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化褐煤及应用该活化褐煤的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51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应器选用山东思源水业工程有限公司的SIC内循环厌氧反 应器;
[0048] 吸附达到饱和的吸附填料塔停止进水后排空,然后用10_30wt%的盐酸或硫酸溶 液浸泡填料24h,之后排出酸性浸泡液;然后再用本发明处理后的达标排放出水冲洗填料 塔中的填料,直至冲洗出水至中性,最后再用浓度为10~30wt %的NaOH溶液浸泡24h,即 可完成活化褐煤的再生。
[0049] 在填料再生过程中排出的酸性再生液可反复使用多次后失效,失效的酸性浸泡液 用NaOH或Ca (OH) 2溶液中和至pH = 8-9,再加入PAC或PFS及PAM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 COD较低,可送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进一步处理。
[0050] 实施例3
[0051] -种活化褐煤及应用该活化褐煤的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中所述的活化褐煤是 以碱性溶液对矿物褐煤进行了活化处理,具体的活化处理步骤如下:
[0052] 首先将矿物褐煤先行粉碎成粒径为9mm~IOmm大小的颗粒,后将褐煤颗粒置于耐 腐蚀容器中,再加入30wt %的NaOH溶液对褐煤进行浸泡,二者的体积比是NaOH溶液:褐煤 颗粒=1:1,浸泡时间24h ;将上述碱液活化后的褐煤,从碱液中捞出后用自来水洗至中性 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l〇5°C烘干至衡重。
[0053] 应用上述活化褐煤的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焦化废水经降温、调 节、隔油和混凝气浮的预处理后,首先利用活化褐煤进行吸附,经过活化褐煤吸附处理后, 废水进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生物处理;之后出水再经缺氧池、曝气生物池、二沉池 和深度处理池的常规处理手段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
[0054] 其中活化褐煤直接装入填料塔中,其填料高度为2_4m,装载前首先将活化褐煤用 水充分浸泡后再进行填料水力装载,吸附时控制焦化废水以lBV/h~2BV/h的流速流过活 化褐煤吸附填料塔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
[0055] 所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选用山东思源水业工程有限公司的SIC内循环厌氧反 应器;
[0056] 吸附达到饱和的吸附填料塔停止进水后排空,然后用10_30wt%的盐酸或硫酸溶 液浸泡填料24h,之后排出酸性浸泡液;最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吸附填料塔,直至出水至中 性,最后再用浓度为10~30wt %的NaOH溶液浸泡24h,即可完成活化褐煤的再生;
[0057] 在填料再生过程中排出的酸性再生液可反复使用多次后失效,失效的酸性浸泡液 用NaOH或Ca (OH) 2溶液中和至pH = 8-9,再加入PAC或PFS及PAM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 COD值较低,可送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进一步处理。
[0058] 试验例1
[0059] 发明人利用实施例1中的工艺对山东齐河某集团炼焦废水进行了处理,原水情况 为:CODcr为2726mg/L,采用两根相同规格填料塔串联的方式,填料塔高度为2. 4米,填料塔 内褐煤堆积密度为0. 786g/cm3,处理结果如下:
[0060] 其中34小时后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两根填料塔内的褐煤进行活化再生,之后 再对原水进行吸附,并累计计算吸附时间,结果如下表
[0062] 可见本发明获得的新鲜活化褐煤吸附去除效率较高,而进行活化再生后的活化褐 煤依然可以对焦化废水中的物质形成有效的吸附,且吸附去除率基本维持不变,发明人按 照装料比以及去除效果最终计算可知,该试验例中活化褐煤吸附容量为70mg/g,且经过多 次活化试验,发现当活化褐煤经再生10次后,吸附去除率有明显下降,发明人将其冲出到 滤水池,滤料经风干后可混入焦煤中作为炼焦原料使用,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0063] 试验例2
[0064] 发明人利用实施例2中的工艺对山东齐河某集团炼焦废水进行了处理,原水情况 为:CODcr为4750mg/L,采用两根相同规格填料塔串联的方式,填料塔高度为2. 4米,填料塔 内褐煤堆积密度为0. 775g/cm3,处理结果如下:
[0065] 其中由于原水的CODcr较高,本试验在24小时后即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对两 根填料塔内的褐煤进行活化再生,之后再对原水进行吸附,并累计计算吸附时间,结果如下 表:
