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185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管,特别是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
【背景技术】
[0002]石墨降膜吸收器是一种合成氯化氢气体,氯油尾气或其它含氯化氢的尾气、氟化氢气体、二氧化硫、氨气等的吸收设备。现有石墨降膜吸收器中的吸收管为圆柱管体,吸收液从管体内壁流下,形成液膜,向吸收管通入气体,其液膜对气体进行吸收,液膜的吸收面积就是吸收管内壁的表面积。现有的吸收管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吸收管内壁表面积小,形成的液膜表面积小,即吸收率低;2)吸收管机械性能不好,强度不够,容易发生破裂,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它具有形成液膜品质好,吸收率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的内筒设有石墨管,石墨管的内筒内设有井型板,石墨管的内筒壁与井型板侧壁上均设有凸起,井型板的一端为凹弧结构;所述的石墨管的一端设有的进液口,另一端设有出液口 ;所述的进液口上设有引流壁,引流壁设于凹弧结构上方。
[0005]前述的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中,所述的保护壳为玻璃钢保护壳。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管的内筒内设置井型板,且在石墨管的内筒壁和井型板侧壁上设置若干凸起,使吸收管内部的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液膜面积,有效提高了吸收率。本实用新型还将井型板的顶端设为凹弧结构,且凹弧结构低于引流壁,使吸收液在石墨管内筒壁、井型板侧壁及凸起上分布更均匀,提高了液膜形成的品质。本实用新型在石墨管外部设有玻璃钢保护壳,使得整个吸收管强度得到提高,减小破裂的风险,延长了吸收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的标记为:1-保护壳,2-石墨管,3-井型板,4-凸起,5-凹弧结构,6-进液口,7-引流壁,8-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0012]实施例1。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I的内筒设有石墨管2,石墨管2的内筒内设有井型板3,石墨管2的内筒壁与井型板3侧壁上均设有凸起4,井型板3的一端为凹弧结构5 ;所述的石墨管2的一端设有的进液口 6,另一端设有出液口 8 ;所述的进液口 6上设有引流壁7,引流壁7设于凹弧结构5上方。石墨管2外部设有保护壳I,使整个吸收管的物理性能提高,增加吸收管的强度,降低吸收管破裂风险,延长使用寿命。石墨管2的内筒内设有井型板3,且石墨管2的内筒壁与井型板3侧壁上均设有凸起4,增加了液膜表面积,从而提高吸收率。进液口 6上设有引流壁7,使吸收液更容易流入石墨管2内筒;井型板3的一端为凹弧结构5,凹弧结构5位于引流壁7下方,使吸收液流向石墨管2内筒壁的同时,流向井型板3的侧壁及凸起4,从而使液膜形成更均匀,液膜形成品质更好。
[0013]前述的保护壳I为HET酸树脂玻璃钢保护壳。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向石墨管2内通入吸收液,吸收液经引流壁7流入管体内,并在石墨管2内壁、井型板3的侧壁和凸起4上形成液膜;向石墨管2通入气体,液膜对气体进行吸收;随后,气液混合物通过出液口 8流出吸收管。
【主权项】
1.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O的内筒设有石墨管(2),石墨管(2)的内筒内设有井型板(3),石墨管(2)的内筒壁与井型板(3)侧壁上均设有凸起(4),井型板(3)的一端为凹弧结构(5);所述的石墨管(2)的一端设有的进液口(6),另一端设有出液口(8);所述的进液口(6)上设有引流壁(7),引流壁(7)设于凹弧结构(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壳(I)为玻璃钢保护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膜吸收器用能提高吸收率的吸收管。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的内筒设有石墨管(2),石墨管(2)的内筒内设有井型板(3),石墨管(2)的内筒壁与井型板(3)侧壁上均设有凸起(4),井型板(3)的一端为凹弧结构(5);所述的石墨管(2)的一端设有的进液口(6),另一端设有出液口(8);所述的进液口(6)上设有引流壁(7),引流壁(7)设于凹弧结构(5)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形成液膜品质好,吸收率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IPC分类】B01D53-18
【公开号】CN204601957
【申请号】CN201520268379
【发明人】杨颖 , 陈笃抄
【申请人】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