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497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脱硫除尘设备,具体的是一种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
随着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的工业调整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国策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各行业使用大量的燃煤锅炉,消烟除尘得到广泛重视,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消烟除尘装置,但存在偏重除尘效果而轻视脱硫的倾向,对脱硫及二次污染没有很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硫除尘装置,有的耐腐蚀能力差,使用寿命较短,有的除硫效果不够理想,性能不够稳定。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不仅除尘效果好,而且脱硫率高,耐磨,耐酸、碱,抗腐蚀,稳定性能好,处理烟气量大,操作方便,维修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由顶部连通的主塔和副塔组成,主塔上设有除雾板入口、除尘板入口、主供水管、进烟口、排污口;副塔设有出烟口、清灰口,在主塔上可以设置有平台和扶梯,其特征在于在主塔内部设有3—6组花岗岩旋流塔板,其最上一组为除雾旋流塔板,其余为脱硫除尘旋流塔板;每组旋流塔板由若干叶片和一块盲板组成;叶片呈有大、小端的扇形翅片形状,盲板呈圆盘形,其上部环边开有若干等分圆周的斜槽与叶片小端相应;其组合关系是各叶片倾斜一定角度以小端嵌装固接于盲板,叶片大端嵌装固接于主塔墙体内壁相应的凹槽;所述叶片排列的俯视形状为各叶片与盲板环边斜交呈螺旋辐射形状;所述主塔最上部的除雾旋流塔板与主塔中、下部的除硫除尘旋流塔板的叶片的安装斜角相反;所述各组旋流塔板的盲板以中心支柱支承,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叶片与盲板、塔体,盲板与支柱,支柱与支柱之间均为粘结固定结构;所述叶片、盲板、支柱的材质均为花岗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主塔、副塔的塔体的材质为花岗岩砌块。
所述花岗岩材质的叶片与盲板、塔体砌块和盲板与支柱的连接结构为以环氧胶泥粘结为整体。
所述花岗岩材质的叶片厚度为脱硫板叶片厚12—18mm,除雾板叶片厚18—25mm,且除雾板叶片的宽度大于脱硫板叶片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湿式旋流塔板的除尘器,适用于每小时2—200吨的民用、工业、电力等锅炉的脱硫除尘,其除尘效率达99%,脱硫率达75—80%;2.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从主塔筒体及内部至副塔筒体均采用花岗岩材料结构,它具有耐磨、耐酸、碱、抗腐蚀、稳定性能良好、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耐磨性高的优点,可使用百年以上;它克服了钢质结构不能克服的腐蚀缺点,也优越于用瓷砖、辉缘岩板衬(易脱落)的结构。
3.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具有处理烟气量大、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维修费用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在普通花岗岩水膜除尘器内设置三到六组花岗岩旋流塔板,避免了以前内部用不锈钢板做旋流塔板的不足,原来使用寿命才2年左右,用花岗岩薄板做塔板,其使用寿命可增加6—8倍。
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可使用于多种燃烧方式的锅炉,包括链条炉、抛煤机炉、煤粉煤、沸腾炉、手烧炉等,因其较高的脱硫率,使配套锅炉对选用燃煤含硫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可烧煤种增多。
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设有检修平台扶梯,通过扶梯,检修人员可从人孔处进入塔体维修。
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用水可采用封闭循环式,排出的污水经灰水分离器,或沉淀池澄清过滤后再加碱,或者石灰即可用循环泵再次打回除尘器循环使用,避免了二次污染。
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中除雾板叶片的形状示意图;图4是
图1所示除雾板叶片的排列方向示意图;图5是
图1中除硫板叶片的形状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除硫板叶片的排列方向示意图;图7是
图1中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
图1中塔体内壁嵌装叶片的凹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视图;
图11是
图1中一组旋流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
