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386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
【背景技术】
[0002]大米在碾米过程完毕,大米本身温度较高,若直接进入抛光系统将会由于大米本身温度降温不够而在抛光过程导致大米爆腰,从而影响加工完毕大米的成品质量。
[0003]CN202438349U公开的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是其在仓体上设置风机,通过风机的作用来达到凉米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设置方法无法保证仓体内部的大米全部达到凉米的效果,而且风机长时间开启将耗费大量的电力,非常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改变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达到凉米效果的大米加工用凉米仓。
[0005]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主要由仓体、散热片、出口、分米盘、出米孔、圆管组成。仓体底部为锥形结构,上端设置有入口。散热片的数量为若干,设置在仓体上端四周,由上部向下方内部倾斜延伸,构成仓体上部,每个散热片之间的距离形成间隙构成散热通道。出口设置在仓体锥形结构底端。所述的分米盘、出米孔、圆管构成分米器;圆管自入口插入,连接到仓体内部中央位置;圆管外端设置有伞状的分米盘;分米盘之间设置有出米孔。所述分米盘的数量为3?5个。
[0006]本实用新型大米加工用凉米仓,通过仓体上端四周设置散热片形成的间隙来达到凉米的效果,保证在仓体内部的大米能全部达到凉米的效果,节约大量资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米加工用凉米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09]大米在米机上进行剥皮加工处理后进入凉米仓进行降温储存。进而进入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保证大米加工完毕成品质量。
[0010]如图1所示的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主要由仓体1、散热片2、出口 3、分米盘4、出米孔5、圆管6组成。仓体I底部为锥形结构,上端设置有入口。散热片2的数量为若干,设置在仓体I上端四周,由上部向下方内部倾斜延伸,构成仓体I上部,每个散热片2之间的距离形成间隙构成散热通道。出口 3设置在仓体I锥形结构底端。所述的分米盘4、出米孔5、圆管6构成分米器;圆管6自入口插入,连接到仓体I内部中央位置;圆管6外端设置有伞状的分米盘4 ;分米盘4之间设置有出米孔5。所述分米盘的数量为3?5个。
[0011]本实用新型凉米仓在工作时:大米碾米机从入口进入分米器圆管,从圆管上的出米口流入分米盘,从而落到仓体。而大米本身的热量将随下落过程从散热片之间的间隙排除仓体外部,达到自动凉米的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大米加工用凉米仓,通过仓体上端四周设置散热片形成的间隙来达到凉米的效果,保证在仓体内部的大米能全部达到凉米的效果,节约大量资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主权项】
1.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主要由仓体(I)、散热片(2)、出口(3)、分米盘(4)、出米孔(5)、圆管(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I)底部为锥形结构,上端设置有入口 ;所述散热片(2 )的数量为若干,设置在仓体(I)上端四周,由上部向下方内部倾斜延伸,构成仓体(I)上部,每个散热片(2)之间的距离形成间隙构成散热通道;出口(3)设置在仓体(I)锥形结构底端;所述的分米盘(4)、出米孔(5)、圆管(6)构成分米器;圆管(I)自入口插入,连接到仓体(I)内部中央位置;圆管(6)外端设置有伞状的分米盘(4);分米盘(4)之间设置有出米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凉米仓,其特征在于:是所述分米盘(4)的数量为3?5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主要由仓体、散热片、出口、分米盘、出米孔、圆管组成。仓体底部为锥形结构,上端设置有入口。散热片设置在仓体上端四周,由上部向下方内部倾斜延伸,构成仓体上部。出口设置在仓体锥形结构底端。所述的分米盘、出米孔、圆管构成分米器;圆管自入口插入,连接到仓体内部中央位置;圆管外端设置有伞状的分米盘;分米盘之间设置有出米孔。本实用新型大米加工用凉米仓,通过仓体上端四周设置散热片形成的间隙来达到凉米的效果,保证在仓提哦内部的大米能全部达到凉米的效果,节约大量资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IPC分类】B02B1-08
【公开号】CN204503168
【申请号】CN201520158540
【发明人】吴承海, 田应旭
【申请人】遵义市凯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