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262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装置,具体指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
【背景技术】
[0002]电解锰是将锰矿石进行粉碎、化合、除杂、调配后再进行电解的湿法冶金过程,其中化合就是在化合桶中将锰矿粉浆化并加入硫酸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合可以获得可溶性硫酸锰,便于进行后期的电解操作。
[0003]目前,产业化应用的化合桶容积可达数百立方,在化合过程中需要对化合桶内鼓入空气来实现某些杂质的氧化分解和部分有害气体物质的溢出,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实现电解液精制,有利于后期的尚效电解。
[0004]但化合桶鼓入空气进行除杂反应受氧气溶解度较小的条件制约,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取大流量空气鼓入,并采取多管化合桶底部导入促进氧化作用,但也存在能耗大、效率低的缺陷。因此,提高化合桶的溶氧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溶氧效果好的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包括桶体、电机及减速机和搅拌轴,搅拌轴插入桶体内,电机及减速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上固定有双层搅拌桨;桶体内设有锥面环与筛孔柱面环构成的气环体,鼓气管前端固定在气环体上,鼓气管排气口在气环体内部偏高处。
[0007]所述桶体底部设有液流槽,液流槽连接输出控制阀。
[0008]装置由普通化合桶增加防腐不锈钢制作的锥面环与筛孔柱面环构成的气环体,将鼓气管前端固定在气环体上,鼓气管排气口在气环体内部偏高处。工作时,矿浆一般低于化合桶口部适当高度,搅拌器适合转速旋转,将矿浆通过两层搅拌桨向下推动,完成搅拌并有效防止矿浆沉底。
[0009]装置一般采用中压罗茨鼓风机提供气源,通过阀门控制鼓气管将压缩空气导入化合桶深部,鼓气管排气口布置在锥面环内偏上部,此时鼓入的空气在环内构成空气环,空气会通过筛孔柱面环分散细化溢出而进入化合桶;当气流更大时,气体会通过柱面环沿膜状溢入化合桶内部,达到良好的气液接触,实现气体中氧气向液相的溶解传质,促进氧化反应,实现除杂目的。
[0010]压缩空气在锥面环内与液面压力接触、筛孔细化溢出柱面环的空气与液相实现微泡沫状压力接触、柱面环下沿膜状溢出气体扩散后再度与液相压力接触,促进溶氧传质,有利于氧化反应进行,同时气体在化合桶底部上升过程中有足够时间与路径行程与液相搅拌混合,继续接触溶氧传质,当气泡细化上升同时被向下液流携带又会重返液相,实现再度溶氧。大面积、多步骤、变压力溶解多方式协同作用,促进溶氧和进行高效有益的氧化反应。
[0011]本装置溶氧效果极好,溶氧、氧化反应彻底快捷,比传统方式高效数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巧妙利用锥面环与筛孔柱面环构成的气环体,极大提高了化合桶的溶氧能力,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和后续的电解操作,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各标号表不:
1、电机及减速机;2、搅拌轴;3、搅拌桨;4、桶体;5、液流槽;6、输出控制阀;7、鼓气管;8、锥面环;9、筛孔柱面环;10、鼓气管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6]如图1所示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包括桶体4、电机及减速机I和搅拌轴2,搅拌轴2插入桶体4内,电机及减速机I带动搅拌轴2转动,搅拌轴上固定有双层搅拌桨3 ;桶体内设有锥面环8与筛孔柱面环9构成的气环体,鼓气管7前端固定在气环体上,鼓气管排气口 10在气环体内部偏高处。
[0017]所述桶体底部设有液流槽5,液流槽5连接输出控制阀6。
[0018]装置由普通化合桶增加防腐不锈钢制作的锥面环8与筛孔柱面环9构成的气环体,将鼓气管7前端固定在气环体上,鼓气管排气口 10在气环体内部偏高处。工作时,矿浆一般低于化合桶口部适当高度,搅拌器适合转速旋转,将矿浆通过两层搅拌桨3向下推动,完成搅拌并有效防止矿浆沉底。
[0019]装置一般采用中压罗茨鼓风机提供气源,通过阀门控制鼓气管7将压缩空气导入化合桶4深部,鼓气管排气口 10布置在锥面环内偏上部,此时鼓入的空气在环内构成空气环,空气会通过筛孔柱面环9分散细化溢出而进入化合桶;当气流更大时,气体会通过柱面环9沿膜状溢入化合桶内部,达到良好的气液接触,实现气体中氧气向液相的溶解传质,促进氧化反应,实现除杂目的。
[0020]压缩空气在锥面环8内与液面压力接触、筛孔细化溢出柱面环的空气与液相实现微泡沫状压力接触、柱面环9下沿膜状溢出气体扩散后再度与液相压力接触,促进溶氧传质,有利于氧化反应进行,同时气体在化合桶4底部上升过程中有足够时间与路径行程与液相搅拌混合,继续接触溶氧传质,当气泡细化上升同时被向下液流携带又会重返液相,实现再度溶氧。大面积、多步骤、变压力溶解多方式协同作用,促进溶氧和进行高效有益的氧化反应。
[0021]本装置溶氧效果极好,溶氧、氧化反应彻底快捷,比传统方式高效数倍。
[0022]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包括桶体、电机及减速机和搅拌轴,搅拌轴插入桶体内,电机及减速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上固定有双层搅拌桨;桶体内设有锥面环与筛孔柱面环构成的气环体,鼓气管前端固定在气环体上,鼓气管排气口在气环体内部偏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底部设有液流槽,液流槽连接输出控制阀。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锰工艺中的鼓风化合桶,包括桶体、电机及减速机和搅拌轴,搅拌轴插入桶体内,电机及减速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固定有双层搅拌桨;桶体内设有锥面环与筛孔柱面环构成的气环体,鼓气管前端固定在气环体上,鼓气管排气口在气环体内部偏高处。本发明巧妙利用锥面环与筛孔柱面环构成的气环体,极大提高了化合桶的溶氧能力,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和后续的电解操作,并且结构简单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IPC分类】C01G45/10, B01J19/18
【公开号】CN104959099
【申请号】CN201510396107
【发明人】银永忠, 姚茂君
【申请人】吉首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