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及超临界水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924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内的压力一致,收渣完成后,关闭第三排渣阀43,使得所述第二排渣锁斗2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00断开,打开所述第二泄压控制阀10,使得所述第二排渣锁斗2内压力降至低于0.3MPa,再打开所述第五排渣阀45进行排渣,排渣完成后,关闭所述第五排渣阀45,向所述二级排渣锁斗2内充一次水至所述二级排渣锁斗2内充满水,再打开所述二级排渣锁斗2的所述气体充压控制阀52或者所述液体充压控制阀54,对所述二级排渣锁斗2内充压至充压压力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内压力差为-0.5-0.5MPa时,停止充压,打开所述第三排渣阀43,所述二级排渣锁斗2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00接通,继续下次排渣。
[0055]为了防止所述第一排渣阀41、第二排渣阀42、第三排渣阀43、第四排渣阀44与第五排渣阀45在排渣过程中,密封面上附着灰渣使得密封不严实,优选的,参见图6,在所述第一排渣阀41与所述第二排渣阀42之间设置有第一吹扫管线6 ;所述第三排渣阀43与所述第四排渣阀44之间设置有第二吹扫管线7 ;所述第五排渣阀45上部或者下部设置有第三吹扫管线8。
[0056]在排渣过程中,灰渣通过所述第一排渣阀41、第二排渣阀42、第三排渣阀43与第四排渣阀44与第五排渣阀45后,关闭所述第一排渣阀41、第二排渣阀42、第三排渣阀43与第四排渣阀44与第五排渣阀45之前,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吹扫管线6、第二吹扫管线7与第三吹扫管线8对所述第一排渣阀41、第二排渣阀42、第三排渣阀43与第四排渣阀44与第五排渣阀45的密封面进行吹扫,防止灰渣处于所述密封面使得气密性差造成漏气,影响超临界水反应的效果。
[0057]在此对所述第一吹扫管线5、第二吹扫管线6和第三吹扫管线7不做限定,可以为气体吹扫管线或者液体吹扫管线,只要使得密封面没有灰渣残留,保持密封面的气密性即可。优选的,所述第一吹扫管线6、第二吹扫管线7和第三吹扫管线8分别包含高压气体吹扫管线或者高压液体吹扫管线,或者高压气体吹扫管线和高压液体吹扫管线。
[0058]另一方面,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水反应系统,包含:
[0059]超临界水反应器100,用于进彳丁超临界水反应;
[0060]如上述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
[00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水反应系统,在超临界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灰渣进入所述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进行通畅排渣;能够在保持超临界水反应器高压环境的同时持续通畅排渣,且能够避免所述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产生意外时引起的紧急停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排渣阀损坏造成紧急停车,以及采用背压阀导致排渣系统容易堵塞的缺陷。
[0062]优选的,参见图8,在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壳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水水管入口,所述冷却水入口用于与冷却水管水喷射部件11连接。
[0063]进一步优选的,每个冷却水喷射部件分别设置有两个冷却水喷射口(图中未示出),其中一个冷却水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为所述反应器底部内壁水平切线方向,另一个冷却水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为斜向下且通过所述反应器的排渣孔。
[0064]其中,所述冷却水喷射部件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所述冷却水喷射部件为两个时,参见图8,所述两个冷却水喷射部件11与12对称设置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壳体底部;当所述冷却水喷射部件为多个时,所述多个冷却水喷射部件均匀分布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壳体底部。当灰渣从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底部进入所述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时,通过在所述反应器100底部内壁水平切线方向与斜向下且通过所述反应器100的排渣孔方向上喷射冷却水,使得灰渣成为湿渣,避免干渣容易对排渣阀产生磨损,影响排渣阀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冷却水还能够对灰渣进行冷却和扰动,避免灰渣在超临界水反应器100底部的密实堆积与堵塞,使得排渣更加通畅。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超临界水反应器下方并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的排渣口连通的至少两级排渣锁斗,所述至少两级排渣锁斗之间依次串联连通,每两级相邻的排渣锁斗之间,以及一级排渣锁斗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渣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级排渣锁斗底部设有充压口,所述充压口上连接有充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压装置包括:气体充压管路以及所述气体充压管路上设置的气体充压控制阀; 或者,液体充压管路以及所述液体充压管路上设置的液体充压控制阀; 或者,并联的气体充压管路和液体充压管路,以及所述气体充压管路上设置的气体充压控制阀和所述液体充压管路上设置的液体充压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级排渣锁斗,分别为一级排渣锁斗和二级排渣锁斗,所述一级排渣锁斗与超临界水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串联的第一排渣阀和第二排渣阀;所述一级排渣锁斗与所述二级排渣锁斗之间设置有串联的第三排渣阀和第四排渣阀,所述二级排渣锁斗底部设置有第五排渣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排渣阀与所述第二排渣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吹扫管线; 所述第三排渣阀与所述第四排渣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吹扫管线; 所述第五排渣阀上部或者下部设置有第三吹扫管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管线、第二吹扫管线和第三吹扫管线分别包含高压气体冲洗管线或者高压液体冲洗管线,或者高压气体冲洗管线和高压液体冲洗管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渣锁斗与二级排渣锁斗壳体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泄压口和第二泄压口,所述第一泄压口上设置有第一泄压控制阀,所述第二泄压口上设置有第二泄压控制阀。
8.一种超临界水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超临界水反应器,用于进行超临界水反应;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超临界水反应器壳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水水管入口,所述冷却水入口用于与冷却水喷射部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临界水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却水喷射部件分别设置有两个冷却水喷射口,其中一个冷却水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为所述反应器底部内壁水平切线方向,另一个冷却水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为斜向下且通过所述反应器的排渣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水反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及超临界水反应系统。能够在保持超临界水反应体系压力的同时持续通畅排渣,且能够避免排渣阀产生意外时引起的系统停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保持超临界水反应器内高压环境的同时持续通畅排渣,以及采用背压阀导致排渣系统容易堵塞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水反应排渣系统,包括:至少两级排渣锁斗,所述至少两级排渣锁斗之间依次串联连通以及一级排渣锁斗与超临界水反应器的排渣口连通;其中,每两级相邻的排渣锁斗之间,以及所述一级排渣锁斗与所述超临界水反应器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渣阀。
【IPC分类】B01J3-04, B01J3-02
【公开号】CN204602130
【申请号】CN201520125729
【发明人】高志远, 程乐明, 赵晓, 王青, 宋庆峰, 刘扬
【申请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