图11的俯视图。
附图编号Ⅰ.主塔Ⅱ.副塔 Ⅲ.旋流塔板1.除雾板入口2.除尘板入口3.主供水管4.进烟口5.排活口6.出烟口7.清灰口8.叶片 801.除雾板叶片 802.除尘板叶片9.肓板 901.(环边上的)斜槽10.支柱 11.花岗岩塔体砌块12.内墙上安装叶片的凹槽 13.块梯平台请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由顶部连通的主塔和副塔Ⅱ组成,主塔上设有除雾板入口1、除尘板入口2、主供水管3、进烟口4、排污口5;副塔Ⅲ设有出烟口6、清灰口7,在主塔上Ⅰ可以设置有平台和扶梯13,其特征在于在主塔Ⅰ内部设有3—6组花岗岩旋流塔板Ⅲ,其最上一组为除雾旋流塔板,其余为脱硫除尘旋流塔板;每组旋流塔板由若干叶片8和一块盲板9组成;叶片呈有大、小端的扇形翅片形状见图3、图5,盲板9呈圆盘形见图7、图8,其上部环边开有若干等分圆周的斜槽901与叶片8的小端相应;其组合关系是各叶片8倾斜一定角度以小端嵌装固接于盲板9,叶片8的大端嵌装固接于主塔Ⅰ体内壁相应的凹槽12见图9、
图10、
图11;所述叶片8排列的俯视形状为各叶片8顶边投影线与盲板9环边斜交(相切或相交)呈螺旋辐射形状见
图12;所述主塔Ⅰ最上部的除雾旋流塔板与主塔中、下部的除硫除尘旋流塔板的叶片的安装斜角相反见图4、图6;所述各组旋流塔板的盲板9以中心支柱10支承,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实施时,所述叶片8与盲板9、塔体Ⅰ,盲板9与支柱10,支柱10与支柱之间均为粘结固定结构;实施时,所述叶片8、盲板9、支柱10的材质均为花岗岩。
所述主塔Ⅰ、副塔Ⅱ的塔体的材质为花岗岩砌块。
所述花岗岩材质的叶片8与盲板9、塔体砌块11的连接及盲板9与支柱10的连接结构为以环氧胶泥粘结为整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花岗岩材质的叶片厚度为脱硫板叶片802厚12—18mm,除雾板叶片801厚18—25mm,且除雾板叶片801的宽度大于脱硫板叶片802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普通花岗岩水膜除尘器内部加入三道至六道花岗岩旋流塔板(如图2所示),运行时,用PH为10的碱液从每道旋流塔板中央的盲板分配到各个叶片,顺着叶片斜度形成薄液层,并被气流喷洒成液滴,液滴随气流运动的同时被离心力甩至塔壁,再受重力作用沿壁下流至排污口,液体从叶片被离心力甩至塔壁都与含尘气流充分接触,这样,绝大部分气流中的尘粒在被甩到塔壁上后,即被碱液捕集,同时,气流中的二氧化硫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使气流中二氧化硫浓度大大降低;本湿式旋流塔板与主、副塔的组合脱硫效率高达99%,这是一般除尘器不能与之相比的,该设备由主塔、副塔两大部分组成,旋流塔板安在花岗岩主塔内,最上层一道塔板是除雾塔板(也就是水气分离器)。
权利要求1.一种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该除尘器由顶部连通的主塔Ⅰ和副塔Ⅱ组成,主塔Ⅰ、副塔Ⅱ的塔体的材质为花岗岩砌块,主塔上设有除雾板入口(1)、除尘板入口(2)、主供水管(3)、进烟口(4)、排污口(5);副塔Ⅲ设有出烟口(6)、清灰口(7),在主塔Ⅰ上可以设置有平台和扶梯(13),其特征在于在主塔Ⅰ内部设有3—6组花岗岩旋流塔板Ⅲ,其最上一组为除雾旋流塔板,其余为脱硫除尘旋流塔板;每组旋流塔板由若干叶片(8)和一块盲板(9)组成;叶片呈有大、小端的扇形翅片形状,盲板(9)呈圆盘形,其土部环边开有若干等分圆周的斜槽(901)与叶片(8)的小端相应;其组合关系是各叶片(8)倾斜一定角度以小端嵌装固接于盲板(9),叶片(8)的大端嵌装固接于主塔Ⅰ体内壁相应的凹槽(12);所述叶片(8)排列的俯视形状为各叶片(8)与盲板(9)环边斜交呈螺旋辐射形状;所述主塔Ⅰ最上部的除雾旋流塔板与主塔中、下部的除硫除尘旋流塔板的叶片的安装斜角相反;所述各组旋流塔板的盲板(9)以中心支柱(10)支承,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叶片(8)与盲板(9)、塔体Ⅰ,盲板(9)与支柱(10),支柱(10)与支柱之间均为粘结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8)、盲板(9)、支柱(10)的材质均为花岗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岗岩材质的叶片(8)与盲板(9)、塔体砌块(11)的连接以及盲板(9)与支柱(10)的连接结构为以环氧胶泥粘结为整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岗岩材质的叶片厚度为脱硫板叶片(802)厚12—18mm,除雾板叶片(801)厚18—25mm,且除雾板叶片(801)的宽度大于脱硫板叶片(802)的宽度。
专利摘要一种花岗岩脱硫除尘器的湿式旋流塔板,该脱硫除尘器由顶部连通的主塔和副塔组成,在主塔内部设有3—6组旋流塔板,每组旋流塔板板由若干叶片和一块盲板组成;各叶片倾斜一定角度以小端嵌装固接于盲板,各组旋流塔板的盲板以中心支柱支承,所述叶片、盲板、支柱的材质均为花岗岩,相互间固定连接为整体;本实用新型不仅除尘效果好,而且脱硫率高,耐磨,耐酸、碱,抗腐蚀,稳定性能好,处理烟气量大,操作方便,维修费用低。
文档编号B01D50/00GK2412659SQ99255969
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邓中旦 申请人:福建省连江县敖江北岳花岗岩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