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467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滤池,特别是对V型滤池的改进。现有重力式滤池主要为砂式滤池,这种滤池的缺点是处理能力低,滤层清洗不便,过滤和冲洗之间的转换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能力大,滤料容易清洗,使用时间长的纤维过滤装置。
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纤维滤池,具有至少两个由双层中间渠道隔开的对称设置的过滤室和一在过滤室内的过滤层,在滤池外一侧上部有一原水渠和一配水槽,在滤池两侧壁上部有一V型进水槽,在配水槽与V型槽之间的侧壁上设有V型槽进水口,滤池中间渠道上层是反洗排水渠,下层是气、水分配渠,在分配渠两侧壁的上部有一排配气小孔,下部有一排配水小孔,在反洗排水渠内的一端侧壁底部有使排水渠与反洗排水槽相连的反冲洗排水阀门,在气、水分配渠一端侧壁下部有使分配渠与排水渠相连的正洗排水阀门,在反洗排水渠内的另一端侧壁的上部设置一安装阀门的空气管道,在侧壁下部设置一安装阀门的清水管和反冲洗水管,过滤层由一多孔板和连接在多孔板上的纤维束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决方案包括纤维束的下端连接在多孔板上,上端由浮子牵引;多孔板为一个下多孔板和一个上孔板,纤维束连接在上下多孔板上,最好是上孔板可以上下移动;在纤维束中设置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加压室;在原水渠和配水槽之间的隔壁上有一进水阀和一横向扫洗进水孔;在V型槽的槽底有一排横向扫洗小孔;纤维束通过水帽与多孔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滤池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除铁、锰,其产水量可比传统滤池提高2~3倍。本实用新型的滤池所采用的滤料有较强的截污能力,可提高设备的过滤周期。气水混合的正、反洗加上横向扫洗能有效的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同时降低了自耗水量。纤维滤池的滤料可连续使用10年以上,降低了滤池的维护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沿
图1中B-B剖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
图1中C-C中剖线的阶梯剖视图。
图4沿
图1中D-D剖线的剖视图。
图5沿
图1中A-A剖线的剖视图。
参见
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组滤池通常由数个滤池构成。每个滤池是两个独立的均压空腔,在两空腔的中间为双层中央通道,使滤池形成两左右两格过滤室26。每个过滤室26的下部装有多孔板27,将过滤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装添由纤维束构成的滤料15,并用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各种公知的水帽28固定在多孔板27上。
为了便于滤层的清洗和改善过滤效果,根据CN87100467揭示的原理,在滤层内整个截面上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加压室16。加压室的加压可通过专门的加压室充排水系统(图中未示出)实现。
滤池中间渠道的上层是反洗排水渠7,下层是气、水分配渠8。渠8两侧壁的上部有一排配气小孔10,下部有一排配水小孔9。在滤池外一侧上部有原水渠1,配水槽3。在原水渠1和配水槽3之间的隔板上有进水阀2和横向扫洗进水孔24。在滤池两侧的侧壁上部有滤池进水V型槽13,在V型槽13的槽底有一排横向扫洗小孔14。在配水槽3与V型槽13之间的侧壁上设有V型槽进水口23。
在滤池另一侧面有管廊25,在管廊25内有空气管路12和反冲洗水管21。
在中间渠道上部的反洗排水槽7内一端侧壁底部有反冲洗排水阀门4,以使排水渠6与反洗排水槽7相连。在气、水分配渠8一端侧壁下部有正洗排水阀门5,以使渠8与排水渠6相连,另一端侧壁的上部通过管道和空气阀门12与空气管道29相连,在侧壁下部通过管道三通、清水阀门20和反冲洗进水阀门22与清水管19和反冲洗水管21相连。
清水管19与水封井18相通。在水封井内设有隔板30,在隔板30的上部有清水堰17。在管廊25的底下是清水渠11,在水封井18的隔板30外有通孔31与清水渠11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通过加压室充排水系统向加压室16充水,对滤层进行加压。滤层在加压室16的作用下,密度沿水流动方向逐渐加大,形成深层过滤效应。被过滤的原水通过原水渠1、进水阀2、配水槽3和V型槽进水口23进入V型槽13。原水漫过V型槽23的槽顶,均匀地流入过滤室26内。原水通过滤层被过滤后,经过多孔板27、配气孔10、配水孔9、被集中到中间渠道下部的气、水分配渠8内。打开清水阀门20,被过滤的清水通过清水管19、清水阀门20进入到水封井18内。调整水封井18内隔板30上的清水堰17的高度,使滤池保持合适的过滤水头和滤速。清水通过水封井18的清水堰17、通孔31流入清水渠11。