[0067] 可见本发明获得的新鲜活化褐煤吸附去除效率较高,而进行活化再生后的活化褐 煤依然可以对焦化废水中的物质形成有效的吸附,且吸附去除率基本维持不变甚至更高, 发明人认为这是由于原水CODcr较高且来水不稳定造成的,并不影响整个试验的真实性, 发明人按照装料比以及去除效果最终计算可知,该试验例中活化褐煤吸附容量为76mg/g, 且经过多次活化试验,发现本试验例当活化褐煤经再生7次后,吸附去除率有明显下降,同 样也是由于原水CODcr较高的原因导致再生次数的减少,发明人将其冲出到滤水池,滤料 经风干后可掺入锅炉用煤中代替燃煤使用,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主权项】
1. 一种活化褐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褐煤是以碱性溶液对矿物褐煤进行了活化 处理,具体的活化化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将矿物褐煤先行粉碎成粒径为5mm~IOmm大小的颗粒,后将褐煤颗粒置于耐腐蚀 容器中,再加入10~30wt%的NaOH溶液对褐煤进行浸泡,二者的体积比是NaOH溶液:褐 煤颗粒=1~3:1,浸泡时间24h;将上述碱液活化后的褐煤,从碱液中捞出后用自来水洗至 中性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l〇5°C烘干至衡重即可。2. -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活化褐煤的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焦化废 水经降温、调节、隔油和混凝气浮的预处理后,首先利用活化褐煤进行吸附,经过活化褐煤 吸附处理后,废水进入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生物处理;之后出水再经缺氧池、曝气生 物池、二沉池和深度处理池的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其特征在于: 其中活化褐煤直接装入玻璃柱或填料塔中,其填料高度为2-4m,装载前首先将活化褐 煤用水充分浸泡后再进行填料装载,吸附时控制焦化废水以lBV/h~2BV/h的流速流过活 化褐煤吸附填料塔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吸附达到饱和的吸附填料塔停止进 水后排空,之后用10_30wt%的盐酸或硫酸溶液浸泡填料24h,之后排出酸性浸泡液;之后 再用自来水冲洗吸附填料塔直至出水至中性,最后再用10~30wt%的NaOH溶液浸泡24h 即可完成活化褐煤的再生。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选用山东 思源水业工程有限公司的S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活化褐煤经再生后可循环利用10 次,之后用水力将其冲出滤水池,滤料经风干后可混入焦煤中作为炼焦原料使用,也可掺入 锅炉用煤中代替燃煤使用。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排出的酸性浸泡液可反复使用多次, 直至其pH值达到6时方可弃用。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弃用的酸性浸泡液用NaOH或Ca(OH)2 溶液中和至PH8-9,再加入PAC或PFS及PAM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即可送入内循环厌氧反 应器中进一步处理。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活化褐煤经再生后可循环利用10 次,经循环利用10次后的活化褐煤用水将其从吸附罐中冲出后进入滤水池,滤料经风干后 可混入焦煤中作为炼焦原料使用,或掺入锅炉用煤中代替燃煤使用;滤出液进入缺氧生物 池进行处理。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涉及一种活化褐煤及应用该活化褐煤的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具体采用活化褐煤作为吸附材料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然后再进行常规的缺氧和好氧处理及深度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所采用的活化褐煤可以重复利用且吸收量较高,成本远低于活性炭,同时采用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取代常用的地下厌氧生物池,大幅度提高了厌氧生物的处理效率,降低了后续处理工程的负荷,实现了达标排放,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焦化废水处理的空白。
【IPC分类】B01J20/24, C02F1/28, C02F9/14, B01J20/32
【公开号】CN105214625
【申请号】CN201510734337
【发明人】冯建民, 庞来源, 朱作雪, 张玉芬, 李兴华
【申请人】山东思源水业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