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02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防滑烧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所述的防滑烧杯,涉及一种生物、化工实验用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内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烧杯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烧杯结构功能简单,主要用于化学药品的存放及液体体积的大致测量。另外,在人们进行各种繁琐的科研活动时,往往工作忙碌,频频用到烧杯,这时候如科研人员手太滑,往往遇到抓起烧杯困难,甚至由于匆忙而造成烧杯滑落。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滑烧杯,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滑烧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手部或烧杯湿滑而造成的烧杯滑落等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所述的防滑烧杯;其特征在于在烧杯的两侧壁上加工有防滑面。
[0006]本发明所述的防滑面在烧杯的杯壁上对称加工两个。
[0007]本发明所述的防滑面为向杯壁内的凹陷面。
[0008]本发明所述的防滑面上加工有磨砂面或防滑凸起。
[0009]使用是两手把在烧杯的两个防滑面上即可轻松的将烧杯拿起,不会出现滑落现象。
[0010]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0011]由于本发明在烧杯两侧加工有两个对称的防滑凹陷面,使用者可以轻松地拿起烧杯,防止了因手部或烧杯湿滑而造成的花落现象,避免了烧杯内物质的洒落迸溅,而造成的实验失败或对实验者造成的身体伤害。
[0012]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本发明共有2幅附图,其中:
[0014]附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本发明侧视图。
[0016]在图中:1、烧杯2、防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其特征在于在烧杯I的两侧壁上加工有防滑面 20
[0018]防滑面2在烧杯I的杯壁上对称加工两个。
[0019]防滑面2为向杯壁内的凹陷面。
[0020]防滑面2上加工有磨砂面。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滑烧杯;其特征在于在烧杯(I)的两侧壁上加工有防滑面(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面(2)在烧杯(I)的杯壁上对称加工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面(2)为向杯壁内的凹陷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面(2)上加工有磨砂面或防滑凸起。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述的防滑烧杯,涉及一种生物、化工实验用具。其结构为在烧杯的两侧壁上加工有防滑面。防滑面在烧杯的杯壁上对称加工两个。防滑面为向杯壁内的凹陷面。防滑面上加工有磨砂面或防滑凸起。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防滑烧杯。
【IPC分类】B01L3-00
【公开号】CN104668001
【申请号】CN201310638544
【发明人】梁禄元
【申请人】大连民族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