无机盐为无水晶体。典型的溶液浓度为10%。优良的添加剂可得精细、粉状的冰晶。生成大而成片状冰晶的添加剂难以正常工作。
当设备100应用于蒸发过程时,室4内的介质Ⅰ温度较高,可用来蒸发室5内温度较低的第二介质Ⅱ。特别是用水蒸汽通过管路7引入室4时,水蒸汽在管子2的外壁面上冷凝放出潜热变为液体从出口7a流出。放出的热量用来蒸发介质Ⅱ,这是由管路输入到管板3上方并引入到上室5a的液体。料液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在管板3上形成一液体池24,液体经过缺口25流入管内,形成液流41沿管2内壁面往下流动。室4中的水蒸汽冷凝所释放出来的潜热穿过管2壁面将管内的液流41蒸发,产生蒸汽44,可流向管2上端并从出口8排出,或采用另一种流动方式,使蒸汽在管子2内往下流动与液流41以并流方式从室5b的下端出口流出。
在管2中的每根管子内都有一根搅棒14,搅棒受驱动在管2内作回旋运动并推动液流41。用弯曲的箭头50表示回旋运动。这种回旋运动产生离心力使搅棒紧靠管2的内壁面将液流41分散成薄而均匀的液膜,这有助于液体的蒸发并从而提高传热系数。
搅棒的重量,搅棒及管子的表面特性,以及搅棒的旋转速度都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加以调整以满足所需。例如,对海水淡化而言,最理想的性能是利用搅棒的回旋运动,尽量降低各种溶解在海水的成份在水的蒸发过程中沉积而成垢的趋势。
对一些食品的浓缩的情况,搅棒能够克服浓缩液有高粘度而推动之,则时避免损坏浓缩液中的敏感成分。在制备冰浆时,热流方向是从管内侧到外侧,所以冰晶是在液体被骤冷和向下流动中形成。对此应用,搅棒的功能是把刚形成的冰晶和管壁分离以防止其紧附在管2的内壁面上。
图1所示的构造中,最理想的形式是让在管2内的搅棒14,以它们的下端自由地站立在平板21之上。平板具有低摩擦表面,以使搅棒在其上作回旋运动50的滑动。在这种理想的形式中,搅棒14的回旋运动是由一对垂直相间的水平板11,12所操纵,这些板可由挠性轴13和13a所支撑,轴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的端盖板1a,1b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板11和12上。这些挠性轴13和13a,在它们受扭力状况时呈刚性,但在弯曲状态时则呈挠性。方向接头也有同样的功能。用这种方法悬挂的板11和12可自由地作平移运动,但不能作扭动。在板11和12的中心有袖套26和26a,轴15穿过两袖套。并由固定在中央轴7和17a的曲柄16和16a驱动而旋转,中央轴则穿过固定在容器1上的轴承和密封28和28a受马达18驱动。这样,当马达18运转时,使板11和12作回旋动动,进而驱动所有孔27中套住的搅棒14都作相似的回旋运动。曲柄16和16a的半径要调节到使搅棒能在管2中作自由回旋运动。孔27的直径要大于搅棒直径,使每根搅棒在管2内作回旋运动时,能自行调整。
图2所示为搅棒装置运转时所牵涉的主要动力情况。力60是由力61驱动的搅棒14在管2内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驱动搅棒14的力61由板11和12以及板上圆孔27的运动而产生,当流体被搅棒推动时,在搅棒14表面上产生流体动力63并与上述的离心力60相应作用。
图2a是一个力的平衡图,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力向量平衡时的物理本性。实质上,向量63的切向分量被向量61所平衡。向量1则直接与由马达18所提供的驱动功率有关。向量63的径向分量则由离心力所平衡,而离心力又是搅棒的速度,直径和密度的函数。由于搅棒的速度及直径都影响向量63的特性,所以只有搅棒的密度是一独立控制因数。
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所有搅棒的离心力与驱动板的离心力之和代表了一种作用在全系统的转动干扰力,使之产生振动。可在轴17和17a上装上一对配重19和19a以尽量降低此振动,如图1所示。
图3所示是一对正交的驱动板11和11′,通过装在两组偏心轴承30和31及它们的托架32和33的轴17所驱动。轴17a驱动另一组这类的板。每块板呈蝶翅或8字形,占据两象限。板11在板11′上略有间隙。因为这两个偏心轴承在方位上相差180°,而每一块驱动板具有相同的质量,带动同样数目的搅棒,所以它们会趋于相互平衡而不必另加配重。
图4例举另一种采用曲柄39的搅棒驱动装置,为了达到平稳操作,最少用三根曲柄作三角形排列。在此图中,所有三根曲柄39的半径相同。驱动板36上的三个镗孔38与支撑板上的三个镗孔40模式相同。在驱动三根曲柄中任何一根时,所有三根曲柄都会一致地转动。