当滤层被污染需要清洗时,关闭清水阀门20。启动加压室充排水系统,排出加压室内的水,放松滤层13。使滤料处于自由状态。
正洗打开进水阀2向滤池送水,开正洗排水阀5,形成正洗。此时,清洗水通过原水渠1、进水阀2、配水槽3、V型槽进水口23、V型槽13进入过滤室26。对滤层清洗后,污水通过气、水分配渠8侧壁上的配水孔9进入到气、水分配渠8,再通过正洗排水阀5被排到排水渠6内。
正洗结束后,关闭进水阀2、正洗排水阀5,结束正洗。
反冲洗打开反冲洗阀门22向滤池送水,打开反洗排水阀4进行反洗排水。这时,反冲洗水通过气水分配渠8侧壁上的配水孔9进入过滤室。清洗水对滤层清洗后,被收集到反冲洗排水槽7内,同时,滤池上部的原水槽1内的水仍有少量通过横向扫洗进水口24、V型槽进水口23进入V型槽15,再通过V型槽15上的横向扫洗孔14进入过滤室26,在过滤室26的水面产生横向水流,形成横向扫洗,将水面上的杂质、污物推向中间的反洗排水槽7。然后,反冲洗水通过反洗排水阀4排到排水渠6内。
在滤层进行正、反洗的同时,可对滤层进行空气擦洗。此时,启动鼓风机,打开空气阀门12,清洗空气通过空气管道29、空气阀门12,再通过气水分配渠8侧壁上的配气孔10输入到过滤室内。反洗时,在过滤室内。正洗时,空气和清洗水形成对流,可充分发挥气水擦洗的特点,能有效的对滤料进行清洗。
此外,过滤室21的下部装有多孔板27,上部装有上孔板,在上孔板上开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小孔。在两孔板之间装添束装滤料15并用水帽28固定在多孔板27上,滤料的另一端固定在上孔板上。在上孔板上部还可增加牵拉板,上孔板与牵拉板为刚性连接。在牵拉板上装有多个逆止阀。在下孔板上装有多个导向装置。在过滤室21的上部设有溢流装置。上孔板和牵拉板一起可沿导向装置垂直上下移动。上孔板的移动方式可以是CN2138518、CN1232712或中国专利申请98201424.4所揭示的孔板的移动方式,这些申请中的孔板移动方式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过滤室21的结构也可适用于普通快滤池等其他形式的重力式过滤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滤池,具有至少两个由双层中间渠道隔开的对称设置的过滤室和一在所说过滤室内的过滤层,在滤池外一侧上部有一原水渠和一配水槽,在滤池两侧壁上部有一V型进水槽,在配水槽与V型槽之间的侧壁上设有V型槽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说滤池中间渠道上层是反洗排水渠,下层是气、水分配渠,在所说分配渠两侧壁的上部有一排配气小孔,下部有一排配水小孔,在反洗排水渠内的一端侧壁底部有使排水渠与反洗排水槽相连的反冲洗排水阀门,在气、水分配渠一端侧壁下部有使所说分配渠与排水渠相连的正洗排水阀门,在反洗排水渠内的另一端侧壁的上部设置一安装阀门的空气管道,在侧壁下部设置一安装阀门的清水管和反冲洗水管,所说过滤层由多孔板和连接在多孔板上的纤维束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纤维束的下端连接在多孔板上,上端由浮子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说多孔板为一个下多孔板和一个上孔板,所说纤维束连接在上下多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说上孔板可以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纤维束中设置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加压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在原水渠和配水槽之间的隔壁上有一进水阀和一横向扫洗进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在V型槽的槽底有一排横向扫洗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纤维束的下端通过水帽与多孔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纤维过滤池具有至少两个由双层中间渠道隔开的对称设置的过滤室和一在过滤室内的过滤层,在滤池两侧壁有V型进水槽,中间渠道的上层是反洗排水渠,下层是气、水分配渠,在分配渠两侧壁有配气孔和配水孔,在中间渠道的一端有反冲洗排水阀门和正洗排水阀门,另一端设置空气管道、清水管和反冲洗水管,过滤层由一多孔板和连接在多孔板上的纤维束构成,在纤维束中设置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加压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同时降低了自耗水量。
文档编号B01D24/02GK2401251SQ99248788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0日
发明者刘澄清 申请人:刘澄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