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737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芯管I与中套管2存在径向间隙,中套管2在前端面上设孔形成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4,芯管I在与第一出水口 4同侧的前端管壁上开内孔5连通芯管I与中套管2,芯管I前端封闭后端敞口且短于中套管2,中套管2内壁上设两道平行槽分别嵌有内密封圈6阻塞芯管I和中套管2的间隙,芯管I和转动套管2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可以在转动套管3原位旋转时带动芯管I使其相对中套管2沿轴向前后位移,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套管2和转动套管3存在径向间隙形成一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流道7,形成环形流道7的中套管2外壁与转动套管3内壁沿轴向平行,环形流道7延伸至中套管2的前端面处形成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口 8,中套管2的管壁上开外孔9连通环形流道7和中套管2内腔,外孔9位于两道内密封圈6之间,中套管2外壁上开槽嵌有外密封圈10阻塞环形流道7,所述外密封圈10和第二出水口 8分列于外孔9的两侧,;所述的中套管2内壁上开槽嵌有后密封圈11阻塞芯管I和中套管2的间隙,所述后密封圈11对应芯管I后端位置;转动套管3在与第一出水口 4反向一侧的端部内壁上开槽嵌有皮圈12,所述皮圈位于中套管2和转动套管3之间;环形流道7在第二出水口 8侧的前端内径尺寸小于后方的内径尺寸并在变径位置形成向外缩径的锥形段,锥形段处的中套管2管壁为一锥形管壁14,锥形段处的转动套管3内壁形成一锥形内壁13 ;转动套管3内壁上绕周向均布4个轴向的凸筋22,所述凸筋22自第二出水口 8处向内延伸至锥形内壁13的小径端。
[0024]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于芯管I外壁上向外延长的两个径向拨杆15、中套管2管壁上沿螺旋方向的两个内螺旋槽17以及转动套管3内壁上沿轴向的两个外直槽16,两个径向拨杆与两个内螺旋槽以及两个外直槽均绕周向间隔180°设置,两个径向拨杆15位于芯管I外壁上远离内孔5 —侧并各自穿过一个内螺旋槽17卡入一个外直槽16中。此外,枪头安装使用时还需通过中套管后端和枪身管件密封固定,由于芯管前端封闭后端敞口且短于中套管,从枪身管件向前送入中套管的水可以从芯管后端敞口送入芯管,此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
[0025]使用时,转动套管原位旋转时,通过内螺旋槽和外直槽的配合作用,转动套管旋转时可以带动径向拨杆,使芯管做螺旋方向运动,具体是芯管转动同时沿轴向平移,切换进入两种输水路径。如图1所示,当芯管I后移至两道内密封圈6之间时第二出水口 8喷水,此时芯管内的水路从内孔流入两道内密封圈之间的中套管内腔,然后经外孔流入环形流道7向第二出水口 8供水;如图2所示,当芯管I前移越过两道内密封圈6抵近第一出水口 4时第一出水口喷水,此时芯管内的水流从内孔流入中套管前端内腔,向第一出水口 4供水。
[0026]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于芯管I外壁上向外延长的两个径向拨杆15、中套管2管壁上沿螺旋方向的两个第一螺旋槽18以及转动套管3内壁上沿螺旋方向的两个第二螺旋槽19,两个径向拨杆绕周向间隔180°设置,第一螺旋槽18和第二螺旋槽19的旋向相反,两个径向拨杆15位于芯管I外壁上远离内孔5 —侧并各自穿过一个第一螺旋槽卡入一个第二螺旋槽中。
[0027]使用时,转动套管原位旋转时,通过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配合作用,旋转转动套管可以带动径向拨杆,使芯管做螺旋方向运动,具体是芯管转动同时沿轴向平移,切换进入两种输水路径。如图3所示,当芯管I后移至两道内密封圈6之间时第二出水口 8喷水,此时芯管内的水路从内孔流入两道内密封圈之间的中套管内腔,然后经外孔流入环形流道7向第二出水口 8供水;如图4所示,当芯管I前移越过两道内密封圈6抵近第一出水口 4时第一出水口喷水,此时芯管内的水流从内孔流入中套管前端内腔,向第一出水口 4供水。
[0028]实施例3如图5?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于芯管I外壁上向外延长的两个径向拨杆15、中套管2管壁上沿轴向的两个内直槽20以及转动套管3内壁上沿螺旋方向的两个外螺旋槽21,径向拨杆、内直槽、外螺旋槽均绕周向间隔180°设置,两个径向拨杆15位于芯管I外壁上远离内孔5—侧并各自穿过一个内直槽20卡入一个外螺旋槽21中。
[0029]使用时,转动套管原位旋转时,通过外螺旋槽和内直槽的配合作用,旋转转动套管可以带动径向拨杆,使芯管沿轴向平移,切换进入两种输水路径。如图5所示,当芯管I后移至两道内密封圈6之间时第二出水口 8喷水,此时芯管内的水路从内孔流入两道内密封圈之间的中套管内腔,然后经外孔流入环形流道7向第二出水口 8供水;如图6所示,当芯管I前移越过两道内密封圈6抵近第一出水口 4时第一出水口喷水,此时芯管内的水流从内孔流入中套管前端内腔,向第一出水口 4供水。