图5例举了另一种带有一块搅棒驱动板11″的装配情况,特别强调此板应尽量的轻,并尽量地减少介质流入或流出管子的阻力。板11″是由环11a及网116所构成,其目的是带动环形驱动孔27″。当采用传热设备100作为制冰浆的机器时,这种驱动板特别适宜于用来作为传热设备的下板。图5还例举一个线性驱动装置,如磁或电线圈,很象一个气筒。如图所示,在密封袖套63内装有可滑动的磁心60,可用外面的磁线圈61操纵。四个这种线性驱动装置组成一个正交对。通过缆绳62及弹簧(没有图示)将它们和驱动板11″,12″耦联,所以,当向四个线圈61施加一个适当的振荡电流时,就能驱动此驱动板11作回旋运动。
图6所示为一个用于无密封驱动装置的传统式磁力耦联元件轴17与袖套57内的磁心56耦联,袖套则是壳体1的上盖1a的一个完整部分。在袖套57上的一个杯形磁铁58被轴59驱动。
图7所示为具有波纹管或相当形式的机械式无滑动的密封。实质上,它是一根用挠性管包裹起来的曲柄。图中,轴17由一系列的轴承28′和48支承并由轭53(如图4所示)推动的曲柄45所驱动而旋转。起密封作用的波纹管装置52由一些环51所支持。在曲柄处用一轴承袖套47来传动曲柄的力。在曲柄的上端,有一根管子54用来引入一些合适的液体55作为轴承润滑并有助于维持密封之用。此液体亦可能是料液的一部分。轴承48是由一对拱形支承元件49所支持。此密封元件只转动而不滑动,它具有机械驱动的优点,相对于如图6所示的磁力驱动装置而言,如其扭距不能带动所施加的载荷。后者会脱开接合。
图8所示是上驱动板11*及其驱动孔27*和搅棒14*分配料液均匀地进入传热管2*的情况。在这种布置中,装配管子2*时,使之略为突出于上管板3*之上,使板27*能在管子2*上端滑动并起一盖板之作用。引入室5*之料液会形成一液池24*,按预先确定之深度或压头来淹没板11*,此淹没深度确定了通过围绕搅棒14*的开孔27*进入每根管子的流量。在此法中,料液对于孔内的搅棒起润滑剂作用,而搅棒的运动又有助于防止开孔处堵塞的趋势。
图9和10所示两种不同的装置,用于减小搅棒14在板21上的滑动摩擦。在图9中,联杆64与搅棒14的下端的球窝联接器相联,使搅棒能绕管内作自由回旋运动。所示的联杆,其上端有一球,但亦可能是一球窝。其它装置,如采用一小段挠性管或一个双方向接头都是可以的。联杆64的下端与板21′上的球窝65作松动接合。球窝限制联杆下端作任何明显的平移。但并不限制它像搅棒一样沿一圆锥形轨迹运动。球窝65也可以制在一个独立的杯形元件上再将此元件固定在板21′上。此耦联亦可采用一小段挠性管或双方向接头的形式,但其价格较贵并会有疲劳或磨损问题。
图10所示为一较简单的装置。在搅棒14的下端固定一块低摩擦材料的触点68譬如采用一些合适的塑料。与搅棒14的材料相比较,它能降低对板21表面的摩擦系数。因此减小磨损和驱动搅棒所需的功率。
在操作中,根据图2的动力分析,马达18通过回旋运动,驱动两块或更多块驱动板及由驱动板带动的搅棒,从而使液体分配到管子2内,以及将固体物从管内壁面清除。搅棒的挠性使它能紧靠内壁面并有效地提高传热而不必在运动组件之间作严格的对准,不会在组件磨损后降低其效能,不要求组件配合时具有小公差,也不像以前的旋转装置那样对功率和安装所作的要求。必在运动组件之间作严格的对准,不会在组件磨损后降低其效能,不要求组件配合时具有小公差,也不像以前的旋转装置那样对功率和安装所作的要求。特别是,现发明中的搅棒及其它所有的转动的驱动装置组件的总质量,和在早期的技术系统中,如前面所述的那些专利529,963,及′592中的管子加上管内液体及其它固定在管上或随管运动的组件的总质量相比较,一般还不到后者的10%。同时也减小了起动扭距的需求,约为原来的20%。因此也减小马达18所需求功率的一半。如上所述,由于搅棒14在搅动中的挠性,及由于驱动装置的特点,一些刚性滑板和刮板系统的缺点都可避免。降低了运动构件的质量。也有利于放大,如降低造价和弹簧构件疲劳以及减小固定曲柄所带动的回旋管装置的振动与平衡问题。
本发明已按照最理想的配备进行了描述,因此,可以理解那些对前面所作详细阐述及附图熟悉的人都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修正和改动。例如,虽然所描述的搅棒是松动地配置在一块驱动板上的开孔中,但它们也可以固定在轴承中,即使这样做会增加其造价或降低了进料的选择性。还有,如何将搅棒以它们的下端自由地垂直放置也作了详述,但是也可以在上方用一根挠性缆绳悬挂,在两端作挠性锚定,或支撑在一块或两块驱动板上。然而,可以相信,这些改变不会更使人满意,因为它们降低了操作的选择性,增加了造价,或许还会更容易受到疲劳和磨损。按照这里所叙述的总设计内容和结构,可设想出各种形式的驱动板,动力源以及与驱动板耦联的方法等。以此类推,这些和其它的修改或变化都应当属于现申请的权利要求内。
权利要求
