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4860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烟气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对火力发电厂的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随着《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锅炉尾气排放浓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烟尘不高于10mg/Nm3,某些地区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尘不高于5mg/Nm3。这里的烟尘是指净烟气中携带的经过烘干后的所有固体颗粒物,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Cl原烟气中进入脱硫喷淋洗涤后的残余飞灰;C2经过除雾器后,烟气中的残余液滴中的难容性固体;C3经过除雾器后,烟气中的残余液滴中的可溶性盐;C4除雾器或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对残余飞灰的去除效果,这是一个负值;因此,C = CI+C2+C3-C4 (mg/m3) ο
[0003]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火电厂开始更多的关注除雾器的性能,因为除雾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细小雾滴和飞灰的脱除效果。传统的除雾器通常由两级组成,即粗除雾层和精细除雾层,为了更好的去除烟气中的细小雾滴和飞灰,在传统除雾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多种高效除雾器。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增加除雾器组件,如预除雾层、蜂窝网式除雾层、极细除雾层等新型组合,加强雾滴与粉尘的高速碰撞,实现与烟气的分离和捕悉。然而在运行中难以掌握和控制雾滴与粉尘的碰撞,除雾器的分离效率不稳定,导致后方净烟气雾滴含量偏高,在烟道中发生冷凝,冷凝水与石膏浆液雾滴结合,从烟囱排出后形成石膏雨,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除雾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通过加装在传统的两级除雾器之间,利用除雾器装置内部的循环冷却水,使烟气温度降低0.5?1.5°C而发生冷凝,冷凝水凝结烟气中微小的雾滴和粉尘,形成较大的微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第二级除雾器拦截脱除,最终以“雨滴”的形式沉积在吸收塔浆池中,实现微小雾滴和粉尘的深度脱除。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所述湿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喷淋层、粗除雾层、精细除雾层、入口烟道、出口烟道;其中,所述喷淋层、粗除雾层、精细除雾层在吸收塔内按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安装,入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下部,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在该系统上设置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安装于粗除雾层和精细除雾层之间;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包括若干圆管、支撑梁、管箍、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所述圆管并行排列,其两端通过管箍安装在支撑梁上;所述圆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距离粗除雾层和精细除雾层均为0.5m。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外径为30?100mm,相邻圆管的轴线间距为圆管外径的1.1?1.2倍。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材料为2205或者2507不锈钢。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原烟气经烟气入口进入吸收塔,自下而上流动,与喷淋层喷出的石灰石浆液逆流接触,发生脱硫反应并形成饱和湿烟气,饱和湿烟气流经除雾器的粗除雾使得较大雾滴被拦截,进一步流经冷凝式除雾器装置,利用循环冷却水的冷凝作用使得烟气中微小的雾滴和粉尘发生凝结而长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下游的精细除雾层拦截脱除,最终以“雨滴”的形式沉积在吸收塔浆池中,实现微小雾滴和粉尘的深度脱除。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及脱硫吸收塔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I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3]图中,吸收塔1、喷淋层2、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粗除雾层4、精细除雾层5、圆管6、支撑梁7、管箍8、进水管9、出水管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子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和详细的实施结果,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子。
[0015]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其中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1、喷淋层2、粗除雾层4、精细除雾层5、入口烟道、出口烟道;其中,喷淋层2、粗除雾层4、精细除雾层5在吸收塔I内按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安装,入口烟道位于吸收塔I的下部,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I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安装于粗除雾层4和精细除雾层5之间,距离粗除雾层4和精细除雾层5均为0.5m。
[0016]如图2、图3所示,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包括圆管6、支撑梁7、管箍8、进水管9和水管10;圆管6并行排列,圆管6的两端通过管箍8安装在支撑梁7上;圆管6的外径为30?100mm,相邻圆管6的轴线间距为圆管6外径的1.1?1.2倍,保证烟气流通面积;圆管6的一端与进水管9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10连接,确保循环冷却水的自由流动和更新。
[0017]一般情况下,圆管6可以采用2205或者2507不锈钢,传热性能好,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防腐和耐磨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原烟气经烟气入口进入吸收塔,自下而上流动,与喷淋层喷出的石灰石浆液逆流接触,发生脱硫反应并形成饱和湿烟气,饱和湿烟气流经除雾器的粗除雾层使得较大雾滴被拦截,进一步流经冷凝式除雾器装置,利用循环冷却水的冷凝作用使得烟气中微小的雾滴和粉尘发生凝结而长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下游的精细除雾层拦截脱除,最终以“雨滴”的形式沉积在吸收塔浆池中,实现微小雾滴和粉尘的深度脱除。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子,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子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所述湿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I)、喷淋层(2)、粗除雾层(4)、精细除雾层(5)、入口烟道、出口烟道;其中,所述喷淋层(2)、粗除雾层(4)、精细除雾层(5)在吸收塔(I)内按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安装,入口烟道位于吸收塔(I)的下部,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I)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安装于粗除雾层(4)和精细除雾层(5)之间;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包括若干圆管(6)、支撑梁(7)、管箍(8)、进水管(9)和出水管(10);其中,所述圆管(6)并行排列,其两端通过管箍(8)安装在支撑梁(7)上;所述圆管(6)的一端与进水管(9)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管(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3)距离粗除雾层(4)和精细除雾层(5)均为0.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6)的外径为30?100mm,相邻圆管(6)的轴线间距为圆管(6)外径的1.1?1.2倍。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6)的材料为2205或者2507不锈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所述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包括圆管、管箍、支撑梁和循环冷却水管路;圆管并行排列,圆管的两端通过管箍安装在支撑梁上;本装置利用循环冷却水的降温冷凝作用,实现微小雾滴和粉尘的深度脱除。相对于传统方案,本装置在满足烟尘超低排放的前提下,能够防止石膏结晶堵塞,并且材料成本低,不增加额外占地面积,维护管理容易,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IPC分类】B01D53/80, B01D53/48, B01D50/00
【公开号】CN205360936
【申请号】CN201620007626
【发明人】张贞良, 谢芳, 钟毅, 吕志超, 李雲, 武玉真, 潘晓雪
【申请人】浙江蓝天求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