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918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气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氨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相关的医药中间体合成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氨气的废气,以往的做法是直接通过水喷淋法进行简单的吸收后外排,这种处理方法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氨气在吸收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对原有含有氨气的废气的处理方法的改进,将废物转化为产品,减少三废的排放,已成为行业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氨气在经过水吸收后,得到的氨水中杂质较少,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品,可转化为化工产品,较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氨气回收效率低下的缺陷,提供一种氨气回收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5]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包括氨气回收塔,所述氨气回收塔包括串联设置的一级氨气回收塔和二级氨气回收塔,所述二级氨气回收塔包括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与含氨废气进管连通,一级氨气回收塔还与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连通,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和二级氨气回收塔都设有氨水循环管路和氨水存储装置。
[0006]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通过一级含氨废气管分别与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串接,所述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均与二级含氨废气管对应连接。
[0007]所述氨水循环管路包括一级氨水循环管路和二级氨水循环管路,所述氨水存储装置包括一级氨水存储罐和二级氨水存储罐,所述一级氨水循环管路与一级氨气回收塔对应连接,在所述一级氨水循环管路上串接有一级氨水存储罐和对应的一级氨水循环泵,所述二级氨水循环管路与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均对应连接,在所述二级氨水循环管路上串接有二级氨水存储罐和对应的二级氨水循环泵。
[0008]在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内均设有冷却液列管,所述冷却液列管均与冷却液循环管路对应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上串接有冷却液循环泵和冷却液存储罐。
[0009]在所述一级氨水存储罐和二级氨水存储罐上设有氨水回用管路,在所述氨水回用管路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通过一级氨气回收塔和二级氨气回收塔对含氨废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对氨气进行两次吸收,提高了氨气回收效率,减少了废气中氨气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对氨气进行回收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001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在一级氨气回收塔、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内均设有冷却液列管,所述冷却液列管均与冷却液循环管路,流经冷却液列管可以降低一级氨气回收塔、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内部的温度,有利于含氨废气中的氨气与氨水接触时溶入氨水中;
[001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在一级氨水存储罐和二级氨水存储罐上设有氨水回用管路,在氨水回用管路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在一级氨水存储罐和二级氨水存储罐内的氨水浓度达到设计标准的时候,通过氨水回用管路把氨水放出,在在所述氨水回用管路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方便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氨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的结构详图;
[0016]图中为一级氨气回收塔,21为左氨气回收塔,22为右氨气回收塔,3为含氨废气进管,4为一级含氨废气管,5为二级含氨废气管,6为一级氨水循环管路,7为一级氨水存储罐,8为一级氨水循环泵,9为二级氨水循环管路,10为二级氨水存储罐,11为二级氨水循环泵,12为冷却液循环管路,13为冷却液循环泵,14为冷却液存储罐,15为冷却液列管,16为氨水回用管路,17为氨水回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包括一级氨气回收塔I和二级氨气回收塔,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与含氨废气进管3对应连接,所述二级氨气回收塔包括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通过一级含氨废气管4分别与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串接,所述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均与二级含氨废气管5对应连接。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与一级氨水循环管路6对应连接,在所述一级氨水循环管路6上串接有一级氨水存储罐7和对应的一级氨水循环泵8,所述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均与二级氨水循环管路9对应连接,在所述二级氨水循环管路9上串接有二级氨水存储罐10和对应的二级氨水循环泵11。在医药中间体合成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有氨气的废气通过含氨废气进管3进入一级氨气回收塔I内,存储在一级氨水存储罐7内的一级氨水通过一级氨水循环泵8经过一级氨水循环管路6进入一级氨气回收塔I内,一级氨水和含有氨气的废气经过接触后,将含有氨气的废气中的氨气部分吸收,然后经过一级氨水吸收的废气进入并联连接的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中,分别与二级氨水循环管路9中的二级氨水进行接触,二级氨水吸收废气中的氨气后,废气可以直接外排或者进入下一工序进行处理。
[0019]在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1、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内均设有冷却液列管15,所述冷却液列管15均与冷却液循环管路12对应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2上串接有冷却液循环泵13和冷却液存储罐14。在所述一级氨水存储罐7和二级氨水存储罐10上设有氨水回用管路16,在所述氨水回用管路16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17。所述冷却液列管均15与冷却液循环管路12,流经冷却液列管12可以降低一级氨气回收塔7、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内部的温度,有利于含氨废气中的氨气与氨水接触时溶入氨水中。在氨水回用管路16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17,在一级氨水存储罐7和二级氨水存储罐10内的氨水浓度达到设计标准的时候,通过氨水回用管路16把氨水放出,在在所述氨水回用管路16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17,方便开启和关闭。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通过一级氨气回收塔7和二级氨气回收塔10对含氨废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对氨气进行两次吸收,提高了氨气回收效率,减少了废气中氨气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对氨气进行回收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0021]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包括氨气回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回收塔包括串联设置的一级氨气回收塔(I)和二级氨气回收塔,所述二级氨气回收塔包括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与含氨废气进管(3)连通,一级氨气回收塔(I)还与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连通,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和二级氨气回收塔都设有氨水循环管路和氨水存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通过一级含氨废气管(4)分别与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串接,所述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均与二级含氨废气管(5)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循环管路包括一级氨水循环管路(6)和二级氨水循环管路(9),所述氨水存储装置包括一级氨水存储罐(7)和二级氨水存储罐(10),所述一级氨水循环管路(6)与一级氨气回收塔(I)对应连接,在所述一级氨水循环管路(6)上串接有一级氨水存储罐(7)和对应的一级氨水循环泵(8),所述二级氨水循环管路(9)与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均对应连接,在所述二级氨水循环管路(9)上串接有二级氨水存储罐(10)和对应的二级氨水循环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I)、左氨气回收塔(21)和右氨气回收塔(22)内均设有冷却液列管(15),所述冷却液列管(15)均与冷却液循环管路(12)对应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2)上串接有冷却液循环泵(13)和冷却液存储罐(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氨水存储罐(7)和二级氨水存储罐(10)上设有氨水回用管路(16),在所述氨水回用管路(16)上设有氨水回用阀门(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气回收装置,包括氨气回收塔,所述氨气回收塔包括串联设置的一级氨气回收塔和二级氨气回收塔,所述二级氨气回收塔包括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与含氨废气进管连通,一级氨气回收塔还与左氨气回收塔和右氨气回收塔连通,所述一级氨气回收塔和二级氨气回收塔都设有氨水循环管路和氨水存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氨气回收塔和二级氨气回收塔对含氨废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对氨气进行两次吸收,提高了氨气回收效率,减少了废气中氨气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对氨气进行回收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IPC分类】B01D53-18
【公开号】CN204601952
【申请号】CN201520125297
【发明人】徐德伟, 张晓龙
【申请人】江西中翔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