【主权项】
1.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包括自内向外逐层套置的芯管(I )、中套管(2)以及转动套管(3),所述芯管(I)与中套管(2)存在径向间隙,中套管(2)在前端面上设孔形成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4),芯管(I)在与第一出水口(4)同侧的前端管壁上开内孔(5)连通芯管(I)与中套管(2),芯管(I)前端封闭后端敞口且短于中套管(2),中套管(2)内壁上设两道平行槽分别嵌有内密封圈(6)阻塞芯管(I)和中套管(2)的间隙,芯管(I)和转动套管(2)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可以在转动套管(3)原位旋转时带动芯管(I)使其相对中套管(2)沿轴向前后位移,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套管(2)和转动套管(3)存在径向间隙形成一个轴向延伸的环形流道(7),形成环形流道(7)的中套管(2)外壁与转动套管(3)内壁沿轴向平行,环形流道(7)延伸至中套管(2)的前端面处形成一个环形的第二出水口(8),中套管(2)的管壁上开外孔(9)连通环形流道(7)和中套管(2)内腔,外孔(9)位于两道内密封圈(6)之间,中套管(2)外壁上开槽嵌有外密封圈(10)阻塞环形流道(7),所述外密封圈(10)和第二出水口(8)分列于外孔(9)的两侧,当芯管(I)前移越过两道内密封圈(6)抵近第一出水口( 4 )时第一出水口喷水,当芯管(I)后移至两道内密封圈(6 )之间时第二出水口(8)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于芯管(I)外壁上向外延长的径向拨杆(15)、中套管(2)管壁上沿螺旋方向的内螺旋槽(17)以及转动套管(3)内壁上沿轴向的外直槽(16),所述径向拨杆(15)位于芯管(I)外壁上远离内孔(5) —侧并穿过内螺旋槽(17)卡入外直槽(1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于芯管(I)外壁上向外延长的径向拨杆(15)、中套管(2)管壁上沿螺旋方向的第一螺旋槽(18)以及转动套管(3)内壁上沿螺旋方向的第二螺旋槽(19),所述第一螺旋槽(18)和第二螺旋槽(19)的旋向相反,所述径向拨杆(15)位于芯管(I)外壁上远离内孔(5) —侧并穿过第一螺旋槽(18)卡入第二螺旋槽(19)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于芯管(I)外壁上向外延长的径向拨杆(15)、中套管(2)管壁上沿轴向的内直槽(20)以及转动套管(3)内壁上沿螺旋方向的外螺旋槽(21),所述径向拨杆(15)位于芯管(I)外壁上远离内孔(5) —侧并穿过内直槽(20)卡入外螺旋槽(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拨杆(15)数量为I?4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套管(2)内壁上开槽嵌有后密封圈(11)阻塞芯管(I)和中套管(2)的间隙,所述后密封圈(11)对应芯管(I)后端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套管(3)在与第一出水口(4)反向一侧的端部内壁上开槽嵌有皮圈(12),所述皮圈位于中套管(2)和转动套管(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流道(7)在第二出水口(8)侧的前端内径尺寸小于后方的内径尺寸并在变径位置形成向外缩径的锥形段,锥形段处的中套管(2)管壁为一锥形管壁(14),锥形段处的转动套管(3)内壁形成一锥形内壁(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套管(3)内壁上绕周向均布多个轴向的凸筋(22),所述凸筋(22)自第二出水口(8)处向内延伸至锥形内壁(13)的小径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凸筋(22)数量为2?5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枪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针对在先专利的水枪头结构只有一个出水口和匹配的输水流道带来的影响出水效果、甚至漏水以及枪头加工麻烦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双流道的水枪头结构,所述水枪头具有两个出水口和内外两个输水流道,使用时可以通过选择流道和出水口的组合,完成不同的出水形态,这种切换工作的出水结构有助于降低长时间水流冲击对同一流道造成的有害磨损,使水枪出水效果增强和稳定性提高成为可能,并能大大延长水枪头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B05B1-12
【公开号】CN204583516
【申请号】CN201520303848
【发明人】沈崇姗
【申请人】沈崇姗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