1.用于传热设备的回旋驱动装置,包括最少有一根垂直方向的传热管,第一种被加工的流体从它的上端流入而第二种流体流过其外表面,形成穿过管壁的径向传热,和每一根管内放入一根挠性搅棒,其长度一般地与管子相同。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源,将该动力的输出转换为回旋运动的装置,将上述的回旋运动用机械强制式装置与上述的搅棒进行耦联使之在上述管子的内壁面上作回旋运动以分布第一种流体并除去此流体因传热而在内壁面上沉积的固体。
2.权利要求1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机械耦联装置包括一块驱动板。
3.权利要求2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板包括一对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间隔的水平驱动板,它们与上述搅棒的上,下两端耦联。
4.权利要求3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两板包括有开孔,用以容纳搅棒的上下两端,形成松动的配合,而该搅棒则以其下端作自由站立。
5.权利要求4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包括有多根搅棒及所述的板,每块板都与全部搅棒配合。
6.权利要求4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包括有多根搅棒及其上,下两端处的多块板,这些板是按正交成对而组合。其中所述的传动装置按相位差180°来驱动所述的板对,其目的是达到自平衡。
7.权利要求4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组成最少有一根偏心轴与所述的动力源以及所述的每一块板之间进行耦联而操作。
8.权利要求5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板,其组成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框架内的刚性闭路的框架构件及装置,用以配置搅棒。
9.权利要求5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动力源是一个带有旋转轴输出的马达。
10.权利要求5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动力源是一正交成双的对立线性驱动机构。
11.权利要求4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搅棒下端配有低摩擦构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一块距离管子下端不远作不平延伸的平板。当搅棒作回旋动动时,那些低摩擦构件即在板上滑动。
12.权利要求4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搅棒,其下端与一联杆相联,使该搅棒能自由地作水平方向运动。该联杆的下端支撑在一个固定位置,使该联杆能够沿一圆锥形轨迹自由运动。
13.权利要求1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包括一个环绕所述的管子的容器,所述的搅棒及最少有一个所述的机械式耦联装置,以及其中所述的传动装置,此传动装置包括在该动力源与机械耦联装置之间的容器上的一个非旋转式密封。
14.权利要求13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动力源是一个装在转动元件中的磁力驱动装置,此转动元件位于所述的容器的密封内,包括有该容器的杯状部分,此部分围绕所述的转动元件。
15.权利要求13的回旋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密封包括一根用挠性管包裹起来的偏心曲柄,并有一种流体流入该管。
全文摘要
在一套连续加工液体的传热设备内用一个强制式机械装置去驱动一套垂直放置的搅棒。每根搅棒分配在一根垂直的传热管内,它的下端自由地立于一平板上。搅棒具有适度柔性,作回旋运动时能紧密地靠近管内壁面。回旋驱动装置具有一对水平板用来推动搅棒。两平板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间距。板上开有圆孔用以套住搅棒。这些圆孔也可作为液体入口之用。为了隔离开传热介质,可采用若干不同的密封方法,以通过壳体来传递旋转动力而避免使用传统的旋转密封。
文档编号B01D1/06GK1096872SQ9312088
公开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2日
发明者李耀滋 申请人:李